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精深加工项目建议书XXXX工业园区年产1千吨中药饮片精深加工项目项目建议书二O一一年五月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概况1.1.1 基本情况项目名称:XXXX工业园区年产1千吨中药饮片精深加工项目项目建设地点:甘肃XXXX工业园区建设规模:4000亩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1000吨中药饮片精深加工项目投资:总投资2000万元,争取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投入300万元,银行贷款500万元,自筹1200万元。
1.1.2 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范围: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及中药饮片精深加工1.2 项目建设依据我市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万亩,其中凉州区1.2万亩,而中药饮片开发和深加工滞后,直接制约了中药材种植效益的提高,为此,新建中药饮片精深加工项目,由单纯中药饮片医疗配方加工型转化为“公司+基地+农户”型,即市场连公司带基地的发展模式,以产销标准化药材为目标,外拉市场内连企业,以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经营方式,开创中药材新的经营领域和发展空间。
以企业集中开发生产带动农林特产业化的发展,延伸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可扶持性,已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
1.3 项目概况1.3.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项目建设充分利用了XX中药材资源优势,有利于种植结构的调整。
XX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南靠祁连山,农业种植有着良好的自然优势,适应各种植物生长的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水源丰富、气候凉爽、光照充足、土壤疏松,而适合中药材种植的荒山荒坡、沙化土壤地域辽阔,但长期以来,由于中药产业化发展滞后,种植结构单一,农民收入较低,同时也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了增加农民收入,结合本地实际,利用当地周边自然优势,成功地利用荒山荒坡、固沙防风、优化生态环境、改变沙化土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现农业可扶持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提出了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及中药饮片精深加工,以治理保护生态的方式,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化道路,以发展企业自身的经济增长点,也给农民找到了一条致富途径,为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后劲、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2 建设规模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4000亩,新扩建年加工生产1000吨的中药饮片加工厂生产线一条。
1.3.3 资金1.3.3.1 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主要构成如下:需投入资金400万进行基地建设,种苗投入等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技术引进、改造;新建加工厂房建设费用需500万元;中药材种植、收购流动资金需1100万元。
1.3.3.2 资金筹措企业自筹1200万元,争取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投入300万元,银行贷款500万元。
1.3.4 效益种植:4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可给农民带来收入500万元,农民平均纯收入1000元。
加工:年精深加工1000吨中药饮片加工厂,销售收入达6000万元,年实现利税510万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可观。
1.3.5 技术将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真空抽氧包装技术进行中药食用药膳系列精品的包装加工,中药饮片系列将以国家GMP质量标准加工生产,产品具有纯度高、无污染、附加值高的特点进行中药材的深加工。
1.3.6 市场近几年来北美地区中草药市场十分活跃,药膳系列精品更是作为食品或营养补充剂,尤其是发达国家选择使用中草药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潮流。
1.3.9 管理建立机构,加强领导,由甘肃XXXX工业园区管委会、XX市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直接负责规划、设计、实施。
严格资金管理,实行专款专用。
1.3.10 背景1.3.10.1 政策背景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若干意见》和甘肃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中明确把优质中药材生产和加工作为带动农民增收的十大产业之一,XX 市委、凉州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民勤及张义镇中药材种植和加工标准化建设基地,把中药材培育成张义、民勤的主导产业。
1.3.10.2 项目背景(1)环境生态条件适宜中药材当归、黄芪、甘草、锁阳、肉苁蓉等品种的生产。
(2)中药材加工企业和交易市场初具规模。
(3)药农已有一定的栽培经验,种植规模发展较快。
(4)中药材产值高、品质优,经济效益好,开发势头强。
(5)有一定的内外销渠道。
1.3.11 评价1.3.11.1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投资政策、行业发展方向和西部大开发的要求。
1.3.11.2 项目的各项条件已具备,产品有广阔的市场。
1.3.11.3 项目经济效益较好,抗风险能力较强。
根据以上的综合分析,该项目可行。
第二章背景2.1 项目建设的意义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健全,农业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
但一些农副产品由于品质不高卖不上好价,一方面未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阻碍了农民脱贫致富,影响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现实表明,要有效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较好地解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企业增效等问题,就必须依靠信息与科学技术。
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农业专家通过分析认为,我国农副产品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竞争力。
因此“调结构、扬优势、建基地、壮支柱、促经济”已成为人们发展农业的新举措。
然而由于技术、信息不灵等原因,农民容易陷入盲目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为了切实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支持,我们决定在XX地区建立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积极引导农民走科学、信息路去调整产品结构,从而达到农业增效,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的目的。
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实现良好的品牌效应。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市场发展的需要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主要农副产品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求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
大量农产品品种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不高、效益偏低等问题日益突出。
优质农产品相对不足,一般农产品销售不畅的现状直接造成农民增收困难。
加之缺乏统一的技术支持和科学管理,从而制约了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
中药材种植和加工市场的发展是丰富人民生活内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该项目的实施能为中药材市场的良好发展和创绿色无公害化品牌效益做出贡献。
2.2.2 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要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结构调整是关键。
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作物品种单一,直接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
主要原因就是没有龙头企业的带动,没有真正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而是进入了“效益――失管――产量低、品质差――初加工――效益衰”的不良循环轨道。
由于过去的生产目标仅限于增加社会的农产品供应量,对产品的加工、销售、增值等考虑较少,这与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差距大,出现了产、加、销不配套,农、工、贸相脱节的问题,既影响了产品效益的提高,又影响了农民增收,进而影响了基地的巩固和发展。
2.2.3 优化生态环境的需要对XX地区的干旱山区重点发展以中药材为主种植生产与加工,实现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2.2.4 增加农民收的需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农民增收,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客观要求。
为了实现“优粮调结构,增收奔小康”的农村工作新目标,因地制宜,积极发展XX的优势产业――中药饮片精深加工,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
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3.1 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再造河西”工程宏伟目标,为建设干旱山区生态工程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党的十六大把发展农林事业、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可扶持发展和中华民族生存及发展的长远大计摆上了重要位置,特别是随着全国建设战略重点西移和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实施,生态建设已成当务之急。
2.3.2 XX及周边干旱山区,加强以农田建设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为建设标准化绿色基地奠定了基础。
国家计划在河西走廊一带组织实施“沃土工程”,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稳定性高产基本农田。
实施地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历史悠久,利用西部的自然优势,逐步建成市场需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2.3.3 XX及周边积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为干旱山区脱贫致富提出了新的任务。
当归、黄芪、锁阳、肉苁蓉是耐旱作物。
西部地区旱地面积占该工耕地总面积的81%。
干旱缺水和水资源利用不科学,是制约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和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
应把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作为振兴西部地区农业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积极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力争到2006年把XX市成为在西部地区建设500个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
第三章XX市基本情况和项目概况3.1 XX概况XX,这颗丝路明珠,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地处亚欧大陆桥的咽喉,位置是兰新线与西兰线的交汇点,处于兰州、西宁、银川经济发展三角形的中心位置的经济中心地,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东部,所辖三县一区民勤、天祝、古浪,全市总人口186万,是甘肃省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是天马国际旅游标志之都,西北的交通要塞,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
3.2 项目概况中药不仅能治病,还能健身。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绿色革命”的到来,人们崇尚自然,公众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天然药物倍受青睐。
当归、黄芪、锁阳、肉苁蓉是一种补药,在中药的配方中用途十分广泛,经过深加工可制成各种保健品.营养品.美容化妆品.饮料.食品以及新产品开发等。
当归、甘草、锁阳、肉苁蓉,喜高寒凉爽气候,甘肃在海拔2000米以上,宜选择高寒潮湿山区土地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货土壤栽培。
黄芪喜凉爽气候,耐寒耐旱,怕热.栽培地块的土质以土层深厚,富含腐质透水力强的中性和微碱性的砂质土壤为宜。
甘草、锁阳、肉苁蓉适应于民勤县及周边沙质土壤生长。
当归、黄芪的适应在张义镇及周边乡镇生产,并且种植的药材个头大,色泽鲜,品质优,均符合GAP的标准,在市场上价格优、经济效益好,通过深加工附加值更高,增值空间大,是山区农民实现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
中药材从市场发展看,需要规模化,区域化、才能带出产业化。
有规模才会有效益,我们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要把中药材做大、做强、做优、促进中药材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市场预测、建设目标及规模4.1 市场预测4.1.1 国际市场预测随着人类对回归大自然的需求,天然动植物药,特别是我国天然中草药及中医药越来越引起世界医药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全世界12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机构,中医药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使中医药走向世界,创造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特别在发达国家,像北美地区的中药市场十分活跃,大部分的中草药作为食品或营养补充剂出售,选择使用植物药已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据美国《预防》杂志报道,美国已有三分之一的人群用中草药治病或健身,平均每人每年花费94美元,销售量达60亿美元;加拿大目前约有二分之一的人服用,天然保健品,年销售量达13亿美元;英国有三分之一服用中草药,中草药被世界人民倍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