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读书状况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进入大学以后,学生自学的能力有所增强,自主学习的时间相对增多,与此同时,阅读成为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阅读不仅能够反映出大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兴趣爱好,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情况。
作为当代大学生,今后要担负起重任,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就必须在大学学习阶段获得充足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的提高,而充分的阅读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调查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高校学生阅读状况,弄清大学生对阅读的重视性,探究大学生阅读的主要渠道、目的、读书偏好以及他们的读书方式,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使大学生对阅读更感兴趣,并有利于促进教学研究与改革。
三、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此次调查选取某大学部分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选取了1675人的样本总体。
(二)调查方法此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调查问题进行概念化和操作化之后,设计的问卷主体分为3个部分:(1)对阅读主体的调查;(2)对阅读内容的调查;(3)对“阅读”行为介体的调查本次调查时间为:2015年4月2日到2015年4月16日共采集到样本1675份,经认真校对审核,共计入有效样本量为167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问卷回收后,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利用了描述统计分析、交叉分析、卡方分析等方法。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一)调查样本基本状况描述表1样本基本情况(N=1675人)女795 47.5 47.5 100.0大二778 46.4 46.4 82.1从样本的组成来看,对总体有较好的代表性,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的比例近似为1:1;调查对象集中在大一大二的学生,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以及预科五个年级分别占的比率为35.6%、46.4%、13.5%、0.8%和3.6%。
而就专业、民族和城乡分布来看,分布较为均匀。
调查对象的政治面貌则普遍为团员,所占比率为55.3%,其次便是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分别占比28.2%、11.3%,而党员只占3.6%。
(二) 对阅读主体的调查1、 阅读主体的阅读动机图2-1阅读动机阅读动机表明大学生进行阅读的原因,从图1可看出,大学生进行阅读的原因各异,27.6%的大学生出于兴趣阅读,22.6%的大学生阅读是备考备考或学习需要,21%的大学生是为了拓展知识面, 20.8%的大学生是为了提高个人素养和品位。
从此可知,很多大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对在校或者即将进入职场的学生而言,读书的重要性显然高于其他人群。
2、选书偏好图2-2 选书偏好图2中可看到,大多数大学生(占比44%)选书时注重书本内容的可读性,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在选书时不盲目,不追风,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书。
但此外,也仍有部分大学生(占比23%)选书时易被封面设计所吸引而阅读。
内容可读性强44%封面设计吸引我23%该书作者出名16%热门书籍11%其他6%阅读某本书的主要原因表2.1表2.1中显著性P=0.005<0.05,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认为城乡分布对选书偏好有影响。
由分析可得,在95%的置信水平下,来自乡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更加注重内容可读性,相反,在选书时,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更易受到封面设计、书籍作者知名度及书籍热门程度的影响。
3、阅读类型偏好图2-3 阅读类型偏好在阅读偏好调查中我们发现,如图2-3所示,约43.5%的大学生钟情于小说文学类型,而结合表2.3,我们也可以看到小说文学的确在大学生阅读中占有很高的比重,这与文学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有关。
此外较受欢迎的便是时尚休闲类书籍,约占到23.3%,而大学生对于商业财经类与应用技术类的兴趣却越来越低。
可以看出,同学们的阅读质量太低,深度不够,很多同学倾向阅读小说,与专业有关的书籍则较少。
这对于大学生增长知识及提高自身素养没有太大帮助。
表2.2 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2015年3、4月书籍借阅排行榜(前20)表2.3 性别*阅读类型表2.4结合表2.3和表2.4,可看出在95%的置信水平下,性别对大学生阅读类型的选择有显著影响,女生较男生更倾向与选择小说文学类和休闲时尚类,而对于财经和应用技术类书籍,则男生明显要多于女生。
这说明女生比男生更注重文学修养及时尚潮流,而男生则更关注时事与实际应用。
表2.5 年级*阅读类型表2.6结合表2.5和表2.6,可知年级会影响到大学生对阅读类型的选择,各年级对各阅读类型的需求不同。
大一大二的同学更倾向于于小说文学类及休闲时尚类的阅读,而大三的同学亦是更倾向于小说文学类及休闲时尚类,但倾向程度不若大一大二的同学那般重,大四的同学则相当倾向于商业财经类和应用技术类的书籍阅读。
由此可看出,大学生的阅读类型选择很大程度上是和他们所处阶段和状态有关的,且随着年级的增高,他们的阅读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功利化趋势,大一大二时,他们刚踏入校园,压力较小,生活较为清闲,于是倾向于阅读娱乐放松自我的书,而大三尤其是大四,面临毕业,就业压力大,必然就倾向于选择实用型且与时事关系密切的书籍,阅读偏向功利化。
1、 阅读前1) 阅读渠道偏向于纸质化书本阅读,对无纸化电子阅读仍存在一定程度不习惯,二是大学生未充分利用身边亲友资源,未充分意识到了这个阅读渠道。
2) 阅读计划图3-2 阅读计划分布图书馆38%自己购买30%找亲友借阅13%网络渠道16%其他3%大学生阅读渠道图书馆自己购买找亲友借阅网络渠道其他由图3-2可看出,大多数大学生阅读时有一定计划,但是不一定实施,此类大学生占比53.25%,说明大多数大学生虽然有制定阅读计划这个意识,但是在完成自己阅读计划时会有不同程度拖延症,阻碍既定阅读计划,这是大学生阅读质量无法提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此外,仍有27.88%的大学生在阅读时无任何计划,只有18.87%的大学生在阅读时有既定计划,并能坚持克服困难,完成阅读计划。
总之,当代学生在阅读计划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
2、阅读中1)阅读时间好好图3-3 每天阅读时间量图3-4阅读时间段由图3-3可知,极大多数大学生阅读时间不足一小时,此部分占比42.27%,其次便是阅读时间在1-3小时的,占比33.07%。
在校大学生除去上课,正常休息以及其他日常活动的时间以外,至少还有8个小时的课外时间可供自由支配,而调查结果显示仅有不到2成的学生将自己大部分(指5小时以上)的时间分给了阅读。
而图3-4向我们展现了大学生一般在哪个时间段阅读,可知大学生大多(占比43.1%)利用闲暇时进行阅读,但仍有26.39%利用上课时间阅读,以及22.45%的大学生在自习时阅读。
在这个讲求速度的时代,各种各样的诱惑夺去我们的眼球,分散我们的精力,此外,如今很多的大学生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如学业的压力以及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压力。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里,大学生更应该静下心来,通过课外阅读陶冶身心、拓展视野,获取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
2) 阅读数量图3-5 大学生每月阅读数量据图3-5,大学生每月阅读数量集中在1-3本,在这个范围的频率远远高于其他范围,占比60%,4-5本的占比20%,而阅读量在5本以上的,更是少之又少,仅占6%,更有达14%的大学生一个月一本书都没有读。
从大学生阅读量上暴露的问题很明显,在业余时间很充裕的大学里出现这种状况,说明我们大学生对业余时间的规划是不合理的,我们的阅读数量和国外大学生平均水平比较起来总体上是不够理想。
而据2014年的相关报告,中国人年均读书4.77本,韩国人均11本,日本人均40本,俄罗斯人均55本,以色列人均64本。
不管抽样调查的数据与实际情况有多大的出入,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中国人的人均阅读量是明显偏少的。
由此可见,阅读量不够是我国的一个社会问题,并不只有我们大学生阅读量少。
3) 阅读地点图3-6 大学生阅读地点14%60%20%6%大学生每月阅读数量0本1-3本4-5本5本以上由图3-6我们可以得到,寝室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最主要场所,有27.2%的大学生选择在寝室阅读,所占比重最大;紧随其后的便是自习室和图书馆,分别占比21.5%和20.4%,而在家和书店阅读的大学生则相对较少,分别占比13.1%和10.1%。
可得出,大学生在选择阅读场所时,会考虑方便性和舒适性,基本上会就近阅读,并选择环境相对安静,同时有桌椅的地方进行阅读。
同时也容易推断出在那些舒适的地方,大学生才能够进行长时间阅读、比较容易形成浓厚学习氛围。
4)阅读习惯图3-7 大学生阅读习惯分布由图3-7,达46%的大学生有认真阅读的习惯,说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阅读质量还是有一定保证的,但相较于2010年,58%的大学生有认真阅读习惯,大学生阅读意识正逐渐淡薄,阅读质量逐渐下降。
且仍存在45%的大学生只是通过浏览,了解大部分大致内容,说明还是我国大学生的阅读习惯急需引导培养,阅读质量急需提高。
阅读习惯对大学生高效掌握书本知识,提升自我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仍然需要对大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强调和督促。
5) 阅读障碍图3-6 大学生阅读障碍经统计,由图3-6,可看出,大学生在阅读时遇到的障碍主要是时间紧,忙于学业以及上网,占比28%,的确,如今大学生在大学不仅要将专业成学好,课下的功夫也被要求做足,如社会实践,三下乡之类的,如此一来必然压缩到大学生的读书时间;而排在第二位的障碍则是大学生忙于上网,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对吃饭睡觉几乎都离不开手机电脑的大学生而言,上网已挤占他们很大一部分的阅读时间。
此外,大学中必不可少的社团活动也相对让大学生的阅读时间变少,而图书馆书籍不齐全也成了大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障碍之一。
6) 阅读氛围图 3-7 大学生阅读氛围图3-7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占比59%)周边只有少数几个人有阅读的习惯,只有2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身边阅读氛围很好,朋友们都喜欢阅读,而甚26%59%15%身边阅读氛围如何很好,朋友们都喜欢阅读一般,少数几个人有阅读的习惯很差,都不喜欢看书至有15%的大学生周围很少有人读书,说明虽然大学有相对较好的学习环境与相对较充足的资源,但都未得到较充分的利用导致大多数大学生周围阅读氛围不够浓厚。
表3.1 性别*阅读氛围由表3.1和表3.2可看出,男女大学生对各自的阅读氛围评价不同,26.9%的女生认为身边阅读氛围很好,朋友们都喜欢阅读,男生同比降低了1.1%;17.4%的男生认为阅读氛围很差,都不喜欢看书,相同情况下仅有12.3%的女生认同。
而认为阅读氛围一般,只有少数几个人有阅读的习惯的,男、女生各占到56.8%,60.8%。
综上,女生周围的阅读氛围总体上看优于男生。
1) 交流分享图3-8 大学生交流分享现状(2015年)图3-9 大学生交流分享状况(2007年)由图3-8,绝大部分大学生(约占62.9%)读完书偶尔与他人交流心得,仅19.2%的大学生经常与他人交流,甚至存在17.9%的大学生读完书从不与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