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色彩的规划与设计
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精
神财富,尤其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色彩因素的使用,越来越体现出人们对精神文
明的需求。
同时,也正是因为城市化建设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色彩因素被应
用到规划设计中,它的使用也更加展现出这个城市的形象特征。
关键词: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策略
前言
所谓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色彩的总和。
城市色彩设计以城市整体环境为对象,以色彩为切入点,从宏观角度对城市及其
设计进行研究。
其目标不仅要通过色彩营造和谐优美的城市环境,同时也要通过
色彩反映城市地方的和传承传统的文化特质。
通过对城市色彩进行收集、整理、
分析,寻找各部分视觉色块之间的色彩规律,为城市色彩规划提供可用的色谱范围,以便弥补过去城市规划工作的失误,提高城市形象水平。
1 古代城市的色彩规划与设计
19世纪末20世纪初,考古研究的诸多证据表明,欧美古典建筑的表面应该
是五彩缤纷的。
1828年,德国建筑师菲尔普斯(Hermann Phleps)发现罗马人将
红砖运用在建筑上以强调建筑的色彩。
1835年,德国建筑理论家森佩尔(Gottfried Semper)指出,古希腊人将多色涂料使用在庙宇墙壁的表面。
希腊人
采用的颜料掺杂着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在岁月的冲刷中已经荡然无存,但当时人
工合成的最珍贵的色料应该是埃及蓝:外形看上去像玻璃,但质地却不相同;制
作方法是将石英砂和氧化铜倒入950度高温的溶解材料中,并使之沉淀,再根据
沉淀的程度,能分别制作出从闪光的深蓝到灰色等深浅不一的涂料。
这也就是2006年瑞典建筑学家安塔(Karin Fridell Anter)指出位于意大利西南沿海坎帕尼
亚地区(Campania)的庞贝古城曾经是绚丽多彩的重要依据之一。
学者和建筑师
们对色彩不断进行的考古研究为城市色彩的规划与设计找到了历史的根据,从而
为城市色彩的规划与设计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2 近现代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的不断实践
构成是建筑师的一项基本功,在建筑构成中色彩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由于
许多建筑师成功地将色彩运用在建筑之中,因此就出现了一批善于用光用色的建
筑色彩师或色彩建筑师,如勒•柯布西埃、路易斯康、安藤、路易斯•巴拉甘等。
现今,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大大丰富了建筑色彩
的表现力,尤其是轻金属材料、有色玻璃、透明及闪光塑料的人工着色的运用,
更加推进了建筑色彩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莱戈雷塔(gorreta)独树
一帜的将本土文化运用到建筑设计之中,其作品根植于墨西哥,却获得了国际性
的赞誉。
墨西哥城外的雷夫梅广场经莱戈雷塔的精心设计后别具一格,其用色华
丽浓艳,多元的艺术处理手段将色彩与造型有机结合,仔细推敲细部就可以理解
设计者的匠心,手法细腻,干净利落,给人以脱俗的印象(见图1)。
图1 雷夫梅广场(R .Lagorreta)
3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原则
3.1 自然美的原则
人类的色彩美感来自其“自然向人生成”的历史进程中,来自大自然对人的陶冶。
自然的原生色是最易于接受的,甚至是最美的。
因此,城市的色彩永远不能
与大自然争美,而要尽量保护,突出自然色,特别是树木、草地、河流、大海、
甚至岩石的自然色。
3.2 与自然环境和谐原则
和谐是色彩运用的核心原则,也是城市色彩的核心原则。
和谐是要求城市色
彩在变化中、差异中的统一或协调。
城市色彩的协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人
工色与自然色或与城市自然环境色彩的协调; 二是指人工色与自然色或与城市建
筑环境色的协调。
3.3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原则
城市色彩一旦有历史积淀形成,便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并在不断诉说着城
市历史文化。
因此,历史文化名城为了延续历史文脉应尽量保持其传统色调,以
显示其历史文化的真实性。
如果城市原有风貌已被破坏,至少要在历史建筑、文
化古迹周边的建筑,其色调与古建筑相一致。
3.4 城市功能区分原则
如同人的服饰要服从人的身份一样,城市色彩要服从城市的功能。
一座商业
城市与一座旅游城市,其色彩自然应该有所区别,一座大城市与一座小城市其色
彩原则也应有所区别。
从城市区域划分来说,城市行政中心,一般都比较凝重一些,色彩应偏于冷色; 商业区的色彩,可以活泼一些,商业气息浓一些,色彩可
大胆选用暖色; 居住区的色彩,应素雅一些,可以是比较柔和的复合色系。
3.5 城市色彩构成和谐原则
和谐是色彩运用的核心原则,也是城市色彩的核心原则。
这里的色彩包括所
有城市色的构成因素: 自然的、人工的; 固定的、流动的; 永久的、临时的等等。
这里的和谐,是要求城市色彩在变化中、差异中的实现统一或协调。
4安庆某起步区色彩控制规划导则
4.1整体色彩定位
起步区的地块功能主要有五类,行政办公区地块与休闲商业区地块是全区的
中心与设计高潮,此区块人工水景、广场与自然水系和山体交相呼应。
结合前期
理论分析及现场实地调研,综合各方面考虑,我们建议起步区的主色调为:白色
+橙、黄、灰三色,即在清新明快的白色系上根据建筑的功能特征,颜色适当偏
橙或黄或灰的暖色调,其分区色彩定位为行政办公区以白色和灰黄为主、文化商
业区以白色和橙灰为主、居住区以白色和黄灰为主,科教区则以白色和灰色为主。
每栋建筑色彩规划都应与其功能、造型和周边环境相适应,单栋建筑的基调色应
与所处地块的主色彩和谐一致。
4.2分区规划与色谱定位
行政办公区:行政办公区以建成的宜秀区行政办公楼为参照,结合周边环境
及整体功能定位,根据材质、体块组合色彩,考虑特定人群使用需求,主色调采
用暖灰等明度较高色调,给人以庄重、严肃、高效以及廉洁的感官体验,并具有
一定的标志性。
行政建筑立面强调整体性,主楼立面采用一种或两种主色调,用
点缀色来营造建筑细部和特征,点缀色的用色面积控制在10%以内。
建议行政办
公建筑材料采用玻璃幕墙、金属铝板和石材贴面为主,局部采用砖贴面方式,以
突显办公建筑的品质。
另外可以采用厚重的“台基”体现庄重感。
休闲商业区:商业区采用与政务大楼颜色相近的色彩,以冷暖的手法予以柔和。
冷色为主,呈现出高贵和现代的气息;暖色为辅,带给人热情奔放之感,烘
托出商业氛围。
结合考虑多种因素,建议商业建筑以干挂石材或贴面砖为主,玻
璃幕墙、钢结构、膜结构点缀其间,商住楼也应采用石材或面砖贴面,风格统一。
文化教育区:文化教育区是城市居民学习、求知的主要场所,墙面色调应采
用冷色调为主,辅以局部暖色调,给人以冷静、平和、严肃的感官体验,并具有
一定的标志性。
教学楼局部部分可以采用色彩搭配点缀的手法提升立面的视觉效
果与整体美感。
建议文化教育区建筑材料采用金属铝板和石材贴面为主,以突显
文教建筑的稳重感。
局部采用砖贴面、涂料和玻璃幕墙的方式,尤其是玻璃幕墙
可以增加教学楼的采光度,节约能源。
市民居住区:住宅区色彩应淡雅、洁丽,给人以舒适、亲切、温馨、宁静的
感官体验,并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基本色调以暖色调为主。
起步区住宅区紧邻
城市中心,考虑到今后周边商业服务设施及其配套色彩繁多,尽量采用高明度或
低彩度的色彩来营造安静的氛围。
住宅采用分段式立面,每段采用不同的材质,
底座为显现出建筑稳定感,宜采用石材贴面,墙身则采用砖贴面和涂料相间的形式。
具体间隔方式可采用竖向分层设置或横向间隔与竖向相穿插的方式组合运用。
结束语
城市色彩直观地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文化底蕴和整体风貌,是城市
特色与品位的重要标志。
在色彩主旋律的引导下,彰显城市特色,延续历史文脉,使城市色彩向有序化、特色化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多元和谐的现代
化城市新形象。
参考文献
[1]刘辉,王爽.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色彩因素探析[J] .房地产导刊,2014(02):23.
[2]罗云姣,刘青松,杨爱等.城市形象建设中的建筑色彩规划技术探讨——以昆明市
北京路为例[J].规划师,2011,27(12):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