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航道疏浚施工管理的讨论
摘要:工程施工管理就是一种以工程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自从80年代引进到中国以后,它已在工程建设中得到普遍应用和发展,但是运用到航道疏浚施工管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尚探索、总结和完善。
本文将根据航道疏浚施工管理模式的一些变化,以及结合实际情况的运用,对航道疏浚施工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施工管理, 航道疏浚,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前言
工程施工管理的运用可以有效的利用企业的有限资源,对工程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从而达到我们利益的最大化。
现阶段工程管理应用于工程施工已较为普遍,但是还不完善,所以需要我们不断的优化进步。
而施工管理是在整个水利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不但有利于我们工程建设,而且关系到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
2施工船舶选择与辅助设备
施工船舶选择应根据合同中工程量大小,工期要求,土质情况,泥土处理方式,航道通航情况,码头营运状态,结合企业及市场上的设备情况,选择合理的挖泥船及辅助设备。
3施工技术
3.1工程施工前,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项目部将对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施工障碍物及弃土区域的布置进行详细的核对和调查,编制更详细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经单位审定批准后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
当调查结果与图纸资料不相符时,会同监理工程师协商解决。
3.2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与质量、安全交底工作,并编制更为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各单项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及质量管理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用于指导施工,并贯彻到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
3.3根据图纸和业主或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设基准资料和测量标志,进行现场坐标、高程测量,并将测量结果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核,作为施工放线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建立施工控制网,以便对整个标段的建筑物实行同精度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3.4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安排施工顺序,充分做好土方开挖等技术准备工作。
3.5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固定点资料,项目部组织对监理单位提供的工地范围内或附近有关固定控制点、水准点、水尺水位及水准点高程资料进行复测验算,若有异议,将在得到资料后的14d内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单位,共同进行核实。
3.6施工前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实地放样,放样测站点的精度应满足《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的规定。
3.7为确保疏浚开挖符合设计要求,条件允许的断面左右岸均需
布设施工控制桩和方向桩,并且互相校核;不能左右岸同时布桩的断面,选择通视良好的一侧设立控制桩、方向桩,两桩相距不得小于2.0m。
各断面的施工控制桩与方向桩与河床中心的间距宣相同。
3.8疏浚开挖前应在开挖挖槽的中心线、开口线、开挖起点、开挖止点、弯道顶点设立清晰标志。
标志采用醒目、易于区分的标杆、浮标或灯标,并能满足夜间施工要求。
4工期保证措施
4.1项目经理部按合同要求,制订周密的工期计划,实行计划动态管理网络控制,及时编制和调整计划。
以网络计划控制和指导工程进度,严格控制关键工序的工期,确保节点工期按时实现。
4.2建立严格的月、周、日工程例会及调度会议制度,及时检查进度。
4.3做好与业主单位和设计单位的协调工作,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施工干扰和技术问题,避免不必要的延误。
总结好典型项目的施工经验,提高施工效率。
4.4组织强有力的现场修理力量,当船机发生故障时,及时组织现场抢修,如难度稍大时,可请船厂直接调派技术人员到现场协助,如现场无法解决,可及时进船舶修造厂,使施工设备尽快修复,投入施工,以提高挖泥船的设备完好率。
5质量控制
5.1认真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的施工工艺、方法及标准,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前作好技术交底,对各个施工
工艺中的技术难点、重点、施工程序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做到施工人员人人心中有数。
5.2施工中认真执行“三检”,严把“五关”,发现问题及时以书面形式报监理,设计单位和业主,以求尽快解决;派专人做好施工内业资料的搜集、编号、保存、签认、发放、回收等项工作,以便于工程竣工后,文件整理工作同步结束。
5.3施工期间对挖泥船定位用的标志进行校核,在大风之后进行检查和校核,定位用的仪器符合招标文件的精度和要求,且按照规定定期检查和校核;挖泥船作业时,经常用导标和定位仪器校正船位,以保证实际的开挖位置在设计开挖范围之内,绞吸式挖泥船的定位钢桩保持在开挖段面的中心线上,摆动控制用的挖泥船经定期校验,以保证挖宽的正确性。
5.4挖槽边坡将根据设计要求,计算放坡宽度,按矩形断面开挖,若泥层较厚,分层按阶梯断面开挖使挖槽自然坍塌后,接近设计边坡;绞吸式挖泥船应根据挖泥船绞刀架性能适当放缓坡度来确定开挖起点位置。
5.5船舶在分条或分段施工时,注意条与条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后施工的地段适当与先施工的地区重叠一部分,以避免遗留和浅埂。
5.6施工期间将定期对施工用的水尺进行校核;挖泥船挖深指示
标尺和仪器,在施工前将进行校核,施工期间将根据船的吃水变化进行修正。
5.7挖泥船施工时将根据土质,泥层厚度,波浪和水流条件,挖泥产生泄漏,施工期可能出现的回淤适当增加超深,超深的大小将在施工初期通过试挖确定。
并且随时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实际资料进行修正。
5.8挖泥船挖泥时,将根据水位的变化及时调整绞刀下放深度。
水位观测和通报应正确、及时;绞吸式挖泥船开挖最下一层土时,厚度宜薄一些,且放慢横移速度,以免残留浅点。
考虑到施工期内可能出现回淤,施工时以保证工程预留回淤超深,以保证完工时挖槽符合设计质量要求的精度。
6安全保证措施
安全生产是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为做好安全工作,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谁主管,谁管安全”的原则,把抓安全工作自始至终贯穿于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中。
建立从项目经理到员工、从项目经理部到各施工船组、从专职安全员到各施工队兼职安全员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联系网络,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为依据。
建立安全规章制度,实现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并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考核性。
建立起项目经理部内部专职安全监督与内外群众监督相结合,能够保证规章制度得以严格实施并不断发现问题、监督解决问题和及时反馈的监督保障网络和制度。
7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和应急措施
7.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担任的应急机构。
7.2施工工地发生安全事故后,项目经理为总指挥,一面迅速报告,一面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7.3要注意保护现场,防止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7.4应急机构接到报告后,应根据报告内容,迅速做出反应,提出应急措施。
7.5职工发生重伤、死亡或者急性中毒事故时,应立即送往就近的救护、医疗单位抢救。
7.6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要立即切断事故点的电源,然后一面组织灭火,一面报火警。
7.7重要生产设施、物资材料被盗,应保护好现场,并通知公安部门。
8施工期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8.1开工前应与港、航监督部门研究挖泥船施工与航行和作业的船舶干扰问题,制订相互避让办法。
并且由港、航监督部门发布施工航行通告。
办理《水上、水下施工作业许可证》,加强同港、航监督部门与建设单位的联系工作,确保工程安全施工。
8.2施工船舶作业时,应按《内河规则》的要求悬挂号信、号灯,挖泥船的浮筒管线在通航水域将设置指示灯。
抛锚施工的作业船,应设立警戒锚标,指示锚缆方向和锚的位置,用明显的号型、号灯
指明可航水域和封航水域。
按规定施工作业区域作业;施工船舶的航行按拟定航线航行。
施工进度调整时与航道部门联系及时调标,确保行船及自身安全。
8.3施工船舶配备合格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救生设备,并保持设备技术状态良好。
根据施工进度及部位,调整安全防范重点工作。
船上作业应备足救生、消防设备。
临水作业必须穿救生衣。
8.4施工作业区所有施工船舶配备高频无线电话vhf一台,在规定频道上24h连续监听来往船舶动态。
所有施工作业船舶,在来船接近时禁止在航道上掉头、滞留,或抢越大船船头,在狭窄和转弯航段禁止追越。
9防台预案
9.1选择合适的港湾作为防台、防风锚泊地。
9.2建立项目部防台、防风组织机构,成立防台领导小组,按照疏浚处惯例,确定防台、防风特别组织,明确各岗位职责。
9.3制定项目部防台工作预案、防台通讯网络。
9.4落实施工船舶、设施防台港湾,规定工地船舶、设施进入防台港湾先后顺序。
9.5建立防台、防风期间值班、通讯、联络制度;洪峰期间,安排船舶工作人员24h值班,保证交通艇、锚艇、船舶主机处于正常状态,以应对突发事件。
10结束语
水利工程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件值得我们花大时间大力气去完
善的学科。
因为工程的质量永远是我们最求的最终目标,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工程质量管理的新途径,寻找更科学更合理的管理措施才能符合我们的追求,这就要求我们水利工程管理人员锲而不舍地学习、探索、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完善我们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很好地生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