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写作学教程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写作学教程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写作学教程期末考试复习资料1035班《基础写作》复习资料一、什么是写作学,答:写作学,是以客观存在的写作现象、人们的写作实践和实践的结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发生、发展规律、特点,和如何掌握、运用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从现代写作学的角度说,它是以主体(作者)和主体的“写”为研究中心,横向考察外物(客体)、作者(主体)、成品(载体)、读者(受体)在写作活动中的作用和动态组合过程,纵向探讨“物??感??思??文”的转化和生成规律、技法以及各类文体的特性的一门学科。

二、写作的特性答:写作的特性包括:个体创造性、实践操作性、动态综合性。

所谓个体创造性,是指写作这种特殊劳动的个体化个创造性;所谓实践操作性,是指写作既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又具有劳动操作的性质;所谓动态综合性,是指写作不仅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体现,而且这些因素是变量的、动态的、不稳定的。

三、作者的主导作用有哪几种情况,答:作者在其写作行为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有三种情况:正常的引导、良好的引导和误导。

正常引导是一种目的明确、方法得当、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引导;良好引导是一种有着正确方向、目标和灵活的思路与方法的超越常规、充分发挥了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引导;错误的引导是作者思路偏离常规,方向不明,目标不准,方法失当,陷入误区而不可自拔的一种引导。

四、作者的素养包括哪几方面,答:作者的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

修养包括:知识修养、理论修养、审美修养这三个方面。

知识修养包括:基础知识修养、专业知识修养、文体知识修养以及其他知识修养。

理论修养包括:一般理论修养和专门理论修养。

审美修养包括:审美思想修养、审美情感修养、审美趣味修养、审美创造修养。

五、作者的人格精神是指什么,答:作者的人格精神,它包括道德品质、性格、气质、能力等。

其中,意志、道德、智慧,是人格三大力量的支柱。

作者要塑造自己的人格精神,必须努力营造自己完善的心理环境和美好的人格意识,也即按照意志、道德、智慧以及真、善、美的标准塑造自己的灵魂。

因而,作者的人格精神是作者意志、道德、智慧、真善美、等品质的集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

六、简述外物在写作中的作用答:外物在写作中的作用有:外物激发写作、外物检验写作、外物制约写作。

外物激发写作是指外物激发作者的感知体验和思维活动,从而导向写作行为的发生。

客观外物是检验写作真实与否的标尺。

外物制约写作是指外物制约着写作的感知活动,制约着写作的运思过程。

七、写作的过程包括哪几个过程,答:写作过程是沿着“物—感—思—文”的轨道,由内化到意化再到外化向前发展的。

写作过程包括:感知过程、运思过程、行文过程。

八、仿“模块”现象有哪几种情况,答:仿“模块”现象包括:以事物为模本、以事件为模本、以情感为模本、以“形式”、“句式”、“写法”为模本这几种情况。

写作思维中的仿“模块”有两类:一是仿生活“模块”,二是仿成品“模块”。

九、运思的基本方式是什么,“思维的大脑神经回路说”认为,神经回路具有不同的结构方式,分别具有答: 发散、收敛、突现的功能。

因而,运思的基本方式包括:发散型运思、收敛型运思、突现型运思这三种基本方式。

十、整体运思的三条主线是什么,答:三条主线分别是:认识线—立意定体、信息线—选材取事、布局线—构架谋篇十一、思路走向的基本轨迹有哪几种,答:思路走向的基本轨迹有:生活轨迹走向、逻辑推理走向、情感发展走向、“意识流”走向这几种。

十二、写作思维的品质是指什么,答:思维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并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

它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写作思维是指整个写作过程中与写作密切相关的心理活动。

它具有的品质有:敏捷、灵活、独特、深刻。

十三、写作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答:写作的基本方法有:叙述法、描写法、抒情法、议论法、说明法十四、写作成品的构成要素是什么,答:写作成品的构成要素包括:材料、主题、结构、语言。

材料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是构成写作对象和文章内容内容的主要成分,是使文章丰满起来的血肉,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社会生活进行感知、采集以及写入成品中用以表达思想或情感的一系列事实、凭据、情理或感受和体验。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具体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或中心意思。

结构是文章的形式要素,它附属于内容要素并为内容所服务,是作者思路的具体体现。

语言是文章的细胞,是传递实用或审美信息的载体。

十五、小说的情节技巧有哪些,答:小说的情节技巧有:1、折叠与跳移 2、省略与延宕 3、意外与巧合 4、悬念与误会十六、记人散文常用什么写作方法,答:记人散文常用的写作方法有:1、人物二三事法 2、自我画像法 3、要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或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4、写人离不开事,要抓住“典型”的事对人物进行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十七、按照性质划分,可把写作成品分为哪两大类,答:按照性质划分,写作成品可以分为两大类:按照审美和实用的不同属性,可分为审美(非实用)类,即文学文体类;实用(非审美)类,即实用文体类。

十八、写作过程是一个怎样的过程,答:写作过程是沿着“物??感??思??文”的轨道,由“内化”到“意化”再到“外化”向前发展的。

“感”是写作感知,它是内化的关键;“思”是写作运思,它是意化的关键;“文”是写作行文,它是外化的关键。

感、思、文是一个整体,相互交叉、包容,又相互制约、依存和运动,它们贯穿写作的全过程。

写作过程是呈现“物??感??思??文”立体复合发展状态下的三重转化:由写作内化到写作意化再到写作外化的过程。

十九、小说依据作品篇幅和字数来分,可分为哪几类,答:小说按篇幅和字数分类可以分为:微型小说(字数在1500字左右、2000字以内)、短篇小说(2000字以上、30000字以内)、中篇小说(3万到10万字之间)、长篇小说(10万字以上)二十、常用应用体有哪些,答:常用应用体有:1、公文类 2、工作文书类 3、法律文书类 4、经济文书类5、条据文书类 6、书信文书类 7、礼仪文书类二十一、应用体的特征是什么,答:应用体的特征包括:1、内容的务实性 2、对象的特定性 3、形式的格式化4、使用的时效性二十二、散文的审美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散文的审美特征包括:1、散文的本质特征:形神两旺 2、散文的气韵特质:见情见性 3、散文的理趣美质:启心益智 4、散文的语体美质:多姿多彩二十三、诗歌的审美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诗歌的审美特征表现在:1、集中概括的抒情 2、大胆神奇的想象 3、分行排列与精炼优美的语言二十四、新闻体的特征是什么,答:新闻体的特征主要有三点:1、事实性新闻报道是以现实中新近发生的客观事实为对象,是以客观事物最新变动状态的信息为内容的,因此,客观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离开事实,新闻就不复存在。

2、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是新闻报道赖以发挥良性作用的基础和前提。

3、新鲜性新闻姓新贵鲜,新鲜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

二十五、什么是应用体、文学体、散文、小说,答:应用体:所谓应用体是指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为交流思想、沟通信息、联系交际所使用的有一定格式的文体。

文学体:文学体是写作中把情感和思想凝聚在感性的、个别的艺术形象上,让读者从中获得情感的愉悦和共鸣的审美类文体。

在中国古代,包括韵文和散文;在西方古代,包括叙事文学,抒情文学,戏剧文学;中西方自近现代以来,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散文:在西方,散文相对韵文而言,指的是不分诗行、不押韵的文章,包括小说、论文、随笔等。

在我国古代,散文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是指除韵文以外的所有散体文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

散文是一种可以充分利用各种题材,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文学表现手段,自由地展现个体风格,以抒情写意、反映社会生活为主要目的的文学文体。

散文:散文是一种以创造情境为中心,题材广泛,写法灵活自由,个性鲜明,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

(老师补充的概念)小说: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生活环境,形象、深刻、多方位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构成了完整的小说世界。

二十六、条文式计划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答:计划的结构,一般由标题、正文、署名、和日期三部分组成。

标题即计划的名称,写在第一行正中,使用字体应较正文稍大。

正文一般分为四个部分:引言、目标、措施步骤、结尾。

署名和日期在正文结尾的右下方,如标题已有单位,则署名可省略。

二十七、简报一般包括哪几部分,答:简报一般由报头、报文、和报尾三部分组成。

报头,一般占首页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上方版面,用间隔红线与报文部分隔开。

报文,即简报所刊登的文章。

报尾,在报文末后,用两条平行线框住,左侧注明报、发、送、单位或个人名称,右侧注明印发份数。

二十八、文艺评论按评论性质来分,包括哪些,答:文艺评论按性质分可分为:1、赏析型评论 2、阐释型评论 3、评判型评论4、辩驳型评论等二十九、社会评论、文艺评论的特征各是什么,答:社会评论的特征有:1、现实的针对性 2、褒贬的鲜明性 3、突出的群众性文艺评论的特征有:1、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融合 2、阐释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三十、新闻体可分为哪几类,答:新闻体可分为:消息、通讯、特写、深度报道这几类。

消息: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进行简明扼要、迅速及时的报道的一种新闻体裁。

通讯:通讯是一种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及时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情况和问题的新闻文体。

特写:新闻特写是一种“再现”新闻事件、人物或场景的形象化报道。

深度报道:深度报道不是一种独立的体裁,而是一种报道方式,它是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

三十一、消息的构成一般包括哪些,答:消息一般由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几部分构成。

消息的标题(主标题:又叫主题、正题、母题。

它是消息的核心部分,通常揭示新闻中最重要,最吸引受众的信息;副题:又叫子题、副标题。

一般用来补充、注释和说明、印证主题。

引题:又叫肩题、眉题。

一般用来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揭示意义。

)消息头(在导语之前,往往冠以“本报讯”“本台消息”“……电”的字样)导语(紧接于消息头,是以简练生动的文字介绍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揭示消息主题,并能引起读者兴趣的开头部分)主体(消息的躯干,紧接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体部分)背景(狭义上,指写作过程中涉及的人和事件发生、发展的相关历史,原因和环境,条件等方面的材料;广义上,除此之外还语、主体、结尾包括新闻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背景可独立成段,也可穿插于导之中)结尾(消息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并不是所有消息都有“单独”的结尾) 三十二、消息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哪些,答:消息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倒金字塔式 2、时间顺序式 3、对比式 4、提要式 5、问答式 6、积累兴趣式 7、散文式三十三、求职信的构成一般包括哪些,答:求职信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和落款几部分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