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项选择题1、可用来检测红外光的原件是A. 光电管B. 光电倍增管C. 硅二极管D. 热电偶单项选择题2、空心阴极灯内充的气体是A. 大量的空气B. 大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C. 少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D. 少量的空气单项选择题3、某化合物受电磁辐射作用后,振动能级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光谱波长范围是A. 紫外光B. X射线C. 红外光D. 可见光单项选择题4、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呈带状光谱,其原因是A. 分子中价电子运动的离域性质B. 分子中价电子能级的相互作用C. 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伴随着转动能级的跃迁D. 分子中电子能级的跃迁伴随着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单项选择题5、在化合物CH3CH2CH2Cl中,质子存在的类型共为A. 二类B. 三类C. 四类D. 无法判断单项选择题6、色谱流出曲线中,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A. 传质阻抗B. 分配系数C. 扩散速度D. 理论塔板数单项选择题7、某一含氧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中,在3300~2500cm-1处有一个宽,强的吸收峰,下列物质中最可能的是A. CH3CH2CH2OHB. CH3CH2COOHC. CH3CH2CHOD. CH3COCH3单项选择题8、原子吸收光谱产生的原因是A. 分子中电子能级跃迁B. 原子最外层电子跃迁C. 振动能级跃迁D. 转动能级跃迁单项选择题9、下述那个性质可以说明电磁辐射的微粒性A. 波长------------------------------------------------------------------------------------------------------------------------------B. 频率C. 波数D. 能量单项选择题10、下列四种化合物中,在紫外区出现两个吸收带的是A. 乙醛B. 乙烯C. 1,5-己二烯D. 2-丁烯醛单项选择题11、在气相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A. 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温度B. 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C. 固定液的沸点D. 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单项选择题12、下列不适宜用核磁共振测定的核种是A. 12CB. 15NC. 19FD. 31P单项选择题13、利用组分在离子交换剂(固定相)上亲和力不同而达到分离的色谱分析法为A. 吸附色谱法B. 分配色谱法C. 离子交换色谱法D. 分子排阻色谱法单项选择题14、最适于五味子中挥发油成分定性分析的方法是A. CE-MSB. GC-MSC. LC-MSD. TLC单项选择题15、某化合物在质谱图上出现m/z 29,43,57等离子峰,IR图在1380,1460和1720cm-1位置出现吸收峰,则该化合物可能为A. 烷烃B. 醛C. 酮D. 醛或酮单项选择题16、若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为标准加入法时,消除的干扰是A. 分子吸收B. 基体干扰C. 光散射D. 背景吸收解释题 17、分离度解释题 18、蓝移解释题 19、分配系数------------------------------------------------------------------------------------------------------------------------------ 解释题 20、电泳解释题 21、保留体积分析题 22、试简述LC-MS中常用ESI电离源的特点分析题 23、为什么双聚焦质谱仪能提高仪器的分辨率?分析题 24、有一束含有不同m/z值的离子通过一个具有固定狭缝位置和恒定磁场H的单聚焦磁质谱仪,加速电压V由小到大扫描,首先通过出口狭缝而被检测的是m/z最小还是最大的离子?为什么?分析题 25、色谱分析法中什么是最佳流速?实际操作中是否一定要选择最佳流速?为什么?分析题 26、在色谱流出曲线上,峰间距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还是扩散速度?为什么?问答题 27、分子排阻色谱的分离机制是什么?问答题 28、在MS中,当含有奇数但时,如某母离子m/z=154,所含电子数必为___________________ 数。
问答题 29、一有色溶液,在比色皿厚度为2cm时,测得吸光度为0.340。
如果浓度增大1倍时,其吸光度A=_______ ,T= ________问答题 30、在核磁共振中,化学位移是如何产生的?问答题 31、3. 在原子吸收变宽的因素中,多普勒变宽是由于___________;劳伦茨变宽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问答题 32、NMR波谱是由处于____________中的自旋原子核吸收_________________ 区的电磁波而发生核能级跃迁所引起的。
问答题 33、在1H-NMR谱中,如何区分内标TMS及测定用溶剂的共振信号?问答题 34、引起核磁共振的条件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υ0=υ问答题 35、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由于吸收线半宽度很窄,测量 ________吸收有困难,所以采用测量________________吸收来代替。
问答题 36、色谱法作为分析方法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问答题 37、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与气相色谱法相比较有何优点?问答题 38、柱色谱湿法装柱时,装柱和洗脱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那些问题?问答题 39、1. 分子中的助色团与生色团直接相连,使π --——> π*吸收带向方向移动。
问答题 40、在1H-NMR谱中,一级图谱与二级图谱的区别是什么?问答题 41、2. 有机化合物在红外光谱中的基本振动形式可分为: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
问答题 42、一个组分的色谱峰可以用那些参数描述?这些参数有何意义?问答题 43、在质谱图上出现质量数比相对分子质量大1或2个质量单位的峰,即 M+1和M+2峰,其相对丰度符合_________________ ,这些峰称为__________ 峰。
问答题 44、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由于吸收线半宽度很窄,测量 ________吸收有困难,所以采用测量________________吸收来代替。
问答题 45、.在红外光谱中,分子内形成氢键与分子间形成氢键一样会使基团的振动频率向低波数移动。
但形成分子间氢键时振动频率随浓度的变化__________ ,而形成分子内氢键振动频率___________。
------------------------------------------------------------------------------------------------------------------------------ 问答题 46、哪些核种具有核磁共振现象问答题 47、简述GC-MS联用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计算题 48、已知某未知物B的分子式为C6H15N,其波谱红外,核磁(碳谱和氢谱),质谱如下图所示,试解析其结构。
计算题 49、准确称取样品0.200g,加入内标物0.200g,测得待测物A及内标物的峰面积分别为51830,86163.已知待测物及内标物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80、1.00。
计算组分A 的百分含量.计算题 50、准确称取样品0.100g,加入内标物0.100g,测得待测物A及内标物的峰面积分别为62357,89025..已知待测物及内标物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80、1.00。
计算组分A的百分含量计算题 51、已知组分A和B的分配系数分别为8.8和10,当它们通过相比β=Vm/Vs=90的填充柱时,能否达到基线分离?计算题 52、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食用肉中六氯化苯。
精密称取肉类试样 3.8502g,用有机溶剂萃取试样中的六氯化苯,提取液稀释并定容至1000ml.精密吸取该试液5μl进样分析,得到六氯化苯的峰面积为42.2mm2。
同时精密吸取浓度为5.00×10-5μg/μl的六氯化苯标准溶液5μl进样分析,得到峰面积为58.3mm2 。
试计算该肉类试样中六氯化苯的含量μg/g.论述题 53、红外光谱中造成吸收峰数目少于基本振动数目的原因是什么?论述题 54、原子吸收分析中,若采用火焰原子化法,是否火焰温度越高,测定灵敏度就越高?为什么论述题 55、红外光谱中,C-H和C-Cl键的伸缩振动峰何者强,为什么?综合分析题 56、简述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分子排阻色谱的分离原理综合分析题 57、在邻苯二酚的1H NMR谱中,除了活泼氢信号外,会出现几组共振信号?各自裂分为几重峰?峰高比为多少?综合分析题 58、原子吸收分析中,若采用火焰原子化法,是否火焰温度越高,测定灵敏度就越高?为什么综合分析题 59、乙苯的1H-NMR谱中共有几组共振信号,试描述它们的化学位移值,氢分布及峰形综合分析题 60、请简述吸附色谱的基本原理。
综合分析题 61、高效液相色谱中提高柱效的途径有哪些?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单项选择题1、可用来检测红外光的原件是A. 光电管B. 光电倍增管C. 硅二极管D. 热电偶单项选择题2、空心阴极灯内充的气体是A. 大量的空气B. 大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C. 少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D. 少量的空气单项选择题3、某化合物受电磁辐射作用后,振动能级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光谱波长范围是------------------------------------------------------------------------------------------------------------------------------A. 紫外光B. X射线C. 红外光D. 可见光单项选择题4、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呈带状光谱,其原因是A. 分子中价电子运动的离域性质B. 分子中价电子能级的相互作用C. 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伴随着转动能级的跃迁D. 分子中电子能级的跃迁伴随着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单项选择题5、在化合物CH3CH2CH2Cl中,质子存在的类型共为A. 二类B. 三类C. 四类D. 无法判断单项选择题6、色谱流出曲线中,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A. 传质阻抗B. 分配系数C. 扩散速度D. 理论塔板数单项选择题7、某一含氧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中,在3300~2500cm-1处有一个宽,强的吸收峰,下列物质中最可能的是A. CH3CH2CH2OHB. CH3CH2COOHC. CH3CH2CHOD. CH3COCH3单项选择题8、原子吸收光谱产生的原因是A. 分子中电子能级跃迁B. 原子最外层电子跃迁C. 振动能级跃迁D. 转动能级跃迁单项选择题9、下述那个性质可以说明电磁辐射的微粒性A. 波长B. 频率C. 波数D. 能量单项选择题10、下列四种化合物中,在紫外区出现两个吸收带的是A. 乙醛B. 乙烯C. 1,5-己二烯D. 2-丁烯醛单项选择题11、在气相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A. 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温度B. 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C. 固定液的沸点D. 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单项选择题12、下列不适宜用核磁共振测定的核种是A. 12CB. 15NC. 19FD. 31P单项选择题13、利用组分在离子交换剂(固定相)上亲和力不同而达到分离的色谱分析法为A. 吸附色谱法B. 分配色谱法C. 离子交换色谱法D. 分子排阻色谱法单项选择题14、最适于五味子中挥发油成分定性分析的方法是A. CE-MSB. GC-MSC. LC-MSD. TLC单项选择题15、某化合物在质谱图上出现m/z 29,43,57等离子峰,IR图在1380,1460和1720cm-1位置出现吸收峰,则该化合物可能为A. 烷烃B. 醛C. 酮D. 醛或酮单项选择题16、若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为标准加入法时,消除的干扰是A. 分子吸收B. 基体干扰C. 光散射D. 背景吸收解释题 17、分离度解释题 18、蓝移解释题 19、分配系数解释题 20、电泳解释题 21、保留体积分析题 22、试简述LC-MS中常用ESI电离源的特点分析题 23、为什么双聚焦质谱仪能提高仪器的分辨率?分析题 24、有一束含有不同m/z值的离子通过一个具有固定狭缝位置和恒定磁场H的单聚焦磁质谱仪,加速电压V由小到大扫描,首先通过出口狭缝而被检测的是m/z最小还是最大的离子?为什么?分析题 25、色谱分析法中什么是最佳流速?实际操作中是否一定要选择最佳流速?为什么?分析题 26、------------------------------------------------------------------------------------------------------------------------------ 在色谱流出曲线上,峰间距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还是扩散速度?为什么?问答题 27、分子排阻色谱的分离机制是什么?问答题 28、在MS中,当含有奇数但时,如某母离子m/z=154,所含电子数必为___________________ 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