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道之行也学习起点

大道之行也学习起点

自主学习单
课题名称
《大道之行也》
学习目标与任务
1、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2、了解“大同”社会的实质。
3、熟背全文。
学习内容与方法
为了更好地领悟我们先贤所追求的这个理想社会的实质,我让学生先诵读文章,以感知这段文字的美好,毕竟三分文章七分读。在理解全文,理清文章整体思路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与《桃花源记》进行比较阅读,拓展延伸归纳总结后,指导学生当堂背诵。反观这一节课,学习目标基本达到。一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本课;二是要求学生能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并知道本文是从哪些方面阐述的。
学习起点分析与自主学习单
学习起点分析
分析学情因素
首先,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基本上都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朗读并背诵,所以应该让学生先听读,然后再明确朗读节奏后齐读,最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理解完课文后,能抓住重点词背诵出来。其次,学生在初一时已经学了好几篇文言文,已经掌握了一些文言文的基本知识,而且也懂得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所以可以让他们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从而理解课文。最后,在本篇文章中有些词语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如“大道”“大同”,所以我们教师只要适当点拨就行了,不宜讲得太深,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综合分析
《大道之行也》是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礼记》二则中的第二则。本单元中的课文,大多讲述了博大情怀、积极向上的情操。这篇文章描述了理想社会,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古人大胆追求理想
采用的方法
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采用诵读法、多媒体教学法、点拨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学法上,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朗读法、归纳法和自主合作探究法,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自测与困惑
我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披文入境,融情于声,以声、情感染
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
鸣,效果不错。但学生在探讨问题的时候,我虽然适时地给予了点评和鼓励,但是我的点评基本只是蜻蜓点水般的归纳和复述式的,这方面需要改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