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影特效蓝绿屏拍摄材质选择、拍摄要点解析,蓝绿屏的区别

电影特效蓝绿屏拍摄材质选择、拍摄要点解析,蓝绿屏的区别

一、蓝/绿屏应用原理蓝/ 屏拍摄的目的———即在后期制作中,能够清晰地与前景及表演物体区别并分离开。

对蓝/ 绿屏的前期拍摄做的越好,后期抠像质量就越有保证。

为实现这个目的,搞清楚原理就很重要。

蓝/ 绿屏拍摄的重要原则是颜色的排它性。

电影胶片的基本结构是由红、绿、蓝三层组成的,从根源上讲红、绿、蓝作为背景色都是可以的。

为了把背景与前景进行分离,颜色的排它性就很重要,同时红、绿、蓝颜色对于胶片的曝光敏感度、溢色度、环境颜色相似度等等都是在拍摄前选用背景颜色的考虑因素。

胶片的基本结构见图(一),现代的胶片由九层组成,总厚度为0.00065 英寸,也就是0.0165 毫米厚。

排列的顺序是蓝、绿、红和基础层,蓝色在最上方。

在三色之间的涂层是为了保护各自颜色不受影响。

后期抠像的基本原理,即找出画面前后景别颜色、明度的区别。

比如使用色度键抠像(chroma key),在背景上选取蓝或绿的样本,然后把画面中所有与样本相同或相近的颜色选出进行分离。

抠像的方法很多,有明度抠像(luma key)、色度抠像(color key)、遮罩抠像(difference matte)、溢出抠像(spill suppressor)、线性抠像(linear color key)等等。

这些技术是根据前期拍摄素材的不同,而分别或综合使用的。

如果前期拍摄没有把握好,后期也很难制作的精彩。

举两个例子,比如需要拍摄与军队有关的镜头,士兵穿着绿色的军服,并涂有绿色的伪装图案;这种条件下就需要选择蓝色背景屏;再比如,未来科幻题材的镜头,蓝色调使用的很多,这时就需要考虑使用绿色作为背景。

只有考虑的周到,才能更好的把前景物体元素从背景中分离开来。

二、为什么蓝/绿屏能够同时存在,二者有何不同使用蓝色还是绿色,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这个问题一直都有争论。

较多的说法有:外国人的眼睛是蓝色的,所以需要使用绿色的背景;天空的颜色是蓝的,拍外景就需要使用蓝色等等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当然这都有一定的道理。

这里从胶片、胶片摄影机和视频方面,客观的说明蓝/绿颜色的特性。

对于电影胶片,绿色层的颗粒结构是最精细的。

在视频NTSC 格式里,绿色通道具有最好的采样率。

电影胶片中,蓝色层的锐度是最好的,同时颗粒结构也是最精细的(与绿色层相同)。

在视频格式中,蓝色通道是噪波最大的。

如果使用DV 视频(4:1:1)格式拍摄,最好的选择就是绿色背景。

红、绿、蓝作为背景都是可以使用的,蓝色被频繁选用有如下几个原因:蓝色是我们皮肤颜色的补色,在多数场景中,色调与肤色相近的居多;居于逻辑选择使用相对的颜色,而忽略使用接近的颜色。

从历史观点上看,电影摄像机和胶片对蓝色光非常敏感,但是从今天发展的眼光看,这些观点也并不非常的精确。

绿色有自己的优势。

在前景有蓝色物体时,在画遮罩部分工作时,有明显的适应性。

在绘制遮罩过程中绿色有明显的反射比,相对于蓝色更容易。

同时,视频摄像机正常情况下对于绿色通道更加敏感,最好的解析度和画面细节一般也都在绿色通道中。

但绿色的缺点是溢色,即使在较小的区域也能发现不希望出现的绿色影响,而对于蓝色来讲,有时溢出的蓝色确很不明显。

有时(其实是常态,只是有时不明显而已)背景颜色会反射到前景物体。

使用蓝色背景拍摄时,在前景物体边缘有轻微的蓝色侵染。

这被认作是蓝色的溢出。

从溢色角度而言,蓝色要稍好于绿色。

红色作为背景使用机会非常少,这和它具有高溢色度有很大关系。

三、蓝/绿屏材料1.蓝/绿屏材料主要有三种选择作为蓝/ 绿色背景材料的选择,争论一直都是存在的。

许多专业人士会告诉你,必须使用纯正的蓝/ 绿色,采用布料或喷漆等不同介质时,也必需选择专用品牌的材料。

当然这都是正确的,好的材料和颜色的选择,的确会让结果更好。

但在现实拍摄中,预算制约着无法使用专业的材料,你也可以选择一些平整的、蓝/绿色色相好的材料作为背景进行拍摄。

如果你想做一个可能情况下最好的蓝/ 绿屏,不妨到互联网上就蓝/ 绿色幕墙的材料进行搜索。

有不少网站有很多不同用途的材料,也会有网站根据不同的条件进行研究,找到适合你摄影棚的材料。

需要注意的是专业蓝/绿色幕墙的材料是非常昂贵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希望能够有便宜的选择,或者符合预算而且质量还不错的方案,找到可以使用的材料并不是很难。

主要有三种选择:(1)使用硬质地的材料,比如硬纸板或木板,然后喷涂蓝或绿色油漆。

(2)使用柔韧性好或有弹性的材料,如泡沫橡皮(泡沫塑料)、氨纶材料等等。

如果决定选择这类材料,最好是直接去购买专业的材料。

(3)选择织物材料,可以直接买蓝或绿色的织物,或买来白色的织物,染成需要的绿或蓝色2.布料材质到一个品种齐全的布艺商店,通过查找、筛选,最少也是可以找到几种选择的。

做决定前要注意几个方面:* 这个材料不能太反光,以避免类似于打火机的“热点”(或光斑)效果;* 明快、亮丽的蓝/绿色要好于深色;* 不起褶皱的材料是非常必要的,褶皱是蓝/绿屏拍摄的大敌。

良好材料的标准是在搭建和移动过程中不容易破坏,并能保持平整;* 厚重的材料更容易保持颜色的一致性,尤其是防止幕墙后的物体透过幕墙反映到镜头画面内。

缺点是容易出现褶皱。

如果蓝/ 绿织物材料需要存入库房或转移地点,也必须克服褶皱的困扰。

可行的方法是用圆形进行捆卷,而不要进行折叠。

好主意是找一个直径为5~10 厘米左右的硬纸板圆筒作为卷芯,把蓝/绿织物材料卷在上面。

蓝/ 绿织物材料在每次使用前,可以经过熨烫保持幕墙的平整。

如果使用喷涂或染色的织物,一定要保证在使用的时候,是可以熨烫的,而不会影响到颜色。

在对大面积织物幕墙进行熨烫工作时,要避免产生新的褶皱。

制作悬挂的蓝/绿屏,可以灵活的使用在不同的拍摄条件中。

比如可以使用大图钉或划轨架,把蓝/绿织物材料钉在墙上。

也可以制作一个可移动的框架,找两个三角架(灯光脚架或麦克风脚架),在两个三角架上面架一条横梁,让蓝/绿织物平顺下垂。

这里的灵活举例比较适合在摄影棚内使用,室外有风或雨的天气就只能另想办法了。

3.固体材料硬纸板或者木质材料作为背景的优势是提供了非常坚固和平整的表面,而且不用担心褶皱问题。

优点是可以制作面积大、在户外使用,其抗风性和平整性都不错;缺点就是不容易拆装和移动,户外使用时要避免雨淋。

如果选择其它固体材料,一定要遵循,低反光性、颜色喷涂的平整性、轻重量的安全性等基本原则。

对于背景喷涂颜色的选择,宽泛的说可以使用任何明快、亮丽的绿色/蓝色。

如果严格要求质量,最好做一个测试,把设计好的几种蓝色/ 绿色色相的颜料,喷涂在即将拍摄条件的环境里,拍摄一小段样片,在后期软件里进行抠像(chroma Key)比对,效果最好的就是适合的答案。

4.材料的购买对于材料的购买,在国内一般到大型的市场,会让选择多一些。

比如在浙江省横店拍摄,就可以到义乌去采购,材料的价格一般都很实惠;专业材料提供商提供的材料,因经过反复的测试和实际使用的反馈,效果会比一般买到的材料要好,但经济代价比较大。

如果是涉外合作拍摄的影片,有严格的材料使用要求,也可以从国外购买。

比如材料供应商———Rosco Dealer, 或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在Film-Tools或者Studio Deport进行选择和购买。

重要的是:无论使用何种材料,在进行实际拍摄前的测试是非常必要的。

四、蓝/绿屏拍摄前和拍摄中注意事项1.蓝/绿屏拍摄,采用何种比率进行拍摄一般蓝/ 绿屏的拍摄都是与后期特技有关,所以在拍摄时最好是全片窗(2048*1556)拍摄。

如果电影是以1:1.85 的比率拍摄,在特技镜头拍摄时,,最好也换成全片窗。

这样的优点很多,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有更大的场景被拍摄下来,给后期调整带来空间。

根据拍摄镜头的实际情况,可以把跟踪点等参考元素放置在全片窗的上下部分。

拍摄时使用的是全片窗,即2048 x 1556 的拍摄范围,而成片是2048 x 872(或2048 x1106),上下有部分区域并不需要。

在拍摄特技运动镜头时,需要很多跟踪点的信息,可以把跟踪点放置在这个并不使用的区域内,既能解决跟踪的问题,又免去了后期擦除跟踪点的工作,可以提高效率也能节省成本。

如果不能满足需要,再考虑画面中放置少数关键的跟踪点。

2.蓝/绿背景拍摄前的选择一般说来蓝色背景使用较多,当然红和绿的颜色也可以使用。

绿色目前变得越来越普遍;有时红色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也被使用。

一部电影的拍摄中,其蓝/绿背景的选择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场景和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灵活选择的。

拍摄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拍摄的剧本是基础,仔细研究所要拍摄的场景,并就各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进行列表,一般会有如下几个基本条件的考虑:拍摄地点:外景还是内景,城市还是荒野,居室还是摄影棚;拍摄时间:清晨、上午、正午、下午、傍晚、深夜这些都会对拍摄有不同的要求。

室内和摄影棚一般不用考虑时间,光线的类型、强度和色温可以人工控制;剧本分镜头:根据具体镜头的需要来决定蓝/ 绿屏背景的使用,镜头前景表演物体及服装颜色等细节信息越多,越利于背景的选择;服装:服装材料是否发亮?透明?蜷曲?服装的颜色是否与背景的蓝/ 绿相近?如蓝色牛仔裤、士兵的军装等等;除服装外,需要注意反光物体、眼镜、玻璃,、镜子、塑料等等,镜头中的其它元素也要考虑其中。

3.蓝/绿背景的搭建在室内或摄影棚,蓝/绿背景搭建相对比较容易,其面积相对较小,不受风、雨等外界条件影响,选用的材料可以选择相对轻质材料即可,一般以布料为主,成本较低。

自己搭建的好处是,根据拍摄的场景灵活搭建,使用时间短、次数少,背景颜色保持较好。

目前也有专为特技拍摄的影棚,在建设时就把四周的墙面涂成蓝/绿背景,这种棚背景比较平整,颜色喷涂均匀,质量比较好;也有的摄影棚根据剧组需要,配有不同颜色的背景幕布,这都会给拍摄带来便利。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棚内背景颜色长时间使用,会有灰尘覆盖,导致颜色色相偏暗,这也要在拍摄前考虑到。

外景拍摄时,蓝/ 绿背景搭建面积较大,牢固程度、平整度、颜色均衡度等等要求较高。

背景架构要经受大风的考验,蓝/绿背景材料也要考虑到雨水冲刷后的掉色问题,夏季阳光暴晒也会导致蓝/ 绿背景消色问题。

拍摄外景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季节也要考虑,如果风力较大且频繁,这时蓝/绿背景的高度就要有所限制,超过6 米就要增加额外的牢固措施,以保证拍摄的顺利进行。

图(二)和图(三)是高六米,长七十米的典型外景蓝背景,因在搭建在野外,充分考虑到了各种因素,制作的牢固而平整,使用的蓝色在拍摄前进行了测试,喷涂过程中保持颜色厚度的均匀,以保证颜色的色相及饱和度的统一。

蓝/绿背景在外景拍摄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要求,这就需要灵活多变才可以应付。

在《建国大业》的拍摄中,需要拍摄一架飞行的战斗机,经研究通过摄影机的运动,来体现飞机飞行的动感(见图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