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用心理描写展现人物性格

运用心理描写展现人物性格

运用心理描写展现人物性格在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里编用有关“亲情”的文章打动人的内心,动人心弦,体现了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

为了展现丰富的人物性格,在选取的文章中渗透了大量的心理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极其丰满,让人记忆深刻。

一.心理描写:1.定义: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

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所以,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然,心理描写还可以细腻、生动、真实地展示人物的心路历程,从而更好地解释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2.作用: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也可以让文章更生动,有新意,并且能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让文章更充实。

3.目的:作者塑造人物形象,可供运用的方法是很多的,其目的都是为了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

心理描写的目的也是如此。

跟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等方法相比,心理描写能够直接叙写人物的七情六欲,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把单靠外部形象难以表现的内心感受揭示出来,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立体化,从而显得更为完整和真实。

4.形式: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有一种比海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

”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多样,决定了心理描写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内心独白:一般使用第一人称。

犹如电影中人物思考时的画外音,是倾吐衷肠、透露“心曲”的一个重要手段;(2)动作暗示:人的动作、行为总是受心理活动的支配,从行动中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是心理描写的又一表现形式;(3)景物烘托即绘景而显情。

作品中出现的景物,往往是“人化的自然”,渗透了人物的特定心情;(4)心理概述:又称心理剖析,是作者对人物内心活动的直接描述,一般使用第三人称。

由于作者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剖析、评介,因此不但便于比较细腻地表现人物当时当地的思想活动,还可以有进展地概述人物在一段时间内的感情变化,内心斗争,在行文中比较灵活方便。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就用了较多的心理描写)二.操作模式:1.直接描写式:这是最为常见的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人物心理描写法,有的句子中含有“想”等关键的字眼作为明显的标志。

“想”字或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前,或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后。

“想”字后有的用“逗号”,有的用“冒号”等做标示。

案例: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鲁迅《风筝》从选文的心理描写我们可以看出鲁迅想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弟弟的伤痛,可是弟弟却全然忘却了,心头悲凉当年因愚昧认为自己都是对的,甚至被虐杀者也认为是对的,这种悲哀让人寒栗,体现了鲁迅的自责精神。

案例: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不脱鞋?”一转念,忿忿想到:“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选文的心理描写,它非常恰当的将陈奂生患得患失、狭隘自私的小农经济的心理描写了出来。

2.抒情独白式:这种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是用抒情的笔法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

案例: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②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选文的心理描写体现了一个中年人担负着承前启后的重担,作者的选择充分体现了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男人的理智。

——莫怀戚《散步》案例:我一边跑一边想:看样子是难以逃脱了。

扔了米跑吧,山上急等着用用粮食,舍不得丢,——而且就是扔了也不一定能逃得脱;不扔吧,叫敌人追上了也是人粮两空。

怎么办呢?……这时,洪七还紧跟着我,呼哧呼哧直喘气呢。

我听着他的喘气声,蓦地想出了一个法子。

可是当我这样想着的时候,我自己不由得浑身都颤抖了起来:儿子,多好的儿子……这叫我怎么跟他妈交代呢。

……可是,不这样又不行,孩子要紧,革命的事业更要紧!也许我能替了孩子,可孩子替不了我呀!……——王愿坚《粮食的故事》以上的文段,心理描写非常成功。

作者用抒情的笔法,写“我”与儿子洪七给山上的红军送粮,在途中遇到了敌人。

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是牺牲儿子保护粮食,还是保护儿子?“我”的内心斗争非常激烈,心情极度矛盾、复杂。

最后,“我”毅然牺牲了儿子,使“我”的崇高品质得到了最好的表现。

3.神态显示式:这种描写法是通过写人物的神情来显示人物内心的感情。

案例:嘿地笑着:"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

"我要把裤子换过来。

她却满不在乎地说:"算了吧,反正我已经站了一个钟头,要是再换过来,你还得站两个钟头……"直到现在,我身上还穿着她的运动裤。

每次上体育课,看见她裤子上的那条长长的伤疤,我就觉得对不住她。

——张之路《羚羊木雕》选文通过神态充分体现了万芳的仗义,这也更加反衬了自己的难过之情。

案例:况且,一直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

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

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她一手提着竹篮。

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选文中对祥林嫂神态的描写等,恰当的体现了人物的市侩,很值得读者去品味。

——鲁迅《祝福》4.行动表现式:即在小说、戏剧、记叙文中恰当的描写人物富有鲜明个性的动作,传神地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案例:我手里摸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么?一定不会了。

我轻轻地敲了敲门。

门开了,万芳伸出头来,一把拉了我进去。

“万芳……”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张之路《羚羊木雕》选文充分体现了自己的左右为难、矛盾的心理。

侧面写出了内心的难过。

课外案例:案例: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鲁迅《孔乙己》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对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动作描写,反映了孔乙己得意、炫耀的心理。

5.环境衬托式:衬托人物心情的景物描写要求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紧扣人物的心理,最好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方面着墨,将人物的悲喜之情恰当的衬托出来。

在小说、戏剧、散文和记叙文中,环境描写是不可缺少的。

恰当的环境描写既对刻画人物、反映主题起到很好的作用,又能增添文章的美感。

同时,还能衬托出人物的心理。

案例: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莫怀戚《散步》选文景色优美,充满了和谐之音,从而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美好。

案例: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整个荷花淀全震荡起来。

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

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

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但是那些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

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

——孙犁《荷花淀》选文中对妇女们划船找丈夫时的景物描写,和遇到敌人时的景物描写等,都恰当衬托出了人物的心情。

6.梦境描绘式:这是一些学生容易忽略的心理描写法。

梦境是人所想的集中表现,它同样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的主题等。

课内案例: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泰戈尔《金色花》选文充分体现了一个小孩子的天真、活泼,表达了对母亲最的爱。

课外案例:“这里宝玉昏昏默默,只见蒋玉菡走了进来,诉说忠顺府拿他之事;只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情。

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

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惚惚听得有人悲戚之声。

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

”——曹雪芹《宝玉挨打》以上文字,作者就描写了梦境。

它既揭示出了宝玉关心体贴少女,思想叛逆,具有民主思想的性格特征,又反映出当时社会中,处于下层地位的人任人宰割的不合理的黑暗现实。

三.范文:1.描写片段:香喷喷的爆米花今天一大清早,我听见家后面有砰砰的声音,出去一看,原来是崩爆米花的声音。

瞧那个崩爆米花的叔叔,他先把玉米放在铁罐子里,再把铁罐子放到火炉上,用熊熊的大火把铁罐子烤到一定的温度,手还不停地摇着铁罐子的手柄,最后,叔叔把铁罐子放到地上,只听砰的一声,爆米花争先恐后地跳了出来。

一阵扑鼻的香味迎上来,让人直流口水。

我赶紧拿出一元钱,跑过去买了一包,美美地吃了起来。

分数左右我的心情分数可以调整我的心情,你们相信吗?在我看来分数的确可以调整我的心情。

记得有一次,我考了一百分,而且是全班第一,大家可高兴了,一会儿奖我这个,一会儿送我那个。

结果弄得我拿也拿不过来,家里喜气洋洋的,我非常高兴,大家也非常高兴。

记得还有一次,我考砸了,回到家后,妈妈的脸冰冷冰冷,好像雪山一样冷,爸爸的脸乌黑乌黑,像乌云一样黑。

这时我很害怕,吓得连话都不敢说了。

看,我的心情就是这样因为分数才会变化的。

吃汤圆元宵节到了,奶奶叫我们去吃她亲手做的汤圆。

不一会儿,又白又圆的汤圆出锅了。

我对着热气腾腾的汤圆吹了又吹,想快点品尝这白嫩嫩的汤圆。

我夹起了一个汤圆,轻轻地咬了一口,哇!里面是香香甜甜的芝麻馅,那味道真是美极了!这时,奶奶叫了一声:不好,我的牙齿掉了!我抬头一看,奶奶的牙齿真的被汤圆粘掉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