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分析

第二章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的调查
为了更为深入的探究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同时真实了解目前有关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笔者采用“性别”“独生子女”“政治面貌”“专业”“就读年级”“家庭居住地”六个标签为相关研究标签。

意图尽可能的详细、准确的通过问卷的数据,采取相关研究的调查分析方法,掌握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

为了了解目前大学生感恩缺失的现状,笔者对长春理工大学的大学生们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

问卷共包含20个问题,主要涵盖调查样本的分布情况,本问卷共200份,实际收回197份,有效问卷197份。

调查采用随机个案调查,问卷采取不记名的方式。

笔者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还是积极、向上的,但也有部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现象严重,其表现如下:
(一) 对待党和国家缺乏感恩意识
在问到“您最想感恩的对象是”时,8.1%的人选择了把国家和党放在了首位,其次是父母、亲人,朋友、他人,老师、同学,社会;58.9%优先选择了把父母及
亲人排在首位,其次是老师和同学,朋友及他人,社会,国家和党;17.8%的人选择了把父母和亲人放在了第一位,其次是国家和党,社会,朋友及他人,老师和同学;4.6%优先选择了把国家和党放在了首位,其次是父母及亲人,老师及同学,社会,朋友及他人;1.5%的人选择了把父母和亲人放在了首位,老师及同学,国家和党,社会,朋友及他人;3.6%的优先选择了父母及亲人放在第一位,朋友他人,老师及同学,社会,党和国家;1.5%的人选择了把父母和亲人放在了首位,其次是朋友及他人,国家和党,社会,老师和同学;1.01%的人选择了把父母、亲人排在首位,其次是老师、同学,朋友及他人,国家和党,社会;2.03%的人选择了父母、亲人,朋友及他人,老师、同学,社会,国家和党;1.01%的人选择了父母、亲人,朋友及他人,社会,老师、同学,国家和党;在问到“作为一名大学生,你应尽的义务是”时,有17.2%的人选择响应国家的号召,为祖国效力。

32%的人认为是要好好学习,报答父母,48.7%的人认为是自我管理,实现自我价值,还有2.03%的人认为是为学校争光。

一个国家的发展是一代又一代人前仆后继努力的结果,同时国家和党给予个人的是无尽的帮助和支持,是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

但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目前一部分大学生在潜意识里并没有感恩党和国家的这个意识,而是对父母亲人表达感激之情的多,报答其父母的恩情,当代部分大学生仅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不考虑社会、国家乃至党的需要。

(二)对待社会责任意识不强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到,在问到“你认为在大学期间积极要求入党的动机是什么”的时候,有31%的人选择追求理想信念,21.8%的人选择为了谋求发展,22.3%的人选择增强就业竞争力,16.2%的人选择了找工作为基础,8.6%的人选择了为
了考公务员;在问到“班级里要公开竞选班干部,你的态度是”的时候,20.3%的人选择了很高兴为同学服务,34.5%的人选择了对自己是个锻炼的机会,28%的人选择了自己不参加竞选,但积极支持班干部竞选活动,6.1%的人选择了有利于以后评优评干,11.2%的人选择了与我无关;在问到“你骑车或走人行横道时遇到红灯,而两边又没有横行车辆,你会”的时候,4.6%的人选择了没有警察就闯过去,15.7%的人选择了先过去再说,64%的人选择了在路口,等绿灯亮时再过,13.2%的人选择了别人过,我也过,2.5%的人选择了让我先过,车等我;在问到“在公交车上遇见老人、孕妇以及抱小孩的乘客上车,你会”时,2.5%的人选择了装作没看见,77.1%的人选择了主动让座,13.7%的人选择了偶尔让座,4.6%的人选择了没人让座时,我才让,2.03%的人选择了人权平等,无需让座;在问到“面对同学的考场作弊,论文抄袭等作假现象行为,你的态度是”时,37.1%的人选择了这是一种正常现象,15.7%的人选择了难以理解,作弊不可取,9.6%的人选择了没什么大不了,我也干过,19.8%的人选择了无所谓,17.8%的人选择了坚决抵制,要做诚实的人。

通过分析得出,目前有一部分大学生更多关注眼前的现实利益和自身的发展。

他们关心的是获得奖学金、评先评优和入党等事件,不惜牺牲集体利益来获取个人的利益。

很少的关心他人、集体和社会。

不考虑责任和奉献。

他们入党、当班干部是为了获取好处,喜欢把功劳归功于自己,在学习上弄虚作假,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等已司空见惯,尤其是考试作弊现象尤为严重。

部分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状况也较为严重,还有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素养偏低。

轻视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

(三)对待父母、亲人感恩意识淡化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到,在问到“对于父母在学习生活中的唠叨,你是怎么对待的”时,48.7%的人选择了耐心听取,并照做,20.3%的人选择了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6.1%的人选择了无所谓,装作没看见,20.3%的人选择了当父母不对时应坚决反驳,4.6%的人选择了讨厌父母的唠叨,认为没用;在问到“当和父母外出旅游回到家中,你会帮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吗”时,54.8%的人选择了我会主动干家务,25.4%的人选择了没事的时候会,8.6%的人选择了父母让做时才做,3.04%的人选择了从来不,8.1%的人选择了心情好的时候才会做;在问到“当你面临学业上的困难或即将面对的就业问题,你会抱怨父母帮不了你或没有能力给你一个富裕的家庭环境吗”时,4.1%的人选择了会,8.1%的人选择了偶尔会,67.5%的人选择了不会,20.3%的人选择了无所谓,一切靠自己;在问到“对现在大学生一遇到困境就会选择自杀的事件,你的态度是”时,41.1%的人选择了不负责任,完全不考虑父母,28.9%的人选择了自杀是愚昧的行为,20.8%的人选择了不尊重生命的体现,9.2%的人选择了不关心,无我无关;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有部分大学生对父母不尊重、不关心和不理解;漠视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与爱。

然而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大学生在家里不愿意帮父母分担家务,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学校不好好学习,只顾着享受玩乐,完全没有顾及到父母对自己的一片期望。

还有些大学生将家庭的贫困潦倒和毕业之后没有找到如意的工作都归咎于父母的身上,怨恨父母没有本事,没让自己过上好日子;而不去自己努力去创造好的物质条件来改变,也让父母跟着一块享福。

还有的人不爱惜自己的生命,遇到点挫折就自暴自弃,甚至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是对父母的不尊重。

而且大学生代表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是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才。

如果对自己的生命都不予以珍惜的话,其实质就是对家庭、父母的不负责任。

(四)对待老师、同学感恩意识弱化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到,在问到“你会在大学课堂上见到下列那些情况出现”时,21.5%的人选择了上课睡觉,20.2%的人选择了看课外书,22.4%的人选择了玩手机,19.7的人选择了和同桌聊天,15.7%的人选择了吃零食,0.5%的人选择了没有以上情况发生;在问到“你会和自己的同窗交流自己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吗”时,24.4%的人选择了经常,64.4%的人选择了偶尔,5.6%的人选择了从不会,5.6%的人选择了事不关身。

通过分析表明,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课堂上无视老师的存在,我行我素,如学生课堂上睡觉、玩手机游戏、不遵守课堂纪律、和同桌聊天和吃零食已不是个别的现象。

在学生的成长中,离不开老师们的教诲和学校的培育。

然而有部分大学生完全忘却了这份恩情,认为考上大学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部分学生认为教师付出劳动是理所当然的,在同一个班学习,参考书不借给同学看,好的学习方法与经验不愿与同学交流,生怕别的同学超过他。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而教师传授我们知识和做人处事的道理。

一个人只有尊重老师和感恩指引他前途方向的老师,才有资格报效祖国,树立远大理想。

(五)对待他人及朋友感恩意识淡薄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到,在问到“在现实的生活中,有很多大学生为了奖学金评优和入党等事件而与他人进行交往,达成目的后装作陌生人,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时,17.8%的人选择了正常现象,没什么大不了,36.5%的人选择了可以理解,但不会那么做,35%的人选择了不能接受,原则问题,10.7%的人选择了和我没多大关系。

通过分析得出,当代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做事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只注重自己的感受,缺乏宽容与理解,在人际交往中特别关注个人的索取与利益。

一些大学生贪图名利做事情不讲信用,不讲道德,对朋友做出的承诺不能兑现,只要有利于自己的就去做,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对自己的至交好友不择手段。

对他们来说,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就是朋友、哥们,不需要你的时候你什么都不是。

在评奖学金、评优的过程中为自己的一点点利益勾心斗角,以各种方式拉取选票,获得成功之后,就将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拒之千里之外,成为陌路之人,对朋友的帮助之恩丢到一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