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阵列卡正确安装调试方法

阵列卡正确安装调试方法

阵列卡正确安装调试方法!!首先我们把创世纪系统第一个区克隆到C盘,这里的C盘是指你事先找一个普通的IDE硬盘连接在主板上,这个盘可以以后做系统和备份盘,也可以用来把系统克隆上阵列,这个在后面提到。

克隆好以后,关机。

我们把TX2卡插到*近AGP槽的第2或者第4各pci上面,之所以这样,是为了尽可能避免与网卡,尤其是千兆卡冲突,创世纪官方推荐网卡插在第1或者第3、5槽,就是单数槽。

据说是避免与软声卡之类的冲突;插好以后,千万不要连接硬盘,否则可能根本不能用。

插好卡以后我们进入2000系统,系统会提示发现新硬件,提示安装驱动,选择下一步以后,提示输入驱动的位置,我们PROMISE提供的安装软磁盘,在确定驱动位置的地址兰输入A:\WIN2000,选择下一步,直到安装完成,然后重新启动,还是不要连接硬盘,在进入2000,看到设备管理器的磁盘驱动器下面出现PROMISE DEVICE。

这时候说明阵列卡安装成功了。

关机,插上硬盘,在这里强烈推荐使用4块40或60G硬盘,因为盘数越多速度越快!TX2000有两个IDE接口,每条数据线带两块盘,主从跳线设置好,和普通的设置方法一样,特别说明一下,如果你需要用3块盘,那么第3块一定要作为第1个IDE口上面的那个硬盘的从盘。

接好以后开机,等系统检测完了以后,阵列卡的BIOS开始工作,并在寻找完硬盘以后提示发现了几个盘,还有题是你按CTRL+F进入设置界面。

我们按CTRL+F,进入设置界面,选择地3项创建阵列,就是Define Array,我们以创建RAID 0为例,阵列模式(Mode)选择Stripe,下面的分块选择最大,比如256k,然后下面列出了你目前的硬盘数量,用空格健来选择,我们都选择Y,最后按ctrl+Y保存,在按Y退出,这样阵列就创建好了。

接下来就是用sfdisk分区,或者启动系统,用2000的磁盘管理分区也可以。

最后就是以区对区的形式分别克隆系统,我想到这一步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因为在sfdisk,2000系统里面,整个阵列被视为一块大小为几个硬盘总和的大硬盘,那么对这个“大硬盘”的操作方法就和操作一盘硬盘的方法一样,就不再多说了。

前面说到的那个系统盘,如果不想要它,只需要一个阵列独立工作,那么这个时候可以把它里面的东西克隆上阵列了,应该事先单独给阵列分一个区用于克隆系统,就是C盘,克隆完以后拿掉系统盘,用sfdisk把你刚才克上去的系统区设置为活动分区,并重写MBR引导,最后再主板BIOS设置为从SCSI设备启动就可以了。

当然这一步也可以事先设置。

最后特别提到一点就是掉阵列,这是大家最最害怕的事情,promise会尽力避免这一故障,但是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做好下面3个关键性的工作:1、保证使用300W以上的大功率电源,因为挂接硬盘的数量太多,普通电源根本不能胜任。

2、最好为每个盘或者机箱配备散热风扇。

因为组成阵列以后,每一块硬盘都与同伴同时工作,这样硬盘工作量会加大。

3、务必保证几个硬盘的电源线连接稳定,最好用胶布固定。

4、保证阵列卡插接稳固。

5、最后一点了,就是给服务器配备UPS不间断电源首先我们把创世纪系统第一个区克隆到C盘,这里的C盘是指你事先找一个普通的IDE硬盘连接在主板上,这个盘可以以后做系统和备份盘,也可以用来把系统克隆上阵列,这个在后面提到。

克隆好以后,关机。

我们把TX2卡插到*近AGP槽的第2或者第4各pci上面,之所以这样,是为了尽可能避免与网卡,尤其是千兆卡冲突,创世纪官方推荐网卡插在第1或者第3、5槽,就是单数槽。

据说是避免与软声卡之类的冲突;插好以后,千万不要连接硬盘,否则可能根本不能用。

插好卡以后我们进入2000系统,系统会提示发现新硬件,题诗安装驱动,选择下一步以后,提示输入驱动的位置,我们PROMISE提供的安装软磁盘,在确定驱动位置的地址兰输入A:\WIN2000,选择下一步,直到安装完成,然后重新启动,还是不要连接硬盘,在进入2000,看到设备管理器的磁盘驱动器下面出现PROMISE DEVICE。

这时候说明阵列卡安装成功了。

关机,插上硬盘,在这里强烈推荐使用4块40或60G硬盘,因为盘数越多速度越快!TX2000有两个IDE接口,每条数据线带两块盘,主从跳线设置好,和普通的设置方法一样,特别说明一下,如果你需要用3块盘,那么第3块一定要作为第1个IDE口上面的那个硬盘的从盘。

接好以后开机,等系统检测完了以后,阵列卡的BIOS开始工作,并在寻找完硬盘以后提示发现了几个盘,还有题是你按CTRL+F进入设置界面。

我们按CTRL+F,进入设置界面,选择地3项创建阵列,就是Define Array,我们以创建RAID 0为例,阵列模式(Mode)选择Stripe,下面的分块选择最大,比如256k,然后下面列出了你目前的硬盘数量,用空格健来选择,我们都选择Y,最后按ctrl+Y保存,在按Y退出,这样阵列就创建好了。

接下来就是用sfdisk分区,或者启动系统,用2000的磁盘管理分区也可以。

最后就是以区对区的形式分别克隆系统,我想到这一步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因为在sfdisk,2000系统里面,整个阵列被视为一块大小为几个硬盘总和的大硬盘,那么对这个“大硬盘”的操作方法就和操作一盘硬盘的方法一样,就不再多说了。

前面说到的那个系统盘,如果不想要它,只需要一个阵列独立工作,那么这个时候可以把它里面的东西克隆上阵列了,应该事先单独给阵列分一个区用于克隆系统,就是C盘,克隆完以后拿掉系统盘,用sfdisk把你刚才克上去的系统区设置为活动分区,并重写MBR引导,最后再主板BIOS设置为从SCSI设备启动就可以了。

当然这一步也可以事先设置。

最后特别提到一点就是掉阵列,这是大家最最害怕的事情,promise会尽力避免这一故障,但是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做好下面3个关键性的工作:1、保证使用300W以上的大功率电源,因为挂接硬盘的数量太多,普通电源根本不能胜任。

2、最好为每个盘或者机箱配备散热风扇。

因为组成阵列以后,每一块硬盘都与同伴同时工作,这样硬盘工作量会加大。

3、务必保证几个硬盘的电源线连接稳定,最好用胶布固定。

4、保证阵列卡插接稳固。

5、最后一点了,就是给服务器配备UPS不间断电源阵列卡{阵列设置}详细教程※无盘技术2008-11-05 03:46磁盘阵列(Disk Array)是由一个硬盘控制器来控制多个硬盘的相互连接,使多个硬盘的读写同步,减少错误,增加效率和可靠度的技术。

RAID是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的缩写,即“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最初为“廉价磁盘冗余阵列”)的缩略语,1987年由Patterson,Gibson和Katz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院的一篇文章中定义。

RAID阵列技术允许将一系列磁盘分组,以实现提高可用性的目的,并提供为实现数据保护而必需的数据冗余,有时还有改善性能的作用。

RAID技术是一种工业标准,各厂商对RAID级别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目前对RAID级别的定义可以获得业界广泛认同的有4种,RAID 0、RAID 1、RAID 0+1和RAID 5,我们常见的主板自带的阵列芯片或阵列卡能支持的模式有:RAID 0、RAID 1、RAID 0+1。

RAID 0是无数据冗余的存储空间条带化,它将所有硬盘构成一个磁盘阵列,可以同时对多个硬盘做读写动作,但是不具备备份及容错能力,具有成本低、读写性能极高、存储空间利用率高等特点,在理论上可以提高磁盘子系统的性能。

RAID 1是两块硬盘数据完全镜像,可以提高磁盘子系统的安全性,技术简单,管理方便,读写性能均好。

但它无法扩展(单块硬盘容量),数据空间浪费大,严格意义上说,不应称之为“阵列”。

RAID 0+1综合了RAID 0和RAID 1的特点,独立磁盘配置成RAID 0,两套完整的RAID 0互相镜像。

它的读写性能出色,安全性高,但构建阵列的成本投入大,数据空间利用率低,不能称之为经济高效的方案。

常见的阵列芯片有三种:Promise(乔鼎信息)、HighPoint、AMI(美商安迈)。

这三种芯片都有主板集成或独立的阵列卡这二种形式的产品。

Promise常见的阵列芯片有:Promise FastTrak 66、FastTrak 100、FastTrak 133、20262、20265、20267、20270、FastTrak Tx2、FastTrakTx4、FastTrak Tx2000。

常见Promise阵列芯片图例:Promise FastTRAK TX2 阵列卡和Promise FastTRAK TX2000 阵列卡图例:HighPoint常见的阵列芯片有:HighPoint 370、370A、372、372A。

常见HighPoint阵列芯片图例:AMI / LSI Logic MegaRAID 这种芯片的产品我们用得很少,现在知道的有艾崴 WO2-R主板上集成了American Megatrends MG80649 控制器,其阵列卡的产品也没有使用过。

2、注意事项:1 用来创建磁盘阵列的硬盘,2 一般需成对使用。

3 强烈建议使用型号、容量、品牌均一致的二个硬盘来做阵列。

③ 阵列卡和一部分集成的阵列芯片支持双阵列,当您使用四个硬盘来做阵列时,建议设置为双阵列。

但如果主板集成的是Promise类芯片,几乎都不支持创建双阵列。

4没有安装对应的阵列驱动程序或驱动程序不对,而又设置为由阵列启动时,NT服务器启动时将会蓝屏。

⑤ 任何创建阵列或者重建阵列的操作都将清除硬盘或者阵列上的所有现有数据!!3、Promise芯片类阵列的具体设置方法:1 、Promise阵列的创建注:本范例使用的是Promise FastTrak Tx2型阵列卡正确设置好二块硬盘的主从跳线,标准的DMA66数据线最外端接主盘,中间接从盘,设置CMOS为IDE0启动。

拷系统盘时,启动硬盘接在IDE1口,系统母盘接在IDE2口。

如果使用一根数据线,则启动硬盘跳主盘,系统母盘跳从盘。

如果是主板自带的阵列,还要检查CMOS里的相关设置是否已经打开。

一般应位于CMOS的IDE控制器选项里,类似的字样为:Onboard ATA100 RAID IDE Controller。

系统开机自检完成后,将出现阵列的设置界面:按“Ctrl + F”进入设置主界面:< Promise 阵列设置主界面 >? 1、自动设置? 2、查看硬盘分配状态? 3、手动建立阵列? 4、删除阵列? 5、重建阵列? 6、配置阵列主界面共有六个选项。

一般我们用得最多的就是第3、第4项。

如果选第一项,将会自动把接在阵列卡上的所有硬盘以Raid 0模式设为一个阵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