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定型组合钢模板施工工艺标准

定型组合钢模板施工工艺标准

定型组合钢模板施工工艺标准
FHE C-QH-21-1-2007
1 适用范围
定型组合钢模板系按模数制设计,钢模板经专用设备压轧成型,具有完整的配套使用的通用配件,能组合拼装成不同尺寸的板面和整体穆架,利于现场机械化施工。

适用于一般构筑物的现浇混凝土工程和预制混凝土构件。

2 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
2.0.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0—2000)。

2.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2.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 50214—2001)
3 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3.1.1 模板工程施工前,应根据结构施工图、施工平面图及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
等现场条件,编制模板工程施工设计,并列入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

3.1.2模板工程施工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绘制配板设计图、连接件和支撑系统布置图、细部结构和异型模板详图及特殊部位详图。

2)根据结构构造形式和施工条件确定模板荷灾,对模板和支撑系统做力学验算。

3)编制钢模板与配件的规格、品种、数量明细表。

4)制定技术及安全措施,包括模板结构安装及拆除的程序,特殊部位、预埋件、预留孔的处理方法,必要的加热、保温措施,安全措施等。

5)编写模板工程施工说明书,制定钢模板及配件周转使用方式与计划。

6)施工放样:对于在基础混凝土上安装的侧面模板应放出立模边线以及距离模板边线5~20cm的控制线,该控制线用来控制模板的安装位置,并与模板边线平行。

对于在支架上搭设的底模,模板边线应放置于方木或其他固定牢固的材料上。

3.1.3 施工作业人员要求
由工长或现场技术人员对模板安装工人进行全面的二级技术交底,并对其进行培训,做到熟练掌握模板的拼接、临时支撑以及模板的拆除等工序。

3.2 材料准备
3.2.1 现场使用的模板及配件应按规格的数量逐项清点和检查,未经修复的部件
不得使用。

3.2.2 采用预组装模板施工时,模板的预组装应在组装平台或经平整处理过的场地上进行。

组装完毕后应予编号,并按表3.2.2的组装质量表针逐块检验合格后进行试吊。

试吊完毕后进行复查,检查配件的数量、位置和紧固情况。

表3.2.2 钢模板施工组装质量标准(mm)
3.2.3 经检查合格的组装模板,应按照安装程序进行堆放和装车倒运。

平行叠放时应稳当妥帖,并面碰撞,每层之间应加垫木,模板与垫木均应上下对齐,底层模板应垫离地面不小于10cm;立放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倾倒并保证稳定。

平装运输时,应整堆捆紧,防止摇晃摩擦。

3.2.4 钢模板安装前,应涂刷脱模剂,严禁在模板上涂刷废机油。

3.2.5模板安装前还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应将支撑的地面事先整平夯实,根据地面情况做好排水和防水工作。

2)竖向模板的安装底面应平整坚实,清理干净,并采用可靠的定位措施,必要时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预埋支撑锚固件。

3.3 机械设备准备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配备必要的吊装设备和倒运设备。

4 组合钢模板安装工艺要求
4.0.1 现场安装组合钢模板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按配板图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拼装,保证模板系统的整体稳定。

2)配件必须装插牢固,支柱和斜撑下的支撑面应平整垫实,并有足够的受压面
积,支撑件应着力于外钢楞。

3)预埋件与预留孔洞必须位置准确,安设牢固。

4)基础模板必须支拉牢固,防止变形,测模斜撑的底部应加垫木。

5)预组装模板吊装就位后,下端应垫平,紧靠定位基准,两测模板均应利用斜撑调整和固定其垂直度。

4.0.2 现场安装组合钢模板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同一条拼缝上的U形卡不宜向同一方卡紧。

2)混凝土构筑物两测模板的对拉螺栓孔应平直相对,穿插螺栓时不得斜拉硬顶。

钻孔应采用机具,严禁用电、气焊灼孔。

3)钢楞宜取用整根杆件,接头应错开设置,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4.0.3 对于模板安装的起拱,支模的方法,焊接钢筋骨架的安装、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预组装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以及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等事项均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相应规定办法。

4.0.4曲面结构可用双曲可调模板,采用平面模板组装时,应使模板面与设计曲面的最大差值不超过设计的允许值。

4.0.5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设置模板定位导墙→固定面板纵横肋→设置模板定位肋→模板安装
→安装对拉螺栓、安放支撑系统→验收。

4.0.6 现场拆除组合钢模板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拆除模板的时间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相应规定办理。

2)拆除前应制定拆除程序、拆除方法和安全措施。

3)先拆除侧面模板,再拆除承重模板。

4)组合大模板宜大块整体拆除。

4.0.7 支撑件和连接件应逐件拆卸,模板应逐块拆卸传递,拆除时不得损伤模板和混凝土。

4.0.8 拆下的模板和配件均应分类堆放整齐,附件应放在工具箱内。

5 检查验收及质量标准
5.0.1 组合钢模板安装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检查内容如下:
1)组合钢模板的布局和施工顺序。

2)连接件、支撑件的规格、质量和紧固情况。

3)支撑着力点和模板结构整体稳定性。

4)模板轴线位置和标志。

5)竖向模板的垂直度和横向模板的侧向弯曲度。

6)模板的拼缝宽度和高低差。

7)预埋件和预留孔的规格数量及固定情况。

5.0.2 整体式结构模板安装的质量检查,除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外,尚应检查下列内容:
1)扣件规格与对拉螺栓、钢楞的配套和紧固情况。

2)支柱、斜撑的数量和着力点。

3)对拉螺栓、钢楞与支柱的间距。

4)各种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固定情况。

5)模板结构的整体稳定。

5.0.3 脱模剂必须涂刷均匀。

涂敷脱模剂后的模板不能长时间放置,以防雨淋或落上灰尘,影响脱模效果。

5.0.4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高程、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确保施工中模板不变形、不错位、不胀模,接缝部位严密,不漏浆。

有关人员签字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

5.0.5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在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表5.0.5的规定。

表5.0.5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6 成品保护
6.0.1 采用预组装模板施工时,经检查合格后的模板,应按照安装顺序进行堆放或装车运输。

重叠平放时,每层之间应加垫木,模板与垫木均应上下对齐,底层模板应垫离地面不小于10cm。

地面应平整坚实,有排水措施。

6.0.2运输模板时避免碰撞,防止倾倒。

应采取措施,保证稳固。

装卸模板和配件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掷,并应防止碰撞损坏。

7 质量记录
7.0.1 模板工程的施工设计或有关模板排列图和支撑系统布置图。

7.0.2 模板工程质量检查记录及验收记录。

7.0.3 模板工程支模的重大问题及处理记录。

8 安全、环保措施
8.1 安全措施
8.1.1 模板拼装应搭设工作平台,模板安装、拆除时应搭设爬梯或脚手架。

临时性的爬梯、脚手板、脚手架等均应搭设牢固,在模板边缘施工时要设护栏和安全网,以防摔人。

8.1.2 施工现场的电工必须持证上岗。

电锯、手持式电钻等带电工具应采取用电安全措施,安装漏电保护器等。

8.1.3 吊车在吊运模板时,吊车位置处地基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

吊装模板时应有专人指挥,吊装工要经过培训,并有操作证。

模板在吊装就位或落地时,要防止摇晃碰人或碰坏墙体。

8.1.4模板吊运就位后必须采取临时固定措施,防止倾倒伤人。

吊运模板时,指挥和操作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8.2 环保措施
定型组合钢模板施工工艺
8.2.1施工现场不得将废模板油倾倒到地面,要指定专人定时清理废弃的海绵、胶条等。

8.2.2 工程完工后,应恢复原地形、地貌、做好防排水工作,确保不发生水土流失。

执笔:李中伏
审定:闫洪河
页脚内容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