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互联网金融企业与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及劣势对比

互联网金融企业与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及劣势对比

3.互联网金融企业与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及劣势对比3.1互联网金融较于传统商业银行的优势3.1.1快捷、方便和高效的参与方式互联网金融利用其特有的互联网技术,包括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使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不需要经过银行、券商或交易所等中介,不仅弱化了传统金融中介的作用,加速金融脱媒,更重要的是给参与者带来了快捷、方便和高效。

各种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同时也与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基本精神暗合,从而使得金融成为一种人人参与、自主选择性高,资金流动透自由,交易费用极低的开放形式。

互联网的普及,使互联网金融应用面之广将达到新高度。

3.1.2信息对称下的低廉成本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之前,个人的信用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和挖掘。

现在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公司通过海量、交易和数额,使个人信息和信用数据得到了充分的分析和流通。

现在对信用数据关注的重点也由交易拓宽到了数据的维度、广度和宽度。

这样使得信息的不对称性大幅下降,使得信用判断和评估将更加准确和迅速。

通过电子数据库储藏和搜索技术,使信用信息运用于指尖,形成成本低廉的金融模式。

特别是对于小微企业,由大数据支持的互联网金融无疑为它们融资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例如阿里小贷,为小微企业提供纯信用贷款,无需担保、抵押,对于缺少抵质押物、缺乏信用记录而导致贷款风险难以评估的小微企业来说,信贷门槛大大降低。

信息结构的改善令互联网金融可以成本极低地给出任何资金需求者(机构)的风险定价或动态违约概率,从而清晰地甄别出企业的资质,将风险管理的成本降至最低。

3.1.3互联网金融的覆盖面广阔广阔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能够突破时间和地域的约束,在互联网上寻找需要的金融资源,金融服务更直接,客户基础更广泛。

此外,互联网金融的客户以小微企业为主,覆盖了部分传统金融业的金融服务盲区,有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凭借其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互联网融资可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设计流程及产品,更好地为其提供融资支持,抢占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领域的市场份额。

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迅速发展,使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企业家、普通百姓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各种金融交易,风险定价、期限匹配等复杂交易都会大大简化、易于操作市场参与者更为大众化,互联网金融市场交易所引致出的巨大效益更加普惠于普通老百姓。

3.2传统商业银行较于互联网金融的优势3.2.1宏观调控方面的职能只要中央银行发行货币、控制通胀的职能继续存在,银行体系作为调节市场经济、传导宏观政策的主渠道功能就不会变更。

银行体系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中枢,在保障社会资金安全性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互联网金融难以完全舍弃银行信用体系而自建信用体系。

银行在货币创造功能和在支付结算体系中的重要性,受到现行法律制度的认可和监管。

商业银行在为全社会提供财富存管业务的同时,还为社会交易提供了重要的媒介支撑,是维持经济活动顺畅的重要基础,一如人体的血液循环,不可或缺。

其他机构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很难发挥这样的功能。

3.2.2雄厚的资产实力尽管互联网企业金融业务发展势头迅猛,但其资产规模、交易规模等各项指标都无法与商业银行抗衡。

银行同时经营存、贷款业务,使银行具有了跨期融资的功能,且商业银行资金规模巨大,银行存贷业务因此影响巨大。

而且,在银行负债构成信用货币主体的情况下,还使银行体系获得了超越存款来源进行信贷扩张的能力,这进一步强化了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3.2.3客户资源丰富商业银行经过长期的发展运营,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

商业银行通过关系定价等策略,意在与大型企业客户建立长期而全面的关系。

近年来,商业银行加紧推广电子银行业务,电子银行客户数量增长显著。

经汇总统计,9 家银行个人网银用户总量接近3亿,7 家银行企业网银用户总量达到532 万,较2011年同期增幅明显。

3.2.4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金融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风险管理是贯穿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主线。

面对着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构成的复杂多变的风险环境,在日趋严格的外部监管约束与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推动下,商业银行高度重视风险管理问题,在实践中不断优化风险管理流程,建立并完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健全各项风险控制规章制度,严格管控各类风险。

3.3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劣势3.3.1风险控制能力较弱互联网金融还没有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也不存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具备类似银行的风控、合规和清收机制,容易发生各类风险问题,已有众贷网、网赢天下等P2P网贷平台宣布破产或停止服务。

无法形成有效的事后惩戒机制,诱发恶意骗贷、借新还旧等风险。

交易数据无法掌握真实的资金流向,信用风险判断可能发生失误;交易数据能否支撑金融资信模型,将违约率降至一定概率,具有不可预见性。

同时,敏感数据被放置云端,引起资金的不安全。

3.3.2互联网技术的不完善性信用审核、风险管理等关键环节都依托网络平台,加大了技术风险以及平台的脆弱性,易受到木马病毒、钓鱼网站、第三方欺诈等影响;没有抵押担保,没有信用捆绑,风险一旦发生,易造成重大损失。

中国互联网安全问题突出,网络金融犯罪问题不容忽视。

若遭遇黑客攻击,互联网金融的正常运作会受到影响,危及消费者的资金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

3.3.3监管弱,法律缺失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监管和法律约束,缺乏准入门槛和行业规范,整个行业面临诸多政策和法律风险。

监管难以全面覆盖,难以保护消费者权益,违法违规的现象时有发生。

现阶段中国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还有待配套,互联网金融违约成本较低,容易诱发恶意骗贷、卷款跑路等风险问题。

特别是P2P网贷平台由于准入门槛低和缺乏监管,成为不法分子从事非法集资和诈骗等犯罪活动的温床。

3.4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的挑战3.4.1金融中介角色弱化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是媒介资金的融通,但目前,这一中介职能已经受到了第三方支付、网络贷款平台等互联网公司的挑战,并出现逐步弱化趋势。

互联网技术降低了信息获取成本和交易成本,分流了商业银行融资中介服务需求。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信息的传递方式和传播途径,为金融交易储备了大量的信息基础。

社交网络与P2P交易平台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成本高的难题,即社交网络平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P2P交易平台极大降低了交易成本。

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借助具有互联网特色的灵活经营模式,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支付体验,对商业银行的传统支付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替代作用。

3.4.2传统经营服务模式面临挑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主要难点在于银行传统的业务模式无法应对这一业务的风险分散化、多样化的挑战。

商业银行互联网化经营进程尚待进一步加快。

在为客户提供灵活性产品方面,互联网企业也走在了前面。

与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服务模式相比,网络小微贷款模式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

商业银行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对互联网的理解就不能仅停留在网点替代上,要认识到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趋势。

互联网金融不是将金融产品互联网化,而是结合互联网和金融进行创新。

3.4.3收入来源受到冲击虽然网络借贷兴起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因其能为没有得到正规金融机构覆盖的个人或企业筹措资金,未来将在小微企业和个人借贷领域与银行形成竞争,将影响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

第三方支付服务内容的不断增加将影响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以支付宝、财付通为首的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得牌照后,得以参与互联网及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货币汇兑等众多业务支付环节。

随着获牌业务类型的多样化,以及未来服务商户和个人用户需求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公司将触角伸向新的领域。

至目前,汇付天下、通联支付、银联电子、易宝支付、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七家机构已经通过了证监会的审批,获得基金第三方支付牌照,成为基金公司的直销渠道。

基金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对银行代销业务形成冲击,影响了银行的基金代销手续费收入。

【参考文献】王兴君.中国金融网2013-09-19.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发展的挑战宫晓林.金融实物.总441期.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冯娟娟.现代金融.2013年第4期.总第362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杨盛兹.中国外资.总第305期.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格局发展文- 汉语汉字编辑词条文,wen,从玄从爻。

天地万物的信息产生出来的现象、纹路、轨迹,描绘出了阴阳二气在事物中的运行轨迹和原理。

故文即为符。

上古之时,符文一体。

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爻)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尚书序》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说文》序》仓颉造书,形立谓之文,声具谓之字。

--《古今通论》(1) 象形。

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

"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本义:花纹;纹理。

(2) 同本义[figure;veins]文,英语念为:text、article等,从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理解为文章、文字,与古今中外的各个文学著作中出现的各种文字字形密不可分。

古有甲骨文、金文、小篆等,今有宋体、楷体等,都在这一方面突出了"文"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人们对于"文"都有自己不同的认知,从大的方面来讲,它可以用于表示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从小的方面来说它可用于用于表示单独的一个"文"字,可用于表示一段话,也可用于人物的姓氏。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字义1.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

2.刺画花纹:~身。

3.记录语言的符号:~字。

~盲。

以~害辞。

4.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

~艺。

~体。

~典。

~苑。

~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

~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5.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

~物。

6.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

水~。

7.旧时指礼节仪式:虚~。

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

9.温和:~火。

~静。

~雅。

10.指非军事的:~职。

~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11.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552~言。

~白间杂。

12.专指社会科学:~科。

13.掩饰:~过饰非。

14.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

15.姓。

16.皇帝谥号,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勤学好问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信接礼曰文;能定典礼曰文;经邦定誉曰文;敏而好学曰文;施而中礼曰文;修德来远曰文;刚柔相济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万邦为宪、帝德运广曰文;坚强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圣谟丕显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纯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与贤同升曰文;绍修圣绪曰文;声教四讫曰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