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观看甲午甲午心得体会

观看甲午甲午心得体会

观看甲午甲午心得体会
篇一:甲午甲午纪录片观后感
纪录片《甲午甲午》观后感
看完了《甲午甲午》这悲怆的纪录片,心中若有所思。

甲午战争,一段国人难以抹去的屈辱史,应该被永远铭记,提醒着炎黄子孙“勿忘国耻”。

同时,这也激励着我们要艰苦奋斗,不断进取,因为“落后就要挨打”。

记录片分为四集,分别为“角力东北亚”、“不宣而战”、“龙旗飘落”和“悲歌涅槃”。

每一集的内容都给人深深的印象和深刻的反思。

从1894年到XX年,整整120年。

时光又度过了两个甲子,物是人非,中国早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大清国。

可能现在我们的国家进步了,很多方面都已经赶了上去大家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但是人们的思想却越来越麻痹。

在黄海海战中,花费大量资金建立的北洋舰队,为什么在小小日本的攻击下,败得如此之惨?为什么日本敢于来挑战?第一,当时大量的军用费用,被挪用来建造颐和园,官场贪污腐败,致使建立起来的舰队,一日不如一日,最终连打仗用的经费都没有,打仗的弹药都拿不出来;第二,战前准备不足,对可能发生的战争没有预见性,直到战争开始了,才开始想到要准备弹药,而作战用的战船,却还在为慈禧太后运送新鲜的水果;第三,军队纪律的松散,日本见到
我们舰队上晾晒着衣物,由此断定军队松散,更坚定了他们作战的信念和打赢的信心;第四,避战求和的心态,战事并不是没有转机,只是统治者放弃了,他们不敢战,只为守护他们那一点的安逸。

甲午战争的失败表面上是清政府腐败无能、军队装备乱、训练水平低下战斗力弱。

归结到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国民思想的麻痹。

在甲午战争中,中方不仅败,还败得如此之彻底,让世界瞠目结舌。

而正是从甲午战争开始,日本一步步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中国,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帝国,一直是世界的主宰,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然而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到了清王朝晚期,腐朽的制度麻痹了统治者们的双眼,贪图自身的享乐,缺乏忧患意识。

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政府腐败,制度落后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官员贪图奢靡,挪用军费是失败的主要原因;避战求和,以求自保是失败的内在原因??片中对失败原因的总结,无一不暴露初清王朝的弊端。

从历史中,我们要学到三点教训:
一是落后就要挨打。

当时的大清朝处在一个封闭状态,自以为自己的强大,不顾世界的发展,一味的固步自封,一味的想过安逸的生活,没有一个前进的思想,只能落得“挨打”的后果。

二是我们要吸取教训,加强作风整改,确保军队作风
正派,官兵思想积极向上,素质能力不断提高,军队要有军队的样子,军队作战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是我们要发展我们的经济,民富则国强,加强国防建设,强军则兴国,搞好文化建设,团结统一,一致对外,只有团结一致的中华民族才是那个强敌都不敢轻视的中国。

虽然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了,但其帝国主义的扩张侵略野心并没有完全消失,甚至在最近有了死灰复燃的迹象。

如果我们经常翻阅报纸就会发现,日本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妄图谋取更多的政治和军事实力,与邻国频有各方面的摩擦。

与中国的钓鱼岛之争,与俄罗斯的北方四岛之争,与韩国的竹岛之争,再次证实了日本的狼子野心。

跟令人担忧的是,日本近来想要修改和平宪法,篡改历史,企图发展军事力量以谋求更大的区域及全球影响力。

这些现象,我们千万不能忽视。

都说少年强则国强,作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我们,更要时时刻刻关注国家大事,更要拿出保卫国家的气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于作为新时代祖国希望的我们?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危机感,以献身国防的使命感,以保家卫国的主人翁意识,以重拾山河看今朝的气魄,去完成我们的学习、训练、生活,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去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
甲午甲午,一声气壮山河的咆哮,应时时刻刻回荡在我们脑海中。

甲午甲午,一段国家的屈辱史,永远不应该被
遗忘。

篇二:甲午甲午观后感
《甲午!甲午!》观后(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观看甲午甲午心得体会)感
看完《甲午!甲午!》这部纪录片后,一幕幕令人动容的画面、一句句扣人心弦的话、一段段不堪的往事,让我们再一次回顾了甲午大海战,再一次回首了那段不堪的历史,让我们再次感受那个时代的耻辱,给我们敲响了“勿忘国耻”的警钟,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

一、昔日的大清朝
当年在李鸿章急力上书,推荐政府建立船政学堂,学堂成立后,由洋人授课讲学,邓世昌等一批学生,带着强国之梦,进入学堂。

之后进入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留学期间同样有一批日本留学生,带着同样的强国志。

但是,当时的光绪皇帝立志变法强国,可慈禧才是正真的统治者,而当时的日本却加速进行“明治维新”。

这些表现的是中日两国统治者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也是由此看出,当时中国统治者是多么的腐朽。

最终,在日本的坚船利炮之下,外向厉害的大清舰队,不堪一击,更是没有斗志的逃跑。

二、大战的失败
花费大量资金建立的舰队,为什么在小小日本的攻击下,败得如此之惨?为什么日本敢于来挑战?第一,当时大
量的军用费用,被挪用来建造颐和园,官场贪污腐败,致使建立起来的舰队,一日不如一日,最终连打仗用的经费都没有,打仗的弹药都拿不出来;第二,战前准备不足,对可能发生的战争没有预见性,直到战争开始了,才开始想到要准备弹药,而作战用的战船,却还
在为慈禧太后运送新鲜的水果;第三,军队纪律的松散,日本见到我们舰队上晾晒着衣物,由此断定军队松散,更坚定了他们作战的信念和打赢的信心;第四,避战求和的心态,战事并不是没有转机,只是统治者放弃了,他们不敢战,只为守护他们那一点的安逸。

三、感受和教训
一是落后就要挨打。

当时的大清朝处在一个封闭状态,自以为自己的强大,不顾世界的发展,一味的固步自封,一味的想过安逸的生活,没有一个前进的思想,只能落得“挨打”的后果。

二是我们要吸取教训,加强作风整改,确保军队作风正派,官兵思想积极向上,素质能力不断提高,军队要有军队的样子,军队作战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是我们要发展我们的经济,民富则国强,加强国防建设,强军则兴国,搞好文化建设,团结统一,一致对外,只有团结一致的中华民族才是那个强敌都不敢轻视的中国。

四是毛主席说过,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学习战争,有必
要通过一场可控的战争来推动军队乃至更高层次的改革。

近期,钓鱼岛争端右起,但是我们已经不是100多年前的腐朽没落的中国,可以直起腰板坚决捍卫我们领土的主权。

我们一直坚持刚柔并济的外交政策充分体现了一个大国的风度和情操,爱好和平,但是我们并不畏惧战争,如果必须通过战争获得和平和尊严,新时代的我们一样会用生命来保卫我们的祖国和人
民。

篇三:《甲午甲午》观后感
落后就要挨打
——观《甲午甲午》有感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录制的《甲午甲午》纪录片叙述了甲午中日战争前后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对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和一系列重要战役作了客观的叙述和分析。

那一段历史的沉重固然会让每一个爱国志士感到悲痛,但作为一个大学生,作为一名国防生,我想更应该化悲痛为动力,化为我们努力拼搏、报效国家的动力,化为每一个中华儿女前行的动力,化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动力。

一、悲历史之痛
日本不遵守条约,以一些无理借口悍然发动战争,并且在战争过程中残忍杀害没有战斗力的中国平民,进行大屠杀,生命的逝去、尊严的沦落让我悲痛,残暴自私的侵略者
应当受到苛责。

同时,也清醒着,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腐败落后才导致了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导致了国民思想的落后,导致中国成了战争的失败方,成了割地赔款的一方,成了挨打的一方。

长期的闭关锁国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导致了国民思想的封建落后。

当日本正举国上下准备发动战争的时候,天朝大国的思想却还深深扎根在许许多多的官员心里,导致了这些官员缺乏远见性,对国际形势的关注不够。

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朝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

即使是战争已经爆发后,清朝宫廷里却还在为慈禧庆寿,可见统治者的盲目自大,不思进取,让人心痛。

二、究落后之根
在鸦片战争之后,部分官员和国民开始开眼看世界,感叹西方国家的船坚炮利,于是有了历史上的洋务运动,但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布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洋务运动固然是有积极的意义的,但是也有消极的一面,其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只学习西方的器物,而没有明白中国落后的根源是中国统治者和人们思想的落后,这也导致了许多在我们现在看来是十分幼稚的事情发生。

中国尽管学习了西方器物,组建了北洋舰队,在船只
吨位上具有一定优势,但总体上是落后的。

官员缺乏预见性,仓促宣战;没有专门的作战指挥机构,也没有战略方针和作战计划;日本举国备战,而清廷内部却充满党派之争。

究其根源,思想的落后才导致了一系列闹剧惨案的发生。

三、立报国之志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并无外交”,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逐渐走国际舞台,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毫无疑问,中国正在一步步崛起,走向复兴!
作为国防生,作为国家的后备军官,我们应当感恩祖国、不忘历史,立下报国之志。

在平常的学习训练中,我们要怀着肩负祖国安危、民族复兴的高度责任感,积极响应祖国号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在训练中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这样才是对自己负责,对养育我们的国家、社会和人民负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