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课 窦娥冤

第1课 窦娥冤

第1课窦娥冤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识记重要的文体常识。

2.把握剧情结构,分析窦娥的性格特点。

品味重要词句,体会剧中人物的内心情感。

3.把握《窦娥冤》激烈的戏剧冲突和浓郁的艺术特色,感悟悲剧美,理解悲剧的教育作用。

4.通过窦娥的冤案,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窦娥冤》历来被评为“元曲四大悲剧”和“中国十大悲剧”之首,是关汉卿重要的剧作之一。

其悲剧剧情取自“东海孝妇”这一民间故事。

全剧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婆家做童养媳。

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

蔡婆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

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

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

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发誓死后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一一应验。

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1.“元曲四大家”之首。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作为“元曲四大家”之首的他,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2.一粒铜豌豆。

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一生“不屑仕进”,生活在社会底层,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元人曾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他也曾自述“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3.东方的莎士比亚。

关汉卿作为中国戏曲史上的剧作大家,也被视为世界文化名人。

1958年,中外开展了关汉卿创作700周年的纪念活动。

同年6月28日晚,国内1500个职业剧团以至少100种不同的戏剧形式,同时上演关汉卿的剧本。

他的剧作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外国人称他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元朝公开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把国内的人分为四等。

蒙古人为第一等,色目人(其他少数民族的人)为第二等,汉人为第三等,南人(原来南宋境内的人)为第四等。

这四等人之间的社会地位、法律地位都不相同。

元朝还大量霸占汉族群众的耕地作为牧场,掠夺汉人为奴。

元朝基本不进行科举考试,汉族的知识分子被排除到了官僚体系之外,统治者对汉族的士人极端鄙弃,曾一度把所有人分为十等,把士人(儒)列在九等,比娼妓还要低下。

有才能的士人绝了出仕的希望,但又不甘心彻底改行换业,在衣食迫人之际,就只好和说书、说唱、演戏的倡优合作。

关汉卿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优秀的元曲大家。

1.窦娥在临刑前发下了哪三桩誓愿?这其中运用的四个典故分别是什么?2.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说说她所希望的是什么,有何作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连累.( ) ②孛.老( ) ③鳏.寡( )④忤.逆( )⑤鞍鞴.( )⑥楔.子( )⑦刬.的( )⑧撚.断( )⑨盗跖.( )⑩埋.怨( )绣闼.( )涿.州( )变徵.( )祗.候( )桃杌.( )罪愆.( )剔团( )歪剌.骨( )2.为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3.辨析下面的几组近义词。

(1)湮没·淹没湮没:埋没,多指抽象事物。

淹没:大水漫过,或被其他有形事物盖过,多指具体事物或比喻事物。

辨析:①几年之后,这件事就无闻了。

②他的讲话为掌声所。

(2)引见·引荐引见:引人相见,使彼此认识。

引荐:指对人的推荐;荐举。

辨析:①你给我一下,我们商量件事。

②我把你给关主任,请他给你安排工作。

4.通假字。

(1)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2)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5.古今异义词。

(1)这早晚..窦秀才敢待来也:(2)奶奶..,你先进去:(3)美妇人我见过万千向外..:6.词类活用。

(1)你不分好歹..何为地:(2)你错勘贤愚..枉做天:(3)鼓.三通、锣.三下科:6.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1)罪愆:(2)楔子:(3)举案齐眉:(4)前合后偃:(5)鳏寡孤独:(6)顺水推船:(7)古陌荒阡:1.窦娥经受了哪些磨难?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2.窦娥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课文的哪些情节表现了这些特征?3.蔡婆婆在剧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一形象对窦娥形象的塑造有什么作用?4.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但她为何在【滚绣球】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5.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色?6.剧中的窦娥对天地鬼神严厉指斥,可她又要感动天地,这是否显得矛盾?请你就此加以分析、评价。

怎样鉴赏戏剧的人物形象戏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它表达情感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可以说,一部戏能不能打动人,主要看能不能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所以,分析戏剧的人物形象是鉴赏戏剧的重中之重。

鉴赏戏剧人物形象一般有哪些角度呢?一、把握戏剧冲突因为戏剧是在舞台上演出,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了能够更集中地反映主题,就必须把其中的某些矛盾典型化,造成戏剧冲突。

《窦娥冤》中,窦娥阻止蔡婆答应婚事,一个典型的封建“节妇”形象跃然于纸上;她坚决回绝意图非礼自己的张驴儿,表现了她不甘屈辱的刚强;她在棍棒的拷打下不肯低头,即使连续几次昏厥,也不肯屈招,展现的又是她的果断与坚毅;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逐渐觉醒过来,并开始奋起抗争,最后的三桩誓愿,更使她对现实的反抗达到高潮!我们通过窦娥与蔡婆、张驴儿、官府之间的冲突,可以逐步分析出窦娥的性格形象。

二、咀嚼人物语言生活中判断一个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分析戏剧人物形象,也要分析人物语言。

如【滚绣球】的唱词:“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通过分析窦娥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怕硬欺软,致使恶人横行、良善含冤的行为,可以感受到窦娥这个柔弱女子身上的刚强和反抗精神。

三、关注戏剧环境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限制人物活动的特定场所,它会影响人物的性格。

因此鉴赏人物形象,对环境描写,尤其是社会环境的分析必不可少。

窦娥先后遭受了丧母、离父、丧偶等等一连串厄运,然而她一心想的却是怎样继续“尽孝”。

严刑拷打之下,窦娥并没屈服,然而,当昏官要打她婆婆时,她马上愿意“招供”。

她宁愿自己死也要保护婆婆,在押往刑场的路上,她请求绕道而走,是为了“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其孝心令天地动容。

孝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在封建王朝尤其如此,但对“孝”的过分推崇产生了一种盲目病态的“孝道”。

饱受孝妇观念禁锢和毒害的窦娥因此成了“孝道”的牺牲品。

窦娥的性格正是在封建社会的特定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如果我们不关注这个社会环境,就不能把握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外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官是也。

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

(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

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

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

(正旦唱)【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

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刽子云)快行动些,误了时辰也。

(正旦唱)【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

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刽子云)你有甚么话说?(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刽子云)你如今到法场上面,有什么亲眷要见的,可教他过来,见你一面也好。

(正旦唱)【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

(刽子云)难道你爷娘家也没的?(正旦云)只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至今杳无音信。

(唱)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

(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

(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卜儿哭上科,云)天那,兀的不是我媳妇儿!(刽子云)婆子靠后。

(正旦云)既是俺婆婆来了,叫他来,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

(刽子云)那婆子近前来,你媳妇要嘱咐你话哩。

(卜儿云)孩儿,痛杀我也!(正旦云)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霸占我为妻。

不想婆婆让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药死了。

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

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唱)【快活三】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

【鲍老儿】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

(卜儿哭科,云)孩儿放心,这个老身都记得。

天那,兀的不痛杀我也!(正旦唱)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

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刽子做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时辰到了也。

(正旦跪科)(刽子开枷科)(正旦云)窦娥告监斩大人,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

(监斩官云)你有什么事,你说。

(正旦云)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

(监斩官云)这个就依你,打甚么不紧。

(刽子做取席站科,又取白练挂旗上科)(正旦唱)【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

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

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刽子云)你还有甚的说话,此时不对监斩大人说,几时说哪?(正旦再跪科,云)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

(监斩官云)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可不胡说!(正旦唱)【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正旦再跪科,云)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