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英国1、“清教”:主张纯洁教会,清除英国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
如提倡勤俭节忍,反对奢华纵欲;要求废除国教实行的由英国国王控制的主教制度,建立民主的教会组织。
※“清教徒”—长老会派和独立派。
2、《大抗议书》:1641年11月由英国长期国会通过。
主要内容是:在英国建立大臣对国会负责的制度;保证工商业的自由发展。
它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初期的纲领性文件。
3、《新模范军法案》:4、平等派:5、英国国旗--“米”字旗由来:英国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
为“米”字旗,由深蓝底色和红、白色“米”字组成。
旗中带白边的红色正十字代表英格兰守护神圣乔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苏格兰守护神圣安德鲁,红色交叉十字代表爱尔兰守护神圣帕特里克。
此旗产生于1801年,是由原英格兰的白地红色正十旗、苏格兰的蓝地白色交叉十字旗和爱尔兰的白地红色交叉十字旗重叠而成。
6、克伦威尔: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家,独立派领袖。
1645年起取得国会军的领导权;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宣布成立英吉利共和国,又掌握了英国的立法权和行政权。
1653年建立资产阶级军事专政的护国政治,任护国主。
掌权期间,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大力发展工商业,镇压王党叛乱和群众运动,进行对外扩张和夺取殖民地。
7、《谷物法》(Corn Laws,或称“玉米法案”):指英国1672年制订的限制谷物进口的法律,并在1815年通过新的谷物法提高对农业的保护力度。
规定国产谷物平均价达到或超过某种限度时方可进口。
目的是维护土地贵族的利益。
随着19世纪以来工业资产阶级的强烈反对,该法在1846年被废除。
8、“光荣革命”:1688年英国国会中两大政党联合推翻斯图亚特复辟王朝的“宫廷政变”。
詹姆士二世企图恢复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统治,迫使国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起来迎请其女婿--荷兰执政威廉率军讨伐国王,詹姆士二世不战而逃往法国。
因通过不流血的方式实现了政权更迭,英国又随即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故被资产阶级史学家称为“光荣革命”。
9、《权利法案》:1689年3月英国国会通过《权利法案》,其主要内容有:对国王的司法、财政、军事等权力做出种种限制,增强国会的司法、财政、军事等方面权力。
实施多种措施保障国会行使立法等项权力。
《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司法、财政、军事等权力,规定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中心。
它为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提供了最基本的法律保障,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基本确立。
10、英国《王位继承法》:1701年由英国国会通过并公布。
教材译作《嗣位法》。
它是英国又一宪法性文件,主要对英国王位继承顺序作了详细安排,明确规定天主教徒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解决了长期困扰英国政局的王位继承问题。
第二节美国1、大陆会议:英属北美殖民地13州的代表会议,独立战争期间的革命领导机构。
1774年9-10月在费城举行了第一届大陆会议,向英王递送请愿书,要求英国取消对殖民地的高压政策。
1775年5月10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
会议于 6月15日通过组织大陆军和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的决议。
1776年7月4日,通过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
该宣言宣布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1777年11月通过《邦联条例》,1781年3月1日获各州批准,开始生效,邦联国会开始代替大陆会议。
2、华盛顿(1732~1799):美国首任总统(1789~1797)、北美独立战争期间的大陆军总司令。
1775年7月,华盛顿在马萨诸塞就任大陆军总司令后,卓有成效地领导了北美独立战争。
1787年他主持召开费城制宪会议。
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1799年初卸任总统职位,同年底逝世。
因对美国独立作出重大贡献,被尊为美国国父。
为纪念他的功绩,1800年建成的新首都被命名为华盛顿。
3、杰斐逊(1743~1826):美国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科学家,第 3任总统(1801~1809),民主共和党创始人。
1776年作为主要执笔人起草了《独立宣言》。
1789年 4月联邦政府成立后被任命为首任国务卿,在任期间与汉密尔顿在经济和外交等方面的施政方针上发生分歧。
1793年底建立和领导民主共和党,与汉密尔顿领导的联邦党相抗衡,对日后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
1800年当选为美国第 3任总统,任职到1909年初。
4、《邦联条例》:美国在1776年宣布独立后,就由13个州结成同盟,并开始制定《邦联和永久联合条例》(通称《邦联条例》),1777年11月大陆会议通过了《邦联条例》,1781年3月1日获各州批准生效。
它是美国在1789年联邦宪法生效以前的根本法。
按照这一条例,美国是由13个州组成的一个松散的邦联国家5、《常识》:人民群众独立呼声的高涨与托马斯•潘恩的《常识》的传播紧密相连。
《常识》叙述了人类社会政权产生的过程和建立政权的目的,分析了英国政体的本质,从自然的平等权利原则出发揭露了君主专制和世袭制的不合理性,抨击了英国政府对殖民地的暴政,阐述了北美和英国的分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批判了主张同英国和解的错误观点和行为,坚持共和制度,并展望了北美未来的美好前景。
第三节法国1、第三等级:通常指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有纳税义务的人构成的等级。
与那些不纳税、享有封建特权的人构成的第一等级(僧侣)和第二等级(贵族)相对立。
该概念最早出现与14世纪,当时指城市工商业者中的上层分子。
到18世纪末,该等级包括资产阶级、农民和城市平民,占法国全国人口的95%以上。
均属被统治阶级,负担国家的各种赋税和封建义务,没有任何权利。
13O2年出席国王腓力四世召开的第一次三级会议,但出席的代表是富有者,即后来的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在第三等级中经济上最富有,政治上最成熟,居于领导地位。
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资产阶级领导的第三等级已成为反封建的主力军。
随着1789年8月特权等级免税权的废除和大资产阶级的上台执政,统一的第三等级事实上已不存在。
2、三级会议:14世纪至1789年,由僧侣、贵族、第三等级的代表所组成的法国封建代议机构,有权批准征收新税。
1302年,第一次召集。
此后到1614年间,曾多次召集。
16~17世纪初,专制王权加强,三级会议的权力被削弱。
从1614 年到路易十六统治时期,三级会议中断了175年。
1789年5月,面对国内财政危机,路易十六被迫召开三级会议,从而使第三等级有了反对王权的阵地。
6月,为国民议会所取代。
3、8月10起义—君主立宪派统治的垮台:1792年7月底、8月初,传来了普奥联军司令不伦瑞克发表宣言的消息。
宣言恐吓说,如果法国国王、王后和整个王室受到侵犯,就将对巴黎进行“军事惩罚并全部毁灭,处死暴徒以惩其罪行。
”被宣言极度激怒了的巴黎人民决心以武力推翻王政。
圣安东郊区的盲人院区于8月4日宣布,如果到8月9日晚11时立法议会仍不作出废除国王的决定,就要“半夜敲起警钟,吹起集合号,立即起义。
”8月9日晚立法议会未作出任何决定就闭会了。
8月10日晨6时,巴黎48个区中的28个区的89名代表来到市政厅集会,以多数区的名义宣布废除旧市府,建立新的巴黎公社,任命桑泰尔为国民自卫军司令。
起义群众很快占领了王宫, 8月10日起义取得了胜利。
占领王宫后,巴黎公社代表怀着起义胜利的喜悦来到立法议会,严正地提出了废除国王、选举民主新议会的要求。
慑于武装群众的压力,立法议会通过决议,宣布国王暂时停职,召开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
8月10日起义推翻了君主制度,结束了君主立宪政体,沿着人民主权的公民社会的道路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4、国民公会:1792年9月至1795年10月间法国的最高立法机构,先后为吉伦特派、雅各宾派和热月党人所控制。
曾通过《1793年宪法》及1794年7月之后的《共和三年宪法》。
5、雅各宾派:法国大革命时期参加雅各宾俱乐部的资产阶级激进派政治团体。
1789年10月期,许多资产阶级政治派别在巴黎雅各宾修道院集会,故名。
开始时包括后来成为斐扬派、吉伦特派的许多成员。
因政见分歧,1791年7月、1792年10月,立宪派、吉伦特派先后分裂出去,雅各宾派成为以罗伯斯庇尔为代表的激进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
1793年6月2日,雅各宾派推翻吉伦特派统治,通过救国委员会实行专政。
曾实行恐怖政策,发展和维护大革命的成果。
1794年7月27日的热月政变结束了雅各宾派政权。
6、忿激派:一译“疯人派”,法国大革命时期,吉伦特派对代表城乡贫民利益的革命派的讥称。
法国大革命中代表贫苦劳动群众利益的激进派别。
领导人有扎克(雅克)·鲁、等人。
在1792 年底限价运动高潮中出现。
他们要求政治平等、公民权平等与社会平等,主张全面限制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征购粮食,统一管理供应,救济贫苦人和义勇军家属,严厉惩办投机商人,以恐怖手段打击反革命分子等。
曾积极参加1793年5月31日-6月2日巴黎人民起义,支持雅各宾派战胜吉伦特派。
雅阁宾专政建立后,因抨击雅各宾宪法于1793年8-9月遭到镇压。
7、“热月政变”: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期推翻雅各宾专政的事件。
1794年7月27日(共和二年热月9日),国民公会中的丹东派和埃贝尔派的残余力量联合平原派,通过决议逮捕了罗伯斯比尔等雅各宾派领导人,并很快送上了断头台。
此事变结束了恐怖统治,恢复了资产阶级的正常统治。
8、《1795年宪法》:1795年8月,国民公会通过了新宪法。
宪法规定,现国民公会的代表要在即将按宪法选举的新立法机构中占有2/3席位。
这是热月党保障自己统治地位,防止王党和雅各宾派残余进入立法机构的措施。
10月巴黎的王党叛乱被镇压后,这部宪法得以正式生效。
这就是共和三年宪法(或称1795年宪法)。
内容:A、宪法仍继续维持法国的共和体制。
B、规定了法国新的国家权力机关的设置。
立法机构为两院制,上院称养老院,由250人组成;下院500人,就称五百人院。
行政机构是由5名督政官组成的督政府,是集体的行政首脑,下设各部。
督政府由立法机构任命。
另外设独立的司法机关。
C、实行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
上下两院均由选举产生,选举权有财产资格限制。
1795年宪法既以共和政体区别于1791年宪法,又以规避权利平等的提法和实行财产资格限制的选举权而区别于1793年宪法。
它是一部保障资产阶级独占统治的,带有革命高潮时期若干痕迹的宪法,体现了热月党新宽容派的基本纲领。
9、“芽月起义”:共和三年芽月10日(1795年3月30日),巴黎群众举行集会,喊出了“要面包”,“要一七九三年宪法”等口号。
芽月12日(4月1日)的群众示威规模更大,而且冲进了国民公会。
国民公会根据《特别公安法》鸣起警钟,皮什格吕将军率军队将群众驱散,次日又清洗了圣安东区。
4月10日,国民公会下令解除一切“恐怖主义者”武装,收缴了大批枪支,并进行了大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