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第28次课-铸造铝合金熔炼原理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第28次课-铸造铝合金熔炼原理教学讲义ppt课件
混合型针孔:由点状针孔和网状针孔混杂在一起,常见于结构复杂、壁 厚不均匀的铸件中。
铝液中气体和氧化夹杂的来源
氢气来源: 潮湿、带油污的炉料、Al2O3表面吸附水汽 及氢,搅拌时带入铝液;铝液表面吸附水。
氧化夹杂来源: 表面氧化膜、空气、水汽等被搅入铝液中。
铝-氧反应
铝与氧的亲和力很大,极易氧化,4Al+3O2=2Al2O3。表面生成致密 的氧化铝膜,可阻止继续氧化。
在 通 常 大 气 ( 湿 度 较 大 ) 中 铝 的 熔 炼 温 度 下 γ-Al2O3 膜 常 会 含 12﹪H2O和H2,熔炼时若氧化皮被搅入铝液,即起Al- H2O反应。
合金元素对铝的氧化有一定的影响,在这类合金中加入少量的铍 (0.03-0.07%Be)后,使氧化膜致密,故能提高其抗氧化性。
化学成分符合国家标准,合金液成分均匀; 合金液纯净,气体、氧化夹杂、熔剂夹杂含量低; 需要变质处理的合金液,变质效果良好。
因熔炼工艺过程控制不严而产生的废品中,主要原因是合金液中的气 体、氧化夹杂、熔剂夹渣未清除所引起。
铝铸件中气孔的形态及对铸件性能的影响
针孔:分布在整个铸件截面上,因铝液中的气体、夹杂含
氧化物夹渣
在熔铸过程中,如将表面氧化膜或空气搅入铝液,或将 吸附的H2O带入铝液,均将在其中产生γ-Al2O3夹杂物, 悬浮在铝液中,而在浇注的铸件中形成氧化夹杂物。
实践证明,铝液中氧化夹杂越多,则含氢量也越高。 并且氧化夹杂物提供了气泡成核的现成界面,促使铸件针 孔的形成。所以,铝液中Al2O3和氢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 关系。
第28次课-铸造铝合金熔炼 原理
概述
铝合金熔炼的内容包括配料计算、炉料处理,熔炼设备的选用、熔炼工具处理及熔炼 工艺过程控制。
熔炼工艺过程控制的内容包括正确的加料次序,严格控制熔炼温度和 时间、实现快速熔炼、效果显著的铝液净化处理和变质处理及掌握可 靠的铝液炉前质量检测手段等。
熔炼工艺过程控制的目的是获得高质量的能满足要求的铝液:
为了防止铝-氧剧烈反应,大多数铝合金的熔炼温度控制在750℃以 下。
铝-水气反应
铝和水气的 反应
2Al+6H2O→2Al(OH)3+3H2↑
2Al(OH)3→Al2O3+3H2O 2Al+3H2O→Al2O3+6[H]
Al(OH)3 在400℃ 的条件下将进一步
反应
Al2O3成氧化夹杂,氢则溶于铝液,增加气体含量。 铝液中的氢和氧化夹杂主要来源于铝液与炉气中水气的反应。
氧化铝的形态、性能及对吸氢的影响(续)
η-Al2O3 、γ-Al2O3 在600-700 ℃范围内吸附水汽和氢的能力 最强,因此,铝液中的氢有两种形式:溶解氢和吸附在氧化 夹杂缝隙中的氢,前者约占90%以上,后者约占10%以下。 故铝液中的氧化夹杂越多,则含氢量也越高。
铝液中卷入Al2O3 夹杂,既增加了含氢量,吸附H2的Al2O3又 是温度下降时气泡形核的基底,容易在铸件中形成气孔。
铝-水气反应(续)
在含硅、铜、锌等元素的铝合金,能较显著地阻缓铝 -水蒸气反应。含镁、钠等元素较多的铝合金,常使 铝-水气反应激烈进行。
升温时铝-水气反应速度大为加快,这说明限制熔炼 温度及浇注温度的必要性。
水气来源于炉料、熔剂、精炼变质剂、炉气(大气) 及熔炼浇注工具。特别是锈蚀的铝料,甚至经过吹砂 清理,仍会增加铝液的含氢量。
为消除铝铸件中的气孔,应遵循“除杂为主,除气为辅”、 “除杂是除气的基础”的原则。
合金元素对铝液吸氢的影响
元素 Zn
Si Cu﹤20% Mg
Ti Mn﹤0.1% Ni
Be
铝中 氢量
变化 减少 减少 减少 增加 增加 无影响 增加 减少
注:铝液中加Mg、 Na、 Ca,形成疏松MeO膜, 如Mg>1.0%,生成疏松MgO, 加入003-0.07%Be使氧化膜致密。熔炼温度<750 ℃。
§13-2 铝合金熔炼工艺原理和技术
铝液吸氢的动力学过程
氢分子撞击铝液表面 氢分子在铝液表面离解为氢原子 氢原子吸附于铝液表面 氢原子通过扩散溶入铝液中
2H→2[H] 扩散速度取决于扩散系数D D=KpH21/2exp(-△H/2RT)
铝合金的净化(精炼)原理
氢在铝液中的溶解度 [H]=K0pH21/2exp(-△H/2RT) 当温度不变时
气体溶解度 的Sieverts 西华特定律
[H ] Ks PH2
Ks A/T B
式中[H]-溶于铝中氢的浓度;Ks-氢的溶解度系数;T-热力 学温度;A、B-常数,对铝合金而言,不同的合金类和不 同的成分,其数值各不相同。
氧化铝的形态、性能及对吸氢的影响
1) 室温下生成表面膜由少量结晶态γ-Al2O3和非晶态Al2O3混合物组成。 2) 500--900 ℃ :
铝—有机物反应
铝—有机物反应也是铝液吸氢的原因之一; 最可能的有机物是炉料、工具被油脂沾污。 4/3mAl+CmHn→m/3Al4C3+n[H]
C和H构成的 烃类
铝合金中的气体
能溶解于铝合金的气体主要是氢(其余是少量的CO等); 氢主要来自铝-水气反应,在熔炼中由于该反应不可避免 地将氢带入铝液; 铝液中氢的溶解度不大,很易为氢所饱和; 虽然在熔炼中可采用精炼除氢,但仍会残留一部分,而 且铝液凝固时氢的溶解度变化的相对值很大。
量高、精炼效果差、铸件凝固速度低而引起。
点状针孔:呈圆点状轮廓清晰且互不相连,易和缩孔、缩松相区别。由 铸件凝固时析出的气泡所形成,多发生于结晶温度范围小、补缩能力良 好的铸件中。
网状针孔:呈密集相连成网状,伴有少数较大的孔洞。结晶温度范围宽 的合金,铸件缓慢凝固时析出的气体分布在晶界上及发达的枝晶间隙中, 此时结晶骨架已形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缩通道被堵,便在晶界上及枝晶间隙中形成网 状针孔。它会割裂合金基体,危害性比前者大。
Al+O2=Al2O3(γ)---致密氧化膜 > 900 ℃ : Al2O3(γ)→ Al2O3(α)—疏松膜
γ-Al2O3 具有两面性:①和铝液接触的一面是致密的,可阻碍铝液的氧 化和吸气;②和炉气接触的那面却是粗糙、疏松的,其表面小孔吸附 着水汽和氢,搅动铝液时, γ-Al2O3将水汽和氢带入铝液,铝液氧化 生成夹杂物、吸入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