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A2.工程名称:梁山县运河小区编号: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内审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核表鲁JJ—004注: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监制梁山县运河小区基坑降水方案济宁九巨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13年10月15日一、工程概况:梁山县运河小区工程位于梁山县城东部开发区,分两个片区,共二十八栋楼、两个相连接的车库,施工现场基本平坦。
该拟建工程基坑挖深约 4.9米(从原始地面算起),属二级基坑。
二、设计依据和参照的规范、规程1、该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TJ180—2009)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7、拟建建筑物图纸及现场查勘情况。
三、周边环境及工程地质条件3.1周边环境及风险分析该工程场地原为耕地,地形稍有起伏,拟挖基坑周围无建筑物,能满足放坡开挖的条件。
3.2地形、地貌该区地貌属黄河冲积平原,场地原为耕地,地形稍有起伏,相对高差-1.500m~-2.000m。
3.3区域气候、气象该区属半湿润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春季(3-5月)气候干燥、蒸发量大,降水稀少,易形成春旱;夏季(6-8月)天气酷热、降水集中且量大,又易形成涝灾;秋季(9-11月)气温下降、降水偏少;冬季(12-2月)天气寒冷,雨雪稀少。
3.4地下水根据该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对地下水位的描述,试挖的现场取土坑水位从原始地面起深约4.3m,浅层地下水属于孔隙潜水,其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以地面蒸发和人力开采为主要排泄方式,区域水力坡度较小,侧向迳流滞缓,进行基坑工程施工需要降水。
该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显示,影响基坑开挖的土层为①--④层土,其中②层粉土是主要含水层,③层粘土和④层粘土为弱透水层,这两层土埋深在-4.6m~-11.9m之间,第⑤层粉土含水层对基坑的降水影响不大。
四、设计参数1、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为现地面下约4.9m(各个单体工程有所不同)。
为根据该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及周围环境特点,确定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
2、基坑侧壁安全系数取为1.00。
3、地面超载按15KPa,基坑坡顶周边5.0m范围内严禁堆载,5.0~10.0m 范围堆载不得超过5KPa。
五、施工部署12、劳动力安排本工程的降水工程将组织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队伍系长期从事降水施工,具有较强的专业力量及现场处理经验。
降水作业班组人员安排表3、工期计划安排本降水工程计划工期为施工完成车库及主楼四周墙板后停止。
持续时间约为2013年11月中旬至2014年4月底。
六、施工方案降水系统设计:东、西片区采用大开挖,沿基坑布置轻型降水点。
沿基坑2.5m坡台处设置降水管,管长3.5~5m,其中滤管长0.8m,外露0.5m 便于连接;井点管直径40mm,井距约1.5m;井点管通过三通和主管相连,约20个井点管连成一组,装一台真空降水机,通过排水主管把抽出的地下水排出施工场地;因该场地地质情况特殊,粘土层阻碍上层水下行,上层水以沿粘土层上部水平流动为主,所以降水井以截基坑侧面水为主,若有少量水流入基坑,可配合盲沟明排达到施工要求;电梯井和集水坑局部加深位置设置二级轻型井点,井点管埋置在基础垫层以下,不再撤除,若粘土中不宜抽水,可不做井点,改为人工埋管施工。
施工流程:先开挖上层土(或降水沟)至2.5m深,在2.5m深处布置轻型井点管,同时进行第一部边坡的支护,待降水系统出水7日左右,地下水位降至基底0.5m以下,可开挖下层土方,土方开挖完成后,在基底进行电梯井的降水施工。
地表水控制:为防止地表水(主要为降水)涌入基坑内,应在基坑顶周围应设置挡水墙,挡水墙尺寸可按240m*300mm ,采用砖砌外抹灰浆,并将基坑周围3.0m 范围内进行硬化处理。
为防止降雨时基坑内大量积水,在基基坑边缘粘土粉土粘土 粘土轻型井点管(下部为滤管)基坑基底轻型井点管(暗管)电梯井地下水位线轻型井点降水剖面图坑底周围布置一排集水盲沟,其尺寸可按300mm*300mm,沟内也可铺设粗砂或砾石,角点或中间适当位置设置集水井,集水井中放置排水设备,以便及时将基坑内渗出的地下水或雨水排出坑外。
主要结构材料:①挡水墙与地面硬化——水泥砂浆强度不低于M7.5。
轻型井点做法:1.降水设备(1)井点管及滤管:井管材质为聚乙烯管,直径40mm,长度根据需要确定,滤管长度0.8m,钻直径10mm孔,孔距为25mm,外包两层滤网,滤网采用编织布,外再包一层网眼较大的尼龙丝网,每隔50mm用10号铅丝绑扎一道,滤管另一端与井点管进行连接。
(2)连接管:选用直径40 mm透明聚乙烯管为主管,通过三通弯头与井点管和总管连接。
(3)总管:直径40mm聚乙烯管,粘接牢固,防止漏气、漏水。
(4)抽水设备:根据设计配备4KW真空降水机以及机组配件和水箱,真空降水机每40米主管配备一台。
(5) 采用粗砂,严禁使用细砂,以防堵塞滤管网眼。
(6)凿孔冲击管:选用直径Φ100mm的钻头,成孔直径约120mm。
(7)高压水管。
(8) 冲孔专用泵。
2、安装程序井点放线定位—丢印—凿孔—安装埋设井点管--布置安装总管--井点管与总管连接--安装抽水设备--试抽与检查—连通排水管—连通电源—试抽—正式降水。
3、井点管埋设(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测量控制点,测量放线确定井点位置,然后在井位先挖一个小坑,深度约500mm,以便于冲击孔时集水,埋管时灌砂,并用水沟将小坑与集水坑连接,以便于排泄多余水。
(2)将水枪对准井点位置,启动高压水泵,水压控制在0.4~0.8MPa,在水枪高压水射流冲击下套管开始下沉,并不断地升降套管与水枪。
一般含砂的粘土,按经验,套管落距在1000mm之内,在射水与套管冲切作用下,大约在10~15min时间之内,井点管可下沉7.5m左右,若遇到较厚的纯粘土时,沉管时间要延长,此时可采取增加高压水泵的压力,以达到加速沉管的速度。
冲击孔的成孔直径应达到180~250mm,保证管壁与井点管之间有一定间隙,以便于填充粗砂,冲孔深度应至少比滤管设计安置深度低500mm,以防止冲击套管提升拔出时部分土塌落,并使滤管底部存有足够的粗砂。
凿孔冲击管上下移动时应保持垂直,这样才能使井点降水井壁保持垂直,若在凿孔时遇到较大的石块和砖块,会出现倾斜现象,此时成孔的直径也应尽量保持上下一致。
井孔冲击成型后,应拔出冲击管,通过单滑轮,用绳索拉起井点管插入,井点管的上端应用木塞塞住,以防砂石或其他杂物进入,并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填灌砂石滤层,该砂石滤层的填充质量直接影响轻型井点降水的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1)砂石必须采用粗砂,以防止堵塞滤管的网眼。
2)滤管应放置在井孔的中间,砂石滤层的厚度800mm,以提高透水性,并防止土粒渗入滤管堵塞滤管的网眼。
填砂厚度要均匀,速度要快,填砂中途不得中断,以防孔壁塌土。
3)滤砂层的填充高度,至少要超过滤管顶以上1.5m,一般应填至地下水位线以上,以保证土层水流上下畅通。
4)井点填砂后,井口以下1.5m用粘土封口压实,防止漏气而降低降水效果。
(3)冲洗井管将Φ20mm的胶管插入井点管底部进行注水清洗,直到流出清水为止。
应逐根进行清洗,避免出现"死井"。
4、管路安装首先沿井点管线外侧,铺设集水干管,并用胶垫螺栓把干管连接起来,主干管连接水箱水泵,然后拔掉井点管上端的木塞,用胶管与主管连接好,再用10#铅丝绑好,防止管路不严漏气而降低整个管路的真空度。
主管路的按5‰坡度流向泵的方向并用砖将主干管垫好。
5、检查检查集水干管与井点管连接的胶管的各个接头在试抽水时是否有漏气现象,发现这种情况应重新连接或用油腻子堵塞,重新拧紧三通螺母和胶管的铅丝,直至不漏气为止。
在正式运转抽水之前必须进行试抽,以检查抽水设备运转是否正常,井管管路是否存在漏气现象。
在水泵进水管上安装一个真空表,在水泵的出水管上安装一个压力表。
为了观测降水深度,是否达到施工组织设计所要求的降水深度,在基坑中心设置一个观测井点,以便于通过观测井点测量水位。
6、质量要求(1)基坑周围井点应对称,同时抽水,使水位差控制在要求限度内。
(2)井管安放应力求垂直并位于井孔中间,井管顶部应比自然地面高0.5m。
(3)井管与土壁之间填充滤料应一次完成,从井底填到井口下1.0m左右,上部采用不含砂石的粘土封口。
(4)每台水泵应配置一个控制开关,主电源线路要沿排水管路设置。
(5)确保滤管外围的过滤层厚度。
(6)滤管在井孔中位置偏移不得大于滤管壁厚。
7、安全要求(1)加强水位观测。
(2)施工现场应采用两路供电线路或配备发电设备,正式抽水后干线不得停电、停泵。
(3)定期检查电缆密封的可靠性,以防磨损后水渗入电缆芯内,影响正常运转。
(4)遵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62-2002)严禁带电作业。
(5)降水期间,必须24h有专人值班,按章操作。
(6)潜水泵电缆不得有接头、破损,以防漏电。
七、施工注意事项1、放坡坡度要符合要求,本工程按1:0.4。
2、基坑内集水盲沟内填粗砂或砾石滤水层,粗砂或砾石应保证不夹泥,并冲洗干净,防止渣土落入阻断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