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乔灌木植物简介

乔灌木植物简介

乔灌木植物简介1、国槐拉丁名:Sophora Japonica Thunb别名:槐树、家槐等科属:蝶形花科苦参属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15-25米, 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

羽状复叶长15-25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9-15片,卵状长圆形,长2.5-7.5厘米,宽1.5-5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柔毛。

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10条,不等长。

荚果肉质,串珠状,长2.5-5厘米,无毛,不裂;种子1-6颗,肾形。

花果期9-12月。

生长习性: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石灰及轻度盐碱地(含盐量0.15%左右)上也能正常生长。

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佳。

应用价值:中国庭院常用的特色树种。

是城乡良好的遮荫树和行道树种。

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

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2、龙爪槐学名:Sophora Japonica F. pendula别名:垂槐、盘槐科属:豆科槐属形态特征:属于多年生乔木,小枝柔软下垂,树冠如伞,状态优美,枝条构成盘状,上部蟠曲如龙,老树奇特苍古。

树势较弱,主侧枝差异性不明显,大枝弯曲扭转,小枝下垂,冠层可达50--70cm厚,层内小枝易干枯。

枝条柔软下垂,其萌发力强,生长速度快,用国槐作砧木,嫁接繁殖,砧木高2-2.5米,胸径4-5厘米,定干后嫁接,二年成苗。

生长习性:喜光,稍耐阴。

能适应干冷气候。

喜生于土层深厚,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深根性,根系发达,抗风力强,萌芽力亦强,寿命长。

应用价值:龙爪槐观赏价值高。

自古以来,多对称栽植于庙宇、所堂等建筑物两侧,以点缀庭园。

开花季节,米黄色花絮布满枝头,似黄伞蔽目,则更加美丽可爱。

3、樟子松拉丁名: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Litv.别名:黑河赤松科属:松科,松属(欧洲赤松的变种)。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树高15—20 米,最高30 米。

最大胸径1米左右。

树冠卵形至广卵形,老树皮较厚有纵裂,黑褐色,常鳞片状开裂:树干上部树皮很薄,褐黄色或淡黄色,薄皮脱落。

轮枝明显,每轮 5 —12 个,多为7 -9 个,20 年生前大枝斜上或平展,一年生枝条淡黄色,2 — 3 年后变为灰褐色,大枝基部与树干上部的皮色相同。

芽圆柱状椭圆形或长圆卵状不等,尖端钝或尖,黄褐色或棕黄色,表面有树脂。

叶两针一束。

稀有三针,粗硬,稍扁扭曲,长 5 —8 厘米,树脂道7 —11 条,维管间距较大。

冬季叶变为黄绿色,花期 5 月中旬至 6 月中旬,属于风媒花,雌花生于新枝尖端,雄花生于新枝下部。

1 年生小球果下垂,绿色,翌年9 月—10 月成熟,球果长卵形,黄绿色或灰黄色;第三年春球果开裂,鳞脐小,疣状凸起,有短刺,易脱落,每鳞片上生两枚种子,种翅为种子的 3 — 5 倍长,种子大小不等,扁卵形,黑褐色,灰黑色,黑色不等,先端尖。

千粒重随产地植株变化大,红花尔基产7.9 克,大兴安岭 5.4 克,章古台地区10 -12 克。

生长习性:①耐寒性强:樟子松耐寒性强,能忍受-40 —-50 ℃低温,旱生,不苛求土壤水分。

树冠稀疏,针叶稀少,短小,针叶表皮层角质化,有较厚的肉质部分,气孔着生在叶褶皱的凹陷处,干的表皮及下表皮都很厚,可减少地上部分的蒸腾。

同时在干燥的沙丘上,主根一般深1—2 米,最深达4 米以下,侧根多分布到距地表10—50 厘米沙层内,根系向四周伸展,能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1967 年是辽宁省章古台地区比较干旱的年份,六月份固定沙地0—125 厘米沙层含水量为2—3% ,12 年生落叶松因干旱大部分死亡,杨树等阔叶树种的叶子黄枯或部分脱落,而樟子松仍然正常生长。

②适应性强:樟子松是阳性树种,树冠稀疏,针叶多集中在树的表面,在林内缺少侧方光照时树干天然整枝快,孤立或侧方光照充足时,侧枝及针叶繁茂,幼树在树冠下生长不良。

樟子松适应性强。

在养分贫瘠的风沙土上及土层很薄的山地石砾土上均能生长良好。

在章古台沙地上曾先后栽植针阔叶树种30 余种,唯樟子松能适应沙地不同部位环境条件,即使在条件最差的丘顶也能生长。

此外,在榆林,伊克昭盟等地区沙地上也生长良好。

过度水湿或积水地方,对其生长不利,喜酸性或微酸性土壤。

在黑龙江林科院肇东实验林场薄层碳酸盐草甸黑钙土上pH7.6—7.8 总含盐量0.08%,生长发育良好,pH 值超过8含碳酸氢纳超过0.1 即有不良影响。

③抗逆性强:樟子松抗逆性强。

据调查10 年生油松曾受到松针锈病的危害,而相邻的樟子松受害较轻;对松梢螟危害与油松相比亦有较强的抵抗力;辽宁南部地区,赤松、油松均遭松干蚧危害,唯独樟子松未发现受害。

应用价值:树形及树干均较美观,可作庭园观赏和绿化树种。

樟子松寿命长,一般年龄达150~200年,有的多达250年。

4、云杉学名:Picea asperata Mast;别名:粗枝云杉、大果云杉、粗皮云杉、白杆等科属:松科,云杉属。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株高可达30米,胸径60cm,树冠广圆锥形。

我国有17种9个变种。

多分布青海东部,甘肃南部和陕西西部海拔3200米以下。

花期5-9,果期9-10。

生长习性:云杉耐荫、耐寒、喜欢凉爽湿润的气候和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土壤,生长缓慢,浅根性树种,喜空气湿润气候,喜生于中性和微酸性土壤,也能适应微碱性土壤,喜排水性良好、疏松肥沃的砂壤土。

应用价值:云杉是中国特有树种之一,树形端正,枝叶茂密,在庭院中即可孤植,也可片植。

盆栽可做为室内的观赏树种。

5、杜松学名:Juniperus formosana Hayata别名:欧洲刺柏、普圆柏科属:柏科桧属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12m。

树冠圆柱形,老时圆头形。

大枝直立,小枝下垂。

刺形叶条状、质坚硬、端尖,上面凹下成深槽,槽内有一条窄白粉带,背面有明显的纵脊。

球果熟时呈淡褐黄色或蓝黑色,被白粉。

种子近卵形顶端尖,有四条不显著的棱。

花期5月:球果翌年10月成熟。

一种常绿灌木,一般可长到1.8公尺高,有一种斯堪地那维亚的野生杜松可以长到9公尺高。

杜松在北极区生长茂盛,但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发现杜松的踪影。

它有红色的树干、针状叶,开小小的黄花,结蓝黑色的浆果。

生长习性:喜光树种,耐荫。

喜冷凉气候,耐寒。

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喜石灰岩形成的栗钙土或黄土形成的灰钙土,可以在海边干燥的岩缝间或沙砾地生长。

深根性树种,主根长,侧根发达。

抗潮风能力强。

应用价值:杜松枝叶浓密下垂,树姿优美,适宜于公园、庭园、绿地栽植,还可以栽植绿篱,盆栽或制作盆景,供室内装饰。

6、刺柏学名:Picea asperata Mast;科属:柏科,刺柏属。

形态特征:常绿小乔木,高达12米,胸径2.5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呈长条薄片脱落;树冠塔形,大枝斜展或直伸,小枝下垂,三棱形。

叶全部刺形,坚硬且尖锐,长12-20毫米,宽1.2-2毫米,3叶轮生,先端尖锐,基部不下延;表面平凹,中脉绿色而隆起,两侧各有1条白色气孔带,较绿色的边带宽;背面深绿色而光亮,有纵脊。

雌雄同株或异株,球果近圆球形,肉质,直径6—10毫米,顶端有3条皱纹和三角状钝尖突起,淡红色或淡红褐色,成熟后顶稍开裂,有种子1-3粒。

种子半月形,有3棱,2年成熟,熟时淡红褐色。

花期4月,果需要2年成熟。

生长习性:喜光,耐寒,耐旱,主侧根均甚发达,在干旱沙地、向阳山坡以及岩石缝隙处均可生长,作为石园点缀树种最佳。

在自然界常散见于海拔1300~3400米地区,但不成大片森林。

应用价值: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树形美丽,叶片苍翠,冬夏常青,果红褐或蓝黑色,可孤植、列植形成特殊景观。

7、垂柳学名:Salix babylonica别名:水柳、垂杨柳、清明柳科属:杨柳科杨属形态特征:乔木。

高达18m;树冠倒广卵形。

小枝细长下垂。

叶狭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8~16cm,先端渐长尖,缘有细锯齿,表面绿色,背面蓝灰绿色;叶柄长约1cm;托叶扩镰形,早落。

雄花具2雄蕊,2腺体;雌花子房仅腹面具1腺体。

花期3~4月;果熟期4~5月。

生长习性: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潮湿深厚之酸性及中性土壤。

较耐寒,特耐水湿,但亦能生于土层深厚之高燥地区。

萌芽力强,根系发达。

生长迅速,15年生树高达13m,胸径24cm。

寿命较短,30年后渐趋衰老。

应用价值:树形姿态婆娑,清丽潇洒,适应性强,树形优美,多作庭园绿化树种。

8、红叶李别名:樱桃李、紫叶李科属:蔷薇科、李属。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2公分红叶李,3公分红叶李,4公分红叶李,5公分红叶李,最大的20公分.干皮紫灰色,小枝淡红褐色,均光滑无毛。

单叶互生,叶卵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5-6厘米,宽2-4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缘具尖细锯齿,羽状脉5-8对,两面无毛或背面脉腋有毛,色暗绿或紫红,叶柄光滑多无腺体。

花单生或2朵簇生,白色,雄蕊约25枚,略短于花瓣,花部无毛,核果扁球形,径1-3厘米,腹缝线上微见沟纹,无梗洼,熟时黄、红或紫色,光亮或微被白粉,花叶同放,花期3-4月,果常早落。

生长习性:喜光也稍耐荫,抗寒,适应性强,以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为有利。

怕盐碱和涝洼。

浅根性,萌蘖性强,对有害气体有一定的抗性。

应用价值:枝广展,红褐色而光滑,叶自春至秋呈红色,尤以春季最为鲜艳,是良好的观叶园林植物,尤以变型紫叶李和黑叶李在园林绿化中多被选用。

9、榆叶梅学名:prunus triloba Lindi别名:梅、小桃红、榆叶鸾枝科属:蔷薇科梅属榆叶梅,又名榆梅、小桃红、榆叶鸾枝。

因其叶似梅,花如梅,故名“榆叶梅”又因其变种枝短花密,满枝缀花,故又名“鸾枝”。

形态特征:榆叶梅因叶似榆叶而得名,是我国北方地区普遍栽培的早春观花树种。

落叶灌木,高3-5m,小枝细,无毛或幼时稍有柔毛。

叶椭圆形至倒卵形。

呈半球形的植株全部布满色彩艳丽的花朵,十分美丽且壮观。

榆叶梅品种极为丰富,据调查,北京具有40多个品种,且有花瓣达到100枚以上者,还有长梗等类型。

花期4月;果熟期8月。

榆叶梅株高2米左右,枝细小光滑,于红褐色,主干树皮剥裂。

叶呈椭圆形,长3-6厘米,单叶互生,其基部呈广楔形,端部三裂,边缘有粗锯齿。

花单生或按生,花梗短,紧贴生在枝条上,花径2-3.5厘米,初开多为深红,渐渐变为粉红色,最后变为粉白色。

花有单瓣、重瓣和半重辩之分;花期为3-4月。

7月结果,红色,球形,也很美观。

单瓣花品种的格叶梅结果,重辨或半重瓣的一般不结果,因这两个品种花的雄蕊与雌蕊退化,不好传粉所致。

生长习性:性喜光,耐寒、耐旱,对轻度碱土也能适应,不耐水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