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要点归纳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要点归纳

必修二政治生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一、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二、国家性质(即国体)★含义:国体即社会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是一定阶级的专政。

决定因素: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类型:奴隶主阶级专政、地主阶级专政、资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我国称为人民民主专政)二、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地位:是我国的国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最大特点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注意:公民包括人民和犯罪分子)四、根据国家性质的不同,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前三种国家属于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

五、我国人民民主★★★本质与核心:人民当家作主属性:阶级性(民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被统治阶级不享有真正的民主)特点:1、广泛性,(表现在民主权利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真实性,(表现在:①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②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③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注意: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说政府的权力或公民的权利扩大或缩小,因为政府的权力或公民的权利是法律规定的,范围也是法定的,不得随意扩大或缩小。

只能说人民的权利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一、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注意:a、要求满18周岁,不分民族、职业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b、是公民选举人大代表、国家公职人员及被选为人大代表、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③监督权。

(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等) P9二、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包括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兵民组织。

P9 ★★★三、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一律平等+权利义务+个人国家)★★★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对公民的要求:a、树立权利意识,珍惜权利;b、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义务)(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公民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时,要服从国家利益)四、区分权力与权利:权力是一个政治概念,它的对应方是服从,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它的对应方是义务;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权利为公民所享有;权力不能转让,不能放弃,而权利有的可以转让和放弃。

第三框政治生活:有序参与一、我们的政治生活有哪些主要内容?a、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b、参与社会公共管理;c、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d、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与作用;e、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

二、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a、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b、学习政治知识;c、贵在实践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框题一民主选举一、从选民角度看,选举方式可分为: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从候选人角度看,选举方式可分为: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

(四种选举方式各有优点,也各有局限性)二、我国采取的选举方式: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三、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成员选举都是直接和差额选举。

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市级及以上人大代表实行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人员均实行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材料题目中有特别说明的除外)。

框题二民主决策:做出最佳的选择一、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包括: ( 选举 + 社情+咨询+公示+听证 ) ★★★(1)民主选举(2)社情民意反映制度(3)专家咨询制度(4)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5)社会听证制度二、为什么公民要参与民主决策(民主性+科学性+理解实施+责任感)★★★必要性:政府的一个重大决策,往往牵涉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起居。

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取不同方式直接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意义:a、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民主性;b、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c、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d、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框题三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三、我国的基层民主:是什么?主要形式是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自治组织是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都是基层群众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由群众直接选举产生,不属于政府部门,不是基层政权组织,不是国家机关。

(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城市社区的居委会、农村的村委会,都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而基层政权组织是指乡镇一级的人大和政府。

)为什么?(为什么发展基层民主?)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实际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②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

③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怎么办?(村民怎么自治、居民怎么自治)村民自治的内容:①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干部。

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②通过村民会议进行决策。

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③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进行民主管理④运用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对村委会与村干部进行监督。

框题四民主监督:守望共同家园一、公民的监督权是什么?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为什么?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和主人翁精神。

★★怎么办?或公民怎样行使监督权? (四个渠道+两个要求) ★★1、渠道:①信访举报制度(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舆论监督制度④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2、要求:①敢于同邪恶势力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②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得干扰公务活动。

应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负责任地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

几种民主监督不同方式比较★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与重大事项公示制度都属于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区别是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是自下而上,居民主动对国家机关的某个决策提建议;重大事项公示制度是自上而下,政府主动公示其决策内容,期待公民提建议完善决策。

2、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信访举报制度二者都可以通过写信、打电话等方式反映意见。

但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中公民的目的是帮助国家机关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属于事前行为,所以属于民主决策,;信访举报制度中公民目的是发现国家机关及国家工作人员的问题后,小则批评建议、大则申诉、控告、检举,属于事后行为,所以属于民主监督。

3、社会听证制度、监督听证会二者都是通过听证会听取意见,但社会听证制度是为了形成正确决策而听取居民意见,属于事前行为,所以属于民主决策;而监督听证会是为了评价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工作的好坏,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而召开,属于事后行为,所以属于民主监督。

四、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或主要途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五、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是:有序的政治参与六、如何做到有序参与政治生活?★①遵守法律、法规、程序参与政治生活;②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③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④坚持共产党的领导;⑤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统一。

七、有序和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a、是否遵循法律、法规、程序参与政治生活;b、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c、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P31归纳答题模板:一、公民为什么要做某事?★★★(性质、地位+权利、义务+广泛真实+四个权利+遵法有序+主人翁+维护权益+公民意识+决策科学+密切联系+保障权利)(在材料中常见的称谓变化:市民、居民、工人、农民、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等。

)【必要性】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公民依法享有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公民应依法履行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3、是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与真实性的体现;4、公民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重要性】(分析公民这样做对个人、社会、政府(国家)的政治意义)对国家和社会意义:5、有利于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改进政府工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与公众参与度……6、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7、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对公民意义:8、有利于增强公民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和能力。

9、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

二、公民要怎样做某事?(权利义务+四种途径+遵循法律+三个原则+支持政府+实事求实)★★★1、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分析公民可以做某事或者应该做某事)2、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参与政治生活。

积极有序地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3、要依法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依照规则和程序办事。

4、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5、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6、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7、采用合法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负责地实行民主监督权。

8、不断提高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与意识。

支持政府工作,自觉接受政府的管理,寻求政府的帮助。

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框题一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1、我国政府的性质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