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抑郁症课件.ppt

抑郁症课件.ppt


注意力不集中 犹豫不决
认为自己无用或有 负罪感 自卑 无望 自杀念头
令人抑郁的妄想和 幻觉
重性抑郁和双相障碍抑郁阶段的几 种类型
类型
症状表现
忧郁型
患者的抑郁生理症状特别突出。表现为 无法体会愉悦感,抑郁情绪明显,早晨 抑郁症状尤为严重,早醒,明显的精神 运动迟缓或激动,严重厌食或体重下降, 过度的愧疚感
≥第3次 6~8周 4~5个月 终生


备注
停药时宜逐步 减半,
直至停药;如 有复发
迹象立即再用 药。
理想的抗抑郁药
• 效能
– 对抑郁谱中所有类型的抑郁症都有效 – 对轻、中重度抑郁症都有效 – 对急性期症状缓解有效 – 对所有年龄段的抑郁症都有效 – 起效快 – 成本效益高
理想的抗抑郁药
• 可接受性
康复
复发
时间
急性期 6 - 12 周
巩固期 4-9 月
长期治疗 1年或以上
Stahl S M,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2000)
抗抑郁药疗程
发作 次数
急性治 巩固治 维持治 剂
疗期
疗期
疗期

1次
6~8周 4~5个月 6个月~1 足


第2次 6~8周 4~5个月 1~3年 足 量
(ECT) 光疗法
心理治疗
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
人际疗法 心理动力学疗法
行为治疗
• 着重帮助抑郁症患者改变其与环境及他人的沟
通的方式,增加积极强化物的数量,减少不良 体验。行为治疗时间较短,约持续12周。
认知-行为疗法
• 两个基本目标: • 一,改变抑郁症的认知模式所描述的消极、绝
望的思维特点。
抑郁症

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方菲
病例:
• 患者邓某, 女,50 岁,系“情绪低落,自责自
罪伴睡眠差2周”于2016-08-29 14:45入院。
• 患者邓某,患者入院前2周左右开始出现夜间睡眠
不好,夜间只休息2~3个小时,白天因没有精力 照顾好外孙而感到十分自责,说一些丧气的话。8 月24日患者自觉睡眠不好来东至县中医院,考虑 为“更年期综合征”,予以“安定”对症治疗, 效果不佳。27日患者症状加重,自责自罪明显, 觉得对不起之前的同事,对不起家人,常在家晨 间哭泣,伴有焦虑紧张,家人担心患者病情加重, 于今日家属带其来我院门诊,要求住院治疗,门 诊拟“抑郁发作”收住,患者自发病以来饮食尚 可,无明显发热、头痛等不适,二便正常,体重 无明显下降。
如果一个人出现情绪低落的同时伴有上述症状中的 四项时,就可以确定存在抑郁症状了
抑郁症的诊断
严格的时间标准:抑郁症状持续至少2周 严重程度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 给当事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DSM—IV
情绪症状
悲伤 情绪低落 快感缺乏 烦躁易怒
生理和行为症状 认知症状
睡眠失调 食欲失调
精神运动迟缓或激 越。 紧张症 疲惫、无精打采
抑郁症的定义
•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
绪低落,兴趣减低,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 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 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 念头和行为。
• 单相抑郁患者感觉悲伤,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
睡眠及活动水平改变,产生自己没有价值,及 绝望和自杀的想法。
• 配合心理治疗,可望取得更佳效果 • 积极治疗与抑郁共病的其它躯体疾病、
物质依赖、焦虑障碍等
抗抑郁药物的治疗策略
• 抑郁症为高复发性疾病,目前倡导全程
治疗 – 急性期治疗:控制症状,尽量达到临
床治愈 – 巩固期治疗:预防复燃 – 维持期治疗:预防复发
抑郁障碍的全程治疗
正常心境 抑郁
缓解
复燃
有 效
抗抑郁药的选用
– 既往用药史 – 药物遗传学 – 药物的药理学特征 – 可能的药物间相互作用 – 病人躯体状况和耐受性 – 抑郁亚型 – 可获得性及价格
抗抑郁药物的治疗原则
• 诊断要确切 • 全面考虑病人症状特点,个体化合理用药 • 剂量逐步递增,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
反应减至最少,提高服药依从性
– 缺点
• 胃肠道症状 • 血压升高
一线抗抑郁药物
• NaSSAs类
– 优点
• 起效较快 • 抗胆碱能副反应小 • 对性功能无影响 • 对激越、失眠效果好
– 缺点
• 体重增加
抗抑郁药的选用
• 抗抑郁药的疗效和副反应均存在个体差

• 抗抑郁药疗效大体相当,又各具特点,
可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选用药物
突触后神经
神经受体
五羟色胺 受体
一线抗抑郁药物
• SSRIs • SNRIs • NaSSAs • TCAs
注意事项
• TCAs的心血管副作用 • 过量中毒 • 药物相互作用 • 肝功受损病人小心使用 • 中枢5-HT综合征
一线抗抑郁药物
• TCAs类
– 优点
• 有效比率高,可达70%-80% • 价格便宜 • 对睡眠紊乱和躯体不适有效
《英国间谍约翰尼》受到影评家的强
烈抨击 “他需要时间来进行自我调 节,连金钱也不能让他快乐。”
美国喜剧大师金·凯瑞和意大利喜剧演
员萨多·帕尔拉 “抑郁症袭来时,你 就会感到很绝望,找不到解决问题的 办法。 ”
中国式抑郁?
谁是心灵的杀手?
高发病率 低就诊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抑郁症是全球第四 大疾病负担,也是导致患者功能残疾的主要原因 之一,大约有1/7的人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遭受抑 郁症困扰。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 心血管病的第二大疾病。在中国,抑郁症的发病 率约为6%,目前已确诊的抑郁症患者为3000万人 左右。
可闻及呼吸音。同时立即汇报总值班、拨打 120请求救援。
没有哪种职业,种族,性别,或年 龄可以对抑郁症免疫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疾病,每十位男性中就
有一位可能患有抑郁; 而女性则每五位中 就有一位患有抑郁
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
金钱无法使我快乐——憨豆
英国喜剧泰斗洛温·艾金森(Rowan
Atkinson)。大家可千万别小看这颗 “豆豆”,他在英国可是号称有 1850万观众,在其它语系地区也赫 赫有名、所向披靡
• 双相抑郁患者交替出现抑郁和躁狂期,在躁狂
期间患者情绪兴奋或易怒,精力十分旺盛,自 尊心强。
• 双相障碍远不如单相抑郁常见。
抑郁症状的主要特征
①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②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 ③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④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可达妄想程度 ⑤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⑥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 ⑦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 ⑧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或饮食量过大 ⑨性欲明显减退。
– 1980 新的抗抑郁药SSRIs被研发出来 – 1990 双重作用的抗抑郁药SSNRI被研发出
来 – 2000 神经可塑性理论作为新的假说已引起
学者们的关注
抗抑郁药作用机制
突触前神经
MAOI MAO
MAO
DA NE
5-HT
突触间隙
五羟 色胺
丁胺苯丙酮
DA
三环类/杂环类
NE 5-HT
百优解 舍曲林 帕罗西汀
• 二,帮助抑郁症患者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并培养更好的适应生活的能力,从而摆脱抑郁 症行为理论中所描述的强化物缺乏。
人际疗法(IPT)
• 悲伤、丧失:帮助来访者接受这些情绪,并
对自己和失去的人之间的关系作出评价;帮 助来访者投入到新的人际关系中。
• 人际角色争议:帮助来访者决定作出自己愿
意作出的让步,并提高沟通技巧。
• 诊断为:抑郁发作
• 2016年9月1日08:46护士发现邓某在卫生间割
腕自杀,值班医生发现患者平躺在卫生间地
上,口腔、左侧口角、地面有大量凝血,左 侧腕部约5cm长锐器伤,卫生间马桶中有大量 凝血块,出血量无法估计,呼之不应,血压 90/60mmHg,心率110次/分,双侧瞳孔直径 约3mm,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存在, 舌头缺如,大动脉搏动存在,胸廓有起伏,
– 缺点
• 严重的抗胆碱能反应 • 心血管副作用 • 初期致焦虑恶化
一线抗抑郁药物
• SSRIs类
– 优点
• 抗胆碱能副反应较小 • 心血管等脏器影响少
– 缺点
• 胃肠反应 • 性功能障碍 • 价格昂贵 • 起效慢 • 诱导躁狂发作
一线抗抑郁药物
• SNRIs类
– 优点
• 起效较快 • 几乎不存在抗胆碱能副反应 • 对难治性病例可能也较好 • 治愈率高
季节性
至少有两年时间,在一年中的某个 季节(通常为冬季)出现重性抑郁 症状,当该季节结束则恢复
Hale Waihona Puke 抑郁症的治疗药物心理
电休克
抑郁症药物治疗
• 抗抑郁药的发展
– 1950-1960 发现第一代抗抑郁药TCAs、 MAOIs
– 1970 “单胺假说”和抑郁患者脑中缺少5-HT 和/或NE 的假说得到明确
• 角色转换:帮助来访者从更加现实的角度看待
自己以前的角色,并以更积极的心态看待自己 的新角色。
• 缺乏人际交往技巧:考察来访者过去的人际关
系,帮助他们理解这些关系,以及它们对当前 人际关系的影响;直接向来访者传授自信等社 交技巧。
– 每日用药一次 – 副反应轻 – 对日常生活影响小 – 可用于伴发躯体病者 – 无与食物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 过量服用安全
治疗目标
• 提高显效率和临床治
愈率,最大限度减少 病残率和自杀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