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安全生产例会制度范本

公司安全生产例会制度范本

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1、目的及适用范围:
1.1 为协调和部署公司安全、消防治理工作,保证公司各项生产、消防、治安、交通、计算机信息等的安全治理工作得到顺利落实,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安全会议的治理。

2、会议形式及频次:
2.1 安全会议包括: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安全专题工作会议和安全例会等。

2.2 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公司安全例会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专题工作会议依照公司安全工作需要召开。

2.3参加会议人员:
2.3.1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
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行政部负责会议的会务工作;
参加会议人员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体成员。

2.3.2 安全例会
由主管安全的副总经理主持,行政部负责会务工作;
参加会议人员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各车间、部门要紧负责人,兼职安全员。

2.3.3 安全专题会议
由安全/节能环保部经理主持,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会议的会务工作,参加会议人员为有关领导、各职能部门领导、生产车间负责人、安全生产治理人员等。

3、安全会议的要紧内容
3.1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的要紧内容
3.1.1 听取近期公司安全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3.1.2 研究公司重大安全治理事项,并做出决策;
3.1.3 听取事故和重大隐患情况汇报,决定处置方案;
1
3.1.4 总结前段安全工作,研究确定下一步安全工作打算、任务和标。

3.2 安全例会的要紧内容
3.2.1 传达上级和公司各项生产、消防、治安、交通、计算机信息等方面安全治理工作的文件、指示、通报、通知等;
3.2.2 依照上级的要求进行工作布置;
3.2.3 落实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和专题工作会议精神,听取、检查上月例会布置工作的完成情况;
3.2.4 公布有关安全生产工作信息,交流安全工作经验;学习有关安全专业知识;
3.2.5 分析、通报公司及各单位上月安全生产治理状况;
3.2.6 布置、安排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任务;
3.2.7 检查隐患整改情况,提出对事故、隐患的进一步整改意见;
3.2.8 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消防、治安、交通、计算机信息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3.3 安全专题工作会议要紧内容
3.3.1 传达上级和公司有关安全工作的指导精神,并进行工作布
置;
3.3.2 听取有关安全治理工作、事故和重大隐患情况汇报;
3.3.3 专题研究安全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解决措施;
3.3.4 安全工作时期性安排、布置、总结和奖惩等。

4、记录
各类安全会议应做好会议记录和参会人员签到表并保存,必要时应形成会议纪要,分发到相关部门。

2
安全生产检查及隐患排查制度
1、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我公司的安全治理,识不危害因素,及时操纵、消除事故隐患,落实安全措施,保证公司财产安全和职员的人身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任务与要求:
2.1 差不多任务:发觉和查明各种危险和事故隐患并督促整改;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2.2 安全检查活动,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内容和具体打算,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检查表》。

2.3安全检查人员有权制止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有权对检查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3、安全检查人员职责:
3.1按相关安全检查的要求,做好检查的预备工作;
3.2按时参加安全检查预备会,服从检查组负责人的安排;
3.3按分工做好分管的检查工作;
3.4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要求认真检查,对发觉的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认真记录,对违章行为及时制止;
3.5对检查结果按要求及时归纳整理;
3.6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安全检查再报告制度。

再报告后,主管领导未办理,则主管领导负全责。

如未实行再报告,则报告人对此负责。

3.6按有关规定及时做好安全检查情况的处理工作;
3.7做好其他相关工作。

4、安全检查的内容:
4.1 安全治理检查
4.1.1 检查安全记录、台帐的填写情况;
4.1.2 检查各项治理制度、安全基础工作落实情况;
4.1.3 检查操作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安全知识的教育情况。

3
4.2 现场安全检查
4.2.1 按照工艺、设备、储运、电气、消防、仪表、检维修、工
业卫生等专业的标准、
规范和制度要求,检查生产、施工现场;
4.2.2 检查职员各项安全生产纪律、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4.2.3 检查生产、检修、施工等直接作业环节的各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4.2.4检查安全标识、危害告知、各类设备设施的防护、作业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
4.2.5 配合检查岗位操作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

5、安全检查的形式:
5.1 综合安全检查
5.1.1 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为重点,各专业共同参与;
5.1.2 公司每月不小于一次,车间每周不小于二次;
5.1.3公司综合安全检查由主管安全的副总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进行,车间由车间主任组织本车间相关人员参加。

5.2 日常安全检查
5.2.1 生产岗位操作人员认真履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进行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
5.2.2 工艺、设备、安全等专业技术人员依照本专业特点,进行经常性检查;
5.2.3 各级安全生产治理人员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深入生产现场特不是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进行安全检查。

5.3专项安全检查
5.3.1季节性安全检查
5.3.1.1季节性检查是依照各季节特点开展的专项检查。

春季以
防雷、防静电、防解冻跑漏为重点;夏季以防暑降温、防雷电、防倒塌、防食物中毒、防洪防汛为重点;秋季以防火、防冻保温为重点;冬季以防火、防爆、防中毒、防冻、防滑为重点;
5.3.1.2季节性检查由安全环保部或有关职能部门组织进行。

4
5.3.2 节假日安全检查
5.3.2.1节假日安全检查要紧是节前对安全、保卫、消防、机械设备、安全设备设施、备品备件等进行的检查,特不是要对值班干部、值班检维修人员安排和原辅料、备品备件、应急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5.3.2.2由相关职能部门组织进行。

5.3.3 专业性安全检查
5.3.3.1要紧是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安全设备设施、监测仪器、运输车辆、防火防爆等进行的专业性检查;
5.3.3.2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各自专业治理范围内的检查。

6、隐患治理:
6.1对检查中发觉的问题和事故隐患必须经被检单位确认,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检查部门应督促隐患的整改;
6.2各部门必须在《隐患整改通知书》规定的期限内完成隐患的整改并按要求回复;对一时无法整改的隐患,应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并以书面形式上报有关部门;
6.3关于涉及面较广,整改时刻较长,投入资金较多的事故隐患应成立事故隐患整改项目组,建立治理方案进行整改。

整改完毕
后,安全环保部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进行验收;
6.4各级检查组织和人员在检查中发觉的问题要认真记录,并对隐患的整改情况登记建档,在下次检查中进行复检确认;安全环保部每周汇总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制作隐患排查治理统计表,于每周五向乡镇安监站报送。

6.5重大事故隐患治理
6.5.1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通过一定时刻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阻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6.5.2公司应对事故隐患进行评估,经评估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应制定治理方案,并由企业要紧负责人签字,向乡镇(街道)、开发区安监站报送的同时报县安监局。

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缘故;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隐患
5
的治理方案。

6.5.3确认为重大事故隐患的,应制定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内容包括: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6.5.4重特大事故隐患治理完毕,由综合部报县安全生产监督治理局,由相关部门进行验收。

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