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想象、思维案例

第八章想象、思维案例



3 .抽象思维: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
例如,学生学习各种概念、原理、公式、法则都要通过抽象思 维来进行。


(二)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
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 1 .辐合思维是人们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向一个方 向思考,得出唯一结论的思维。 辐合思维是一种有条理的思维活动。例如,由A>B, B>C,C>D,得出唯一结论:A>D。 2.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方向思考,得出大量 不同的结论的思维。 例如,教师发现一名学生缺课,就会想出这个学生 缺课的各种可能性。发散思维得出的各种结论是否 适当,需要通过辐合思维进行检验。

尽可能多的写出砖的用途 (3分钟)

(三) 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依据思维是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还是科学概念 区分。
1.经验思维: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 思维活动。 2.理论思维: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 某一事物,解决某个问题



(四) 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根据思维是否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区分 1. 直觉思维: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 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 思维活动。 2. 分析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它是遵循 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 乎逻辑的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
(四) 想象的功能
1.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 2.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 3.想象还有代替作用。 4.想象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
作用。

(参看《心理学导论》P384的例子:证明修 道士在往返中将于一天中的同一时间经过同 一地点。)
(五)想象的综合过程
1 .粘合: 粘合是把客观事物中从未结 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 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形象。 2.夸张:夸张又称为强调。这是通过改 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 特点而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 3.典型化:典型化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 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4.联想:

(六)想象的种类

1.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 产生的想象。如,做梦。
2.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有意想象中,根据想象内容新颖程度和形 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 幻想

(1)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 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再造想象的形成的条件: a.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作基础. b.对言语和实物标志意义的正确理解
第一节 思维的一般概念
一、 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 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 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参看不同教材上的定义) (二)思维与感知、记忆的关系 (三)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 2.间接性
二、思维的种类


(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二、想象
(一)什么是想象

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 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二)想象的特点:形象性与新颖性 (三)想象与表象的关系

1 . 区别: (1) 定义 (2) 表象属于记忆范畴; 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3)表象无创造 性;想象有创造性。 2.联系:表象为想象提供素材。 (四)想象与思维

(五) 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根据思维的独创性区分。 1 .常规思维。就是运用已获得的知识 经验,按现成的方案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

2 .创造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 验,提出新的方案和程序,并创造出新的 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第二节 表象与想象
一、
表象 (一)什么是表象

表象 (image) 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 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讲,表象是物体或事 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表象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1.直观性 2.概括性 3.可操作性

(2)创造想象




涵义: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 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 程。它比再造想象更复杂、更困难。 形成的条件: a、创造动机 b、丰富的知识与表象储备 c、积极的思维活动 d、原型启发、灵感(inspiration ) 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 象。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第八章 想象与思维
人类智慧的明珠 ——思维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思维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表象与想象
第三节 概念
第四节 问题解决
第五节 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的 1、掌握思维的一般概念、种类; 2、表象的概念、特征,想象的概念、种类, 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创造性及其培养 重点: (1)思维的概念、种类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3)创造性的培养 难点: (1)概念结构的理论 (2)概念形成的策略 (3)推理的种类
(二)表象的特征

(三)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1. 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 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2.表象是从知觉向思维过渡的桥梁
3.表象是想象活动的前提
4.表象在记忆中起重要作用
5.表象促进问题解决
(四)表象的种类

记忆表象与想象表象
视觉、听觉等表象 个别表象与一般表象 遗觉像
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内容。 1 .动作思维:以实际操作来解决直观的、具体问题 的思维。例如,儿童用小棒刺激抓到的小虫,看看它有何反
应,或是将小虫的身体支解开来,看看它的内部构造。

2.形象思维:以表象进行的思维 。例如,在布置教室
时,同学们会在头脑中将各种装饰物的形象进行安排,形成各 种方案,再选择最佳的方案。
(3)幻想

三、睡眠与梦
关于睡眠的研究
测查睡眠者的脑电,记录其身体各项功能的变化, 如呼吸、肌肉强度、心率、血压等,以这些指标的变 化作为睡眠研究的主要信息源。
波和波
当大脑处于清醒、安静和休息状态时,出现波。 波波幅稍大,频率较低,每秒8-13个周期。 当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出现波。波波 幅较低,频率较高,每秒14-30 个周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