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学校建筑电气设计

最新学校建筑电气设计

学校建筑电气设计学校建筑电气设计学校的建筑电气设计,应满足教学功能的要求,并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校的电气设计应根据各地区气候和地理差异、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各民族生活习惯及传统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

基本要求根据学校规模大小,学校宜设配变电所。

学校内各建筑均应设总配电箱,总配电箱的位置应便于管理和进出线方便。

总配电箱电源引入处应设带隔离功能的电源总开关。

当为多层建筑时,除首层设电源总开关外,各层应分别设电源切断装置。

配电装置的位置和构造,应注意安全可靠,并设有防止学生意外触电的措施。

室内宜采用暗线敷设。

室外线路应保证安全,维护方便。

总配电箱至各分配电箱宜采用放射式供电。

根据教室的功能要求,可在教室内设独立的配电箱。

中小学教学楼配电箱设置在安全的位置并应上锁。

1.配电系统照明、插座支路的设计要求教学用房和非教学用房的照明线路应分设不同支路。

教学用房照明线路支路,控制范围不宜过大,以二、三个教室为宜。

门厅、走道、楼梯照明线路应设单独支路。

教室设有固定黑板时,应装设黑板照明。

教室内电源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设不同支路。

电源插座回路应安装剩余电流保护电器。

普通教室及合班教室的前后墙上应各设置一组(二孔+三孔)电源插座。

校园内的插座安装高度不应低于1.8m,若低于1.8m则必须采用安全型插座。

各实验室内教学用电应设专用线路,电源侧应设有切断、保护措施的配电装置。

实验室电源插座宜设在实验桌上。

准备室应设置电源和安全接地措施。

物理实验室讲桌处应设三相380V电源插座,做光学实验用的实验桌上宜设置局部照明。

化学、物理实验室应设直流电源线路和电源接线条件。

生物实验室的显微镜室,在实验课桌上均应设局部照明。

化学实验室内应设排风扇以及机械排风的通风柜。

自然教室及教具仪器室应根据功能要求设置弱电电源插座。

史地教室讲桌应设电源插座,设置简易天象仪的地理教室,其课桌宜安装局部照明。

美术教室四角应各设一组电源插座。

书法教室内宜设电源插座。

琴房内应设电源插座,并应考虑室内音响和隔声设计。

舞蹈教室内宜设吸顶灯,并应设电源插座。

供盲人使用的课桌上应设安全型电源插座。

语言、计算机教室在学生课桌处设三个安全型电源插座,电脑教室三个电源插座的总容量不小于400W,语言教室总容量不小于150W。

教室的地面应设置暗装线槽配线。

语言教室和计算机机房,应根据设备性能及要求,设置电源及安全接地、工作接地。

装备电教设施的合班教室前后墙均应设电源插座。

教师办公室和教师休息室应设电源插座。

2、用电指标及负荷计算中小学的用电指标可按12~20W/m2计算用电量,高等学校可按20~40W/m2计算用电量,当各教室内均采用电动压缩机制冷时,用电指标应增加25~35W/m2。

普通教室的一个插座可按100W计算,双管荧光灯具可按100W计算,各照明、插座回路的需要系数Kx可取0.7~0.9。

学校建筑的需要系数Kx可取0.6~0.7。

电能表可以分教室单独计量,以便评比和管理。

3.对照明设备及控制的要求教室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期间授课与学习的场所,需要安静、明快的光环境,宜选择冷色调的光源。

通常采用发光效率高、发光面积较大、眩光较少、显色指数较高(在80以上)、色温4000K~5000K的荧光灯作为教室内照明灯具的光源。

荧光灯具不宜选用裸灯,应选用具有较大的遮光角,光扩散性较好,照度均匀,又能有效地限制眩光和光幕反射的灯具,例如蝙蝠翼式和一些非对称灯具配光灯具。

灯具选型还应符合安全要求,并应有利于清扫和维修。

为减少频闪效应对青少年眼镜的损害,荧光灯具均应采用电子镇流器。

照明灯的开关控制,应考虑节电、使用方便及有利维修。

教室的照明开关可集中在教室前门黑板一侧或前后门边设置。

教室照明的控制应沿平行外窗方向顺序设置开关,控制一列或多列灯具或光带。

黑板照明开关应单独装设。

楼梯间、走廊内灯具宜采用双控。

走廊照明开关的设置宜在上课后能关掉部分灯具。

4.要有足够的照度和均匀度教室照明应充分利用自然光,太阳是最好的光源,可采用在教室设置足够面积的侧窗、天窗方式。

夜间照明采用荧光灯时,平均照度应不低于75~100Lx,课桌面的照度均应达到300~500Lx。

设计时应充分重视青少年视力的图30-2教室黑板灯布置示意图表30-23教室黑板灯安装位置参照表2.教室、办公室布灯平面教室、办公室等都是脑力劳动的场所,为了提高精神、减轻疲劳,应该在照明设计上提供尽可能舒适的光学环境,如没有眩光、照明的均匀度良好、光色使人镇定融洽适宜于办公和读书。

常选用蝙蝠翼形配光曲线灯具或可旋转灯头的专用灯具,如图30-3,发光强度最大的地方是在荧光灯纵方向的两侧,所以在教室、多功能厅等空间内宜按图30-4布置。

荧光灯的布局应注意教室课桌的摆放位置以及特别核实两边靠墙课桌的照度,教室边灯距离墙的距离宜为两灯间距L1、L2的1/1.25~1/3,并应尽量考虑灯光从课桌的左侧照入。

图30-3可旋转头教室专用灯具的配光曲线格栅灯具的蝙蝠翼形配光曲线图30-4教室的布灯平面在有显示屏的教室,要控制光幕反射和反射眩光,灯具的位置不宜在工作位置的正前方,应设置在工作区的两侧,并且使灯具长轴方向与人的视线平行,以减少光幕反射及反射眩光。

当放映时,常采用低亮度的灯具或上射灯具。

在视觉作业的附近及房间装修表面材料宜选用无光泽的装饰材料。

陈列区域可以增设局部照明。

因为办公室通常是在白天使用,设计时宜充分利用自然光,以利节能。

平面布灯时应单灯单控,在白天阳光充足时,可以不开靠窗户的灯。

3.专用美术教室布灯要求专用美术教室要求照明灯具的显色指数比较高,显色指数Ra应不小于90,可以配备组合光源和投光灯。

对于须长时间连续工作的房间及电脑显示屏等工作区域宜控制光幕反射和反射眩光。

在顶棚上的灯具不宜设置在工作位置的正前方,宜设在工作区的两侧,并使灯具的长轴方向与水平视线相平行,以便减少光幕反射和反射眩光。

为了防止工作台上有阴影,灯具宜设在台面的正上方。

在视觉作业的临近表面及房间内的装修表面宜采用无光泽的装饰材料。

4.会议室、报告厅、贵宾室、阅览室布灯要求会议室、报告厅、贵宾室等可以选用华丽的装饰灯具,与建筑装饰溶为一体。

而且需要有足够的电源插座以便供扩音、摄像、放映、幻灯等电器设备用电。

在大的会议室、报告厅宜设独立的配电箱。

各种电源插座和与之对应的用电设备距离不应离得太远。

在高大的阅览室,宜设置局部照明。

灯具的位置设置在书的正上方为宜。

也可以把灯直接设置在书架上。

5.科学实验室照明要求湿、有腐蚀性气体和蒸汽、火灾危险和爆炸危险等场所,应选用具有相应防护性能的灯具。

重要实验场所应设置应急照明灯。

暗室、电镜室等应设置单色(红色或黄色)照明。

入口处宜设置工作状态标志灯。

生物培养室宜设置紫外线灭菌灯,其控制开关应设在门外与一般照明灯具的控制开关分开设置。

照明负荷宜由单独的变压器、单独的配电装置或单独回路供电,应设单独开关和保护电器。

照明配电箱宜分层或分区设置。

大面积照明场所宜分段、分区设置灯控开关。

管道技术层内应设照明并由单独支路或专用配电箱(盘)供电。

实验室面积较大时,宜采用分区一般照明方式,有利于节能。

非实验区和走道区内的照度可适当降低,考虑空间视觉舒适性,故其照度不宜低于实验区照度的1/3~1/5。

视觉作业存在光幕反射、工作位置固定、工作持续时间长的实验室,光幕反射不仅影响工作效率也使人不舒适,应有限制措施。

通用实验室采用荧光灯较节能,但6m以上高度的实验室如采用荧光灯,灯具数量多、维护不方便,推荐采用高强气体放电灯。

当照明负荷容量大、条件又允许时,宜单独设置变压器提供负荷照明。

照明负荷容量不大或条件不允许时,可与其他负荷共用变压器,但应单独设置配电装置或回路供电并设有单独保护电器和开关。

楼层面积不大时,照明配电箱宜分层设置,面积大时尚应分区设置。

30.7.3实验室照明系统设计每个实验室都宜设置一个配电箱,位置应明眼、操作方便,最好在讲台一侧,并应有切断电源的总开关,便于人走拉闸。

如果实验室设备有恒温箱或电冰箱等不能断电时,应设独立回路。

实验室的电源应有2~3级保护设备,除了常用的短路保护用的保护电器外,还应该有过载保护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

学生作实验的每一条支路上都要设剩余电流保护器。

学生作实验用的电源要根据实验性质的不同进行设计。

共性的要求是要用有带PE线的单相三极插座,以保障安全。

根据实验需要还可以设置三相电源和36V安全电压电源。

电工、物理等经常使用强电的实验室,地面上应铺设绝缘胶垫。

在化学实验室容易产生有害的气味,窗户或外墙上应设排风扇,室内可以安装吊扇,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空调系统。

实验用的电源插座额定电流单相不小于10A,三相不小于16A。

耐压分别为250V和500V。

每个实验台上都应该设置总开关,以便应急拉闸断电。

实验室配电导线均应使用铜芯绝缘线,穿钢管保护,插座回路导线截面不宜低于2.5mm2。

实验室内的金属容器、动力设备的金属外壳、铠装电缆外层、金属管线等均应与PE线可靠焊接连在一起,防止因火花放电或静电放电而引起火灾。

实验室照明系统宜采用TT、TN-S、TN-C-S接地形式。

如果进线是TN-C系统,应在总配电箱处工作零线(N)重复接地后分出一根专用保护线(PE),即成为TN-C-S系统供电。

TT系统进线处应设防止电气火灾的剩余电流保护器。

30.7.4学校弱电系统的设计1、学校广播系统的设计要求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和操场应根据使用需要,分别设置广播支路和扬声器。

教学用房的扬声器安装高度距屋顶板0.3~0.5m为宜。

教室和楼道的扬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要求任一楼层面积大于1500mm2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儿童活动场所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宜设独立的控制室,并有的设计应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的规定。

4、监控系统的设计要求在学校主要出入口、公共走道宜设置摄像监控设备。

监控管理设备可与火灾报警系统合用控制室。

30.7.5供配电电源科学实验室的用电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应根据其重要性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科学实验工作上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分类。

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等对供电连续性要求极高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用电应按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供电;除上述所述之外的其他重要实验室用电应按一级负荷供电;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主要通道照明用电应按二级负荷供电。

城市电网电源质量不能满足用电要求时,应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相应的电源质量改善措施(如滤波、屏蔽、隔离、稳压、稳频及不间断供电等措施)。

学生活动区与教师和公共区宜分开配电。

1.对电源的各种要求用电负荷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采用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

①当采用备用电源自投入BZT或柴油发电机组应急自起动等方式仍然不能满足要求时;②当采用一般稳压稳频电源设备仍然不能满足对稳压、稳频的精度要求时;③当实验或设备需要保证顺序断电操作安全停机时;④当停电损失大于不间断电源设备购置费用和运行费用的总和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