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消费金融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2018年消费金融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2018年消费金融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2018年11月
目录
一、消费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7)
1、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短期消费类贷款规模有限 (7)
()金融机构个人贷款余额较快增长,增速有所回落 (7)
(2)个人短期贷款增长提速 (7)
2、信用卡:发卡量猛增,贷款余额增速平稳,质量稳定 (8)
(1)2017年信用卡发卡数量明显增加,2018年上半年有所回落 (8)
(2)信用卡额度增长及贷款余额增长较为平稳 (9)
(3)信用卡资产质量总体稳定 (9)
3、各类银行的消费金融业务分布 (10)
(1)信用卡业务主要集中在股份行和国有行 (10)
(2)农商行、城商行的个人消费及经营贷占比高 (11)
(3)资产质量较稳定,业务增速灵活调整 (11)
(4)资产质量稳定 (12)
4、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分化明显,稳健经营致胜 (13)
(1)业绩分化明显 (13)
(2)行业经历阵痛期 (14)
(3)场景优势凸显 (14)
5、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洗牌,剩者为王 (15)
(1)受监管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影响最大 (15)
(2)行业变化趋势 (15)
①资金来源机构化 (15)
②回归场景 (15)
(3)发展方向 (16)
二、前车之鉴 (16)
1、台湾:2005年卡债危机 (16)
(1)发展历程 (16)
(2)风险爆发 (17)
(3)原因分析 (18)
(4)解决措施 (18)
2、韩国:2002-2004年信用卡危机 (19)
(1)信用卡危机爆发的原因 (19)
①政策过度放松导致信用卡借贷过度 (19)
②征信体系不完善 (19)
(2)改善措施 (20)
(3)发展进入成熟期 (21)
3、日本:消费金融的兴衰史 (21)
(1)发展历程 (21)
(2)会员制的征信体系 (22)
(3)强监管带来行业洗牌,大量消费金融公司停业破产 (22)
三、短期内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不大 (23)
1、过往消费金融行业风险爆发的原因分析 (23)
(1)消费金融行业有明显的周期性,风险的起因往往是金融危机之后的刺激政策23 (2)宽松的货币环境 (24)
(3)激进的刺激政策 (24)
(4)行业的恶性竞争 (24)
2、不具备不良贷款大面积爆发的条件 (25)
(1)金融监管环境 (25)
(2)信贷业务数据 (25)
(3)消费金融的渗透率 (25)
3、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26)
(1)目前存在的问题:共债率 (26)
(2)改善措施 (26)
过去几年消费金融蓬勃发展。

互联网消费金融从无到有,使消费信贷渗透率大幅提升,扩大了金融服务的受众。

商业银行加速零售业务转型,大力发展短期个人贷款及信用卡业务。

在居民杠杆提升的趋势下,个人消费信贷资产质量受到关注。

消费金融的分类:(1)按经营主体来分,主要包括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电商平台、P2P平台、小贷公司等。

(2)按产品来分,主要包括短期消费贷、信用卡、购物分期、现金贷等。

(3)从业务模式来分,线下主要是金额较大、贷款周期较长的消费贷款,线上以小额、短期借贷为主。

消费金融发展现状分析:1、2017年银行的个人短期消费类贷款的增速加快,今年以来趋于平稳,现有规模7.8万亿,在个贷中的占比为17.4%,总体可控。

2、2017年信用卡发卡数量明显增加,2018
年上半年有所回落。

信用卡额度增长及贷款余额增长较为平稳。

近两年来,额度使用率基本维持在43%-44%左右。

信用卡资产质量总体稳定。

逾期贷款余额增速近两年持续下降,逾期贷款占比也稳中有降,最新的比例为1.21%。

3、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分化明显,在12
家公布2018年上半年经营情况的消费金融公司中有9家实现盈利,由于消费金融公司仍处于发展初期,开业时间和业务进度存在较大差异。

4、互联网消费金融受监管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影响最大。

现金贷监管政策出台、P2P爆雷和银行信用收缩都对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产生较大影响,短期内逾期率大幅上升;同时各家平台的批贷通过率都明显下降,规模增速回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