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1.利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进行三角变换;2.利用三角变换讨论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1.牢记和差公式、倍角公式,把握公式特征;2.灵活使用 (正用、逆用、变形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进行三角变换,三角变换中角的变换技巧是解题的关键.知识点回顾1.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正切公式cos(α- 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C α-β)cos(α+ β)=cos_αcos_β- sin_αsin_β (C α+β)sin(α- β)=sin_αcos_β- cos_αsin_β (S α-β)sin(α+ β)=sin_αcos_β+ cos_αsin_β (S α+β)tan α- tan β (T α- β tan(α- β)=1+ tan αtan β)tan α+ tan β (T α+ β tan(α+ β)=1- tan αtan β)2. 二倍角公式sin 2α= 2 sin cos ;cos 2α=cos 2α-sin 2 α=2cos 2α- 1= 1- 2sin 2α;tan 2 α= 2tan α2.1- tan α3. 在准确熟练地记住公式的基础上,要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如公式的正用、 逆用和变形用等. 如 T α±β可变形为tan α± tan β= tan( α±β)(1tan_ αtan_ β), tan αtan β= 1- tan α+ tan β tan α- tan β= - 1.tan α+β tan α- β4. 函数 f(α)= acos α+ bsin α(a ,b 为常数 ),可以化为 f(α)= a 2+ b 2sin(α+ φ)或 f(α)= a 2+ b 2cos(α- φ),其中 φ 可由 a , b 的值唯一确定. [难点正本疑点清源 ]三角变换中的 “三变 ”(1)变角:目的是沟通题设条件与结论中所涉及的角,其手法通常是 “配凑 ”.(2)变名:通过变换函数名称达到减少函数种类的目的,其手法通常有“切化弦 ”、 “升幂与降幂 ”等.(3)变式:根据式子的结构特征进行变形,使其更贴近某个公式或某个期待的目标,其手法通常有 “常值代换 ”、 “逆用变用公式 ”、 “通分约分 ”、 “分解与组合 ”、 “配方与平方 ”等.热身训练21 tan α 1. 已知 sin(α+ β)= , sin(α- β)=- ,则的值为 _______.35tan β2. 函数 f(x)= 2sin x(sin x + cos x)的单调增区间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12 江·苏 )设 α为锐角,若 cos6 4,则= 5sin α+cos α 1()4. (2012= ,则 tan 2α等于江·西 )若sin α-cos α 234 A .- 4C .- 35. (2011 π1()辽·宁 )设 sin( +θ)= ,则 sin 2θ等于4 37 1A .- 9B .- 9典例分析题型一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问题例 1 (1)化简:1- tan ααα2·1+ tan α·tan 2 ;tan 2(2)求值: [2sin 50 +°sin 10 (1°+ 3tan 10 )]°·2sin 280°.在 △ ABC 中,已知三个内角A ,B ,C 成等差数列,则AC A Ctan 2+ tan 2+ 3tan 2 tan 2的值为 ________.题型二 三角函数的给角求值与给值求角问题例 2(1)已π =- 12 知 0<β< <α<π,且 cos,sin2= ,求 cos(α+ β)的值;22 93(2)已知 α, β∈ (0, π),且 tan( α- β)=1, tan β=- 1,求 2α- β的值.2 71 , cos(α- β)= 13π 已知 cos α= 14 ,且 0<β<α< ,求 β. 72题型三 三角变换的简单应用例3 已知f(x)=11sin 2x - 2sinx·sinxtan x 44(1)若 tan α=2,求 f(α)的值;π π (2)若 x ∈ 12,2 ,求 f(x)的取值范围.已知函数f(x)= 3 sin2x+62sin2x12(x∈R).(1)求函数 f(x)的最小正周期;(2)求使函数f(x)取得最大值时x 的集合.利用三角变换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典例: (12 分 )(2011 ·京北)已知函数 f(x)= 4cos x·sin x - 1.6(1)求 f(x)的最小正周期;(2)求 f(x)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6 4总结方法与技巧1.巧用公式变形:和差角公式变形: tan x±tany= tan(x±y) ·(1tan xtan y);倍角公式变形:降幂公式cos2α=1+ cos 2α1- cos 2α, sin2α=;2 2α ααα配方变形: 1±sinα= sin ± cos 2, 2 , 1- cos α= 2sin22.2 2 1+ cos α=2cos 22.利用辅助角公式求最值、单调区间、周期.由y= asin α+ bcos α=b)有a2+ b2sin(α+φ)(其中 tan φ=aa2+ b2≥|y.3.重视三角函数的“三变”:“三变”是指“变角、变名、变式”;变角:对角的分拆要尽可能化成同名、同角、特殊角;变名:尽可能减少函数名称;变式:对式子变形一般要尽可能有理化、整式化、降低次数等.在解决求值、化简、证明问题时,一般是观察角度、函数名、所求 (或所证明 )问题的整体形式中的差异,再选择适当的三角公式恒等变形.4.已知和角函数值,求单角或和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技巧:把已知条件的和角进行加减或二倍角后再加减,观察是不是常数角,只要是常数角,就可以从此入手,给这个等式两边求某一函数值,可使所求的复杂问题简单化.5.熟悉三角公式的整体结构,灵活变换.本节要重视公式的推导,既要熟悉三角公式的代数结构,更要掌握公式中角和函数名称的特征,要体会公式间的联系,掌握常见的公式变形,倍角公式应用是重点,涉及倍角或半角的都可以利用倍角公式及其变形.失误与防范1.运用公式时要注意审查公式成立的条件,要注意和、差、倍角的相对性,要注意升次、降次的灵活运用,要注意“1的”各种变通.22.在 (0,π)范围内, sin(α+β)=2所对应的角α+β不是唯一的.3.在三角求值时,往往要估计角的范围后再求值.过手训练(时间: 25 分钟,满分:43 分 ) 一、选择题 (每小题 5 分,共15 分)1. (2012 山·东 )若θ∈, , sin 2θ=3 7,则 sin θ等于()4 2 82 12.已知 tan(α+β)=5, tan 4 =4,那么 tan 4 等于()3.当-ππ3cos x 的() 2≤x≤时,函数 f(x)= sin x+2A.最大值是1,最小值是- 11B.最大值是1,最小值是- 2C.最大值是2,最小值是- 2D.最大值是2,最小值是- 1二、填空题 (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4.已知锐角α满足 cos 2α= cos,则sin 2α=________.412 5.已知 cos=13,α∈4 0,,则cos 2α= ________.π4sin 4+α6.设 x∈0, ,则函数 y=2sin2x+ 1的最小值为 ________.2 sin 2x三、解答题7. (13 分 )(2012 广·东 )已知函数 f(x)= 2cos x (其中ω>0,x∈ R)的最小正周期为 10π.6(1)求ω的值;(2)设α,β∈ 0,π, f 5α+5π=-6, f 5β-5π=16,求 cos(α+β)的值.2 3 5 6 17课后习题(时间: 35 分钟,满分: 57 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 4,则 sin 2θ等于()1. (2012 江·西 )若 tan θ+ tan θ3,则 cos 2α等于()2. (2012 大·纲全国 )已知 α为第二象限角,sin α+ cos α= 3 5 5A .- 3B .- 95103. 已知 α, β都是锐角,若 sin α= 5 , sin β= 10 , 则 α+ β等于( )3πD .- π 3π和 和- 4444. (2011 福·建 )若 α∈ 0, ,且 sin 2α+ cos 2α= 1,则 tan α的值等于()24二、填空题 (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5. cos 2 75°+ cos 215°+ cos 75 cos ° 15 的°值为 ________.3tan 12 -°3= ________.6.4cos 212°-2sin 12°7. sin α= 3,cos β= 3,其中 α, β∈ 0,,则 α+ β= ____________.552三、解答题 (共 22 分 )8. (10 分 )已知1+ sin α1 -sin α-=- 2tan α,试确定使等式成立的 α的取值集合.1- sin α1+ sin α9. (12 分 )已知 α∈, ,且 sin α α62+ cos2=2.2(1)求 cos α的值;3(2)若 sin(α- β)=- 5, β∈,,求 cos β的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