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教学技能

体育教学技能

体育教学技能
1.教学技能、微格教学
2.教学技能的分类、训练方法。

3.微格教学程序、教案内容与编写要求、教学要求
教学技能:教师在教学中顺利的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系列有效地行为方案是智力技能与动作技能的综合体现。

类型:1、教学设计技能2、课堂教学技能(课堂授课技能、课堂管理技能、试卷编制技能)3、指导学生学习和活动技能4、教学研究技能
训练方法:观摩录像、见习、实习、教学竞赛、微型教学
微型教学(微格教学)是训练教学技能的一种方法,它是建立在视听技术基础上,以受训者掌握某一特定教学技能为目标,以微型班为教学对象,通过微型课的练习来形成教学技能的训练系统。

程序:1、确定训练目标2、学习理论3、见习范例4、教学实践5、教学反馈6、重教7、评价
第一章教学设计技能
概念: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分析评价其结果得过程。

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单元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媒体设计
依据:现代教学理论、系统科学原理、教学的实际需要学生的特点、教师的教学经验管理和风格。

基本要素:制定教学目标、进行任务分析、选用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的概念: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后果,即预期学生身心诸方面发生的变化。

层次关系:远程目标、中程目标、短期目标(课程目标)
特点:共同性、预期性、可行性、灵活性、可检测性
三大领域:情感、动作技能、认知
教材的分析和处理:重点、难点、关键
突破难点的方法:1、分散难点、各个突破2、创设情景、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

3、对于容易混淆的内容,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区分各自的特点。

4、也可运用直观的方法加强学生的感知。

微型教学:
微型教学的程序:1、确定教学(训练)目标2、学习理论3、见习范例4、教学实践(录像、录音、笔记)5、教学反馈(自我分析、评议)6、重教7、评价(初始评价、形成性评价、终末评价)
教案编写(微型教学)
培训技能课题
执教备时间
教学目标
时间教学行为教学技能学习行为备论
时间分配
第二章教学设计技能(下)
一、课的类型
1、依据教学任务:单一课和综合课
单一课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考试或测验课、实验课
2、教学活动方式:作业课、讲授课、讨论课、参观课、电影课、
自习课、实习课
3、依据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划分:绪论课、初步了解、教材课、
形式概念、弄清规则、定理课、运用知识的课、复习、总结、
检查混合课、技巧课。

二、选择课型的依据:
1、教学任务
2、教学内容的性质
3、学生年龄特点
三、课的结构
概念:课的组成部分及其他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它是课堂教学的内部组织形式。

1、课的结构的组成部分:组织新课、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
新课、结课
2、课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感知、理解、巩固、运用、检查
3、各组成部分及教学时间分配: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安排、
机动灵活
四、教学方案的编写
1、教学方案包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进度计划和课时
计划、(教案)教案格式:文字式、教格式、长并式
2、教案结构:概况、教学进程、板书、版画设计、(队形设计)、
教学后记
3、编写教案基本要求:科学性、运用性、规范性、简明性、灵活
性。

第三章导入技能
一、功能
1、集中注意
2、激发兴趣
3、明确目的
4、联结知识
5、沟通情感
二、类型:衔接导入法、情景、悬念、激疑、演示、实验实例、典
故、审题、直接
三、过程:1、集中注意2、引起兴趣3、激发思维4、明确目的5、
进入学习课题
四、基本要求:趣味性、启发性、迁移性。

目的性。

第四章讲授技能
一、讲授技能的要点
1、讲授要求科学性、科学的内容、态度、语言
2、讲授要求适应性
3、讲授要求教育性
4、教授要求启发性
5、教授要求情感性
6、讲授要求艺术性
二、特点:综合性(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协同性、连贯性、
开发性
三、内容:讲述技能、讲解技能、讲读技能、讲演技能
1.讲述分:斜述式和描述式
2.讲解分:解说式、解析式和解答式
3.
讲读:范读评点式、词句串读式、讨论归纳式、比较对照式、辐射聚合式4.讲演分:浓缩式和综合式
第五章课堂提问
一、意义
1、概念
2、功能1、集中注意,激发兴趣2、启发思维,发展智力
3、反馈
评价,调控教学4、提供参与机会,发展表达能力
二、类型:知识提问、理解提问、应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
评价提问
三、课堂提问的过程与要求
提问过程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回答,解决问题,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的活动过程。

过程:拟题阶段、引入、例题、听答启发、评价
要求:1、设问精镗(趣味性、目的性、科学性、启发性、针对性、顺序性)2、发问巧妙:对象明确、表达清晰、态度自然、适当停顿3、启发语言:时机、方式、态度4、归纳总结:提问设计技能、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技能、评价学生答问的技能。

第六章板书技能
书写技能;钢笔、毛笔、粉笔、体育绘图
第一节:板书的含义
一、板书的含义分:动态角度和静态角度
中小学常用的板书有:板书、板演、板画
二、板书的功能:1.吸引学生的注意2、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3、
发展学生的思维4、给学生以美的熏陶5、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品
质。

第二节:板书的内容和基本格式
内容:1、教学教材的内在逻辑结构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3、教学内容的补充说明
格式:提纲式、词语式、表格式、结构式、图示式、板画式
第三节:教学板书的基本要求
1、内容精炼、重点突出(首要原则)
2、语言科学、标准
3、条理清晰、布局合理
4、形式多样、启发思维
5、书写规范、流畅、示范性强
6、板书与讲解相结合
第七章课堂体态语技能
课堂自信交流形式分:1、言语交流:口头、书面
2.体态交流:面部表情。

眼神。

动作姿态。

手势、外表修饰
口语表达技能由:语气。

语言、音量、语调、语速。

节奏、语汇等要求构成。

一、课堂体态语特点:辅助性、连续性、真实性
二、基本功能:1、辅助课堂讲授2、反馈课堂教学信息3、控制血
红色呢个的课堂行为
三、运用的基本原则:1、师生共意原则2、程度控制原则3、和谐
统一原则
四、基本内容1、面部表情分目光变化和微笑变化2、姿态变化:站
立姿态、行动姿态、手势3、外表修饰:服饰选配、发型选择、化妆
五、走动注意事项:
1.走动要与课堂气氛协调,不能干扰学生的学习活动
2.走动时机和位置要合乎教学内容的需要
3.走动重点,既要注意重点又要注意均衡
4.走动时要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手势:手指、手掌、拳头、臂肘的综合运用
分类:1、象形:象征、指示、情意
2、动作:单式、复式
运用要求:简练、适当、自然、协调、多样
第八章器材辅助技能
概念:在体育教学中,体能教师为完成某一教学任务,使用各种器材,辅助教学的一系列行为技能。

特点:可叙述性、可观察性、可操作性
分类:1、感学刺激:听觉刺激、视觉刺激、触觉刺激
2、教学过程运用:教学组织、活动道具、提示标志
运用原则:
1、树立完整的观点
2、要体现出综合性、灵活性
3、必须清晰外显
4、必须加以说明
5、必须依据学生实际特点
运用技巧:
1、同样器材辅助技能变化使用
2、各种器材辅助技能的综合使用
3、对教学内容拓展
作用:
1、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2、吸引学生参加与到体育活动练习中
3、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4、保障学生身体活动中的安全
5、保障教学密度、增加课堂教学与练习的次数
6、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7、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