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名句国学经典名句(一、二年级)一年级:1、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译文】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2、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弟子规》【译文】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3、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弟子规》【译文】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
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4、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弟子规》【译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5、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弟子规》【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
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6、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眦《弟子规》【译文】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
如果别人有能力,不能轻视,更不能妒忌。
7、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译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
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8、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弟子规》9、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初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选自《三字经》10、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选自《三字经》二年级: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论语》【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3、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
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4、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译文】走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失误要后及时补救。
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译文】指在一个陷阱的环境里,不要过于与对手争强好胜,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敌人。
6、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译文】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逊虚心会得到好处。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译文】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时也尊敬别人的父母和老人;爱护自己的幼小儿女,同时也爱护别人的幼小儿女。
8、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译文】没有圆规和直尺,就做不出真正“圆”或“方”的形状来。
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译文】不停地刻,金块和石头都可以被雕刻。
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
1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译文】青,从蓝草中取得,颜色却比蓝更深,比喻后生晚辈通过学习和积累,学习超过前辈。
1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译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1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译文】短:不足,长:有余。
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1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译文】真诚之心所到的地方,就算是坚如金石的东西,也要被打开。
1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译文】少壮年华时不努力学习,待到年老时就只能悲伤了。
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1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译文】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
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16、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译文】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
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17、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出处:《礼记》意思: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见,听什么也听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
18、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清《增广贤文》意思: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1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意思:一年中最关键的时间是春天,一天中最关键的时间是在黎明;一个家庭最宝贵的东西是和睦,一个人要成功最重要的东西是勤奋。
要善于把握关键时间,抓住关键的东西,好好把握,好好珍惜,才能成功。
20、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明·吕坤《呻吟语·应务》【译】天天行路,不怕路途有千万理之遥;常常做事情,不怕有千万件事之多。
【记】不干,永远也不会成功。
要实现自己的目标,离不开艰辛地劳动,成功和失败都是长期一步一步积累的结果。
国学经典名句(三、四年级)三年级: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2、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3、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4、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 【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5、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义之心。
”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者也不会听从。
”7、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8、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弟子规》【译文】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
9、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译文】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1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译文】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1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译文】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
13、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译文】马不停地走十天(也能走很远的距离),他的成功在于不断行走。
比喻先天条件差的,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也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14、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译文】了解自己,了解敌人,百战都不会失败。
即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15、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三国志》【译文】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1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意思: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
17、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记】这是一幅古人的对联,是说功夫、本领、成功,都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
人一生随时都可能会遇到困难,或者遭到逆境;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战胜了困难,你就会获得胜利的喜悦。
18、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六本》意思是,苦口的药虽然很倒胃口,但却有利于自己的病,逆耳的话虽有点伤人,但却能帮助我们的一言一行。
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19、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意思:做事成功由于多思考,失败由于随意,不经心。
20、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意思: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四年级: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3、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5、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言过其实为耻辱。
6、子曰:“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
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7、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弟子规》【译文】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
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译文】常用来表示记取过往的经验教训,以作为后来行事的借鉴。
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文】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译文】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11、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译文】水既能托载着船前进,也能使船倾覆。
这句话深刻地指出,凡事都具有两重性,好的事情如不加以适当引导就会造成坏的结果,坏的事情如经合理疏导则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1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译文】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1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译文】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
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14、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礼记》【译文】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比喻做事须谨慎,不能出一点点差错。
15、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后汉书》【译文】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
老年人越是年长,精神应当越壮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