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最新新课程改革多选汇总120题及答案

2020年最新新课程改革多选汇总120题及答案

2020年度最新《新课程改革》多项选择参考答案(汇总120题)1、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A、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B、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C、有利于学生的发展D、有利于扩大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比重2、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在学生观方面,新课程倡导的主要观点有A、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B、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C、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性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权利的主体、责任的主体3、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B、课外兴趣小组C、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D、劳动与技术教育4、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A、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B、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C、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D、能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5、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体现着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和工作思路,它具体表现在A、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对考试结果作出具体分析,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C、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D、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6、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

其中,利用网络资源A、有利于开阔学习思路,拓宽知识面;B、促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及时、更开放C、能够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和时空的局限性D、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7.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A.改变课程功能B.调整课程结构C.精选课程内容D.改进教学方式8.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ABC)A.档案袋评定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C.表现展示评定D.成就测验9.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ABCD)A.情境B.协作C.会话D.意义建构10.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BCD)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11.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ABCD)A.民主的B.平等的C.对话的D.互动的12.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C)A.学习者B.定向者C.促进者D.定论者1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ABC)A.均衡性B.综合性C.选择性D.平均性14.“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ABCD)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D.保障措施15.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BCD)A.前沿性B.全局性C.基础性D.先导性16.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ABCD)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17.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ABD)A.家庭资源B.社会资源C.校园资源D.自然资源18.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BCD)A.向学生回归B.向学校回归C.向教师回归D.向教育实践回归19.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BCD)A..可操作性B.验证性C.教育性D.探索性20.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BCD)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C.多方位研究时期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21.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BCD)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多项选择(每题有2—4个正确答案)22、____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基本特征。

()A、综合性B、研究性C、选择性D、均衡性23、“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在教学中的具体表现是:()A、关注每一位学生,因为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不能满足于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

C、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D、当学科知识的增长与健全人格的形成发生矛盾时,教师应当调整方法以保证学生个性的顺利发展。

24、就教学关系问题,新课程强调帮助和引导,引导是教的本质,引导的特点是:()A、含而不露B、指而不明C、开而不达D、引而不发25、现代学习方式是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开放结构,现代学习方式有五个重要特征。

选出下列表述中概括不.正确的...项。

()A、主动性B、理论性C、体验性D、合作性E、问题性26、考试是一种传统的评价方法,选出下列表述中理解正确的项。

()A、传统的笔试式考试仍然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

B、课程改革中就考试所展开的争论反应了评价技术的有限性和教育追求的无限性之间的不可调和矛盾。

C、鉴于评价的复杂性和改革的艰巨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很多领域中还几乎不可能实行书面考试以外的评价方式。

D、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和对象,可以选择不同的考试方法,如辩论、表演、论文撰写、动态开放的测评等等。

27、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请选出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项。

()A、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由数理逻辑智力、人际交往智力等六种智力构成的。

B、按照多元智力理论,学校里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

C、多元智力理论的智力观认为,智力的本质更多地表现为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这些能力显然远远超出了传统教学和评价关注的重点。

D、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拥有智力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教育者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减少对弱势领域的投入,同时帮助学生展示和强化自己的优势领域。

28、就考试改革与课程改革的关系,有多种多样的说法,选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几项:()A、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改革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B、考试“指挥棒”的作用在近期内不会有大的改观,我们可以借助考试的“指挥棒”效应,抓好考试改革,有效地推动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C、考试改革与课程改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考试不改,课程改革寸步难行。

D、考试改革并不能解决课程改革中的所有问题,也不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29、社会转型期家庭教育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在当前的家庭教育工作中,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的几个方面是:()A、社会竞争加剧导致家庭对子女期望值的不断攀升,已经成为阻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B、对物质生活的过于追求导致家庭育人环境的恶化。

C、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脱节。

D、由于知识和经验的逆向反差,使亲子关系出现淡漠化倾向,代沟正在加深。

30、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B.教师的发展C.学生的选择D.课程制度的变迁31.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2、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A.讲解——接受式B.示范——模仿式C.探究发现式D.情境——陶冶式33.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都是主体D.都是客体34.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35、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36、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3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④3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39、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D. 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40、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A. 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 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 .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 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4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 )A.改变课程功能B.调整课程结构C.精选课程内容D.改进教学方式42.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A.档案袋评定 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C.表现展示评定D.成就测验4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A.情境 B.协作 C.会话 D.意义建构44.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45.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A.民主的B.平等的C.对话的D.互动的4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学习者B.定向者C.促进者D.定论者4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A.均衡性B.综合性C.选择性D.平均性4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D.保障措施49.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A.前沿性B.全局性C.基础性D.先导性50.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51.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 )A.家庭资源B.社会资源C.校园资源D.自然资源52.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A.向学生回归B.向学校回归C.向教师回归D.向教育实践回归53.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A..可操作性B.验证性C.教育性D.探索性54.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 )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C.多方位研究时期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55.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56、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课程标准内涵的是( )A、规定了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B、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C、提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D、规定了不同阶段的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