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试验室质量管理——分析前中后的质量保证

临床试验室质量管理——分析前中后的质量保证


一、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

工作内容:保证检验项目申请的科学、合
理性;根据临床医师的检验要求,患者的病 情正确准备;原始样本的正确采集及运送送。 也就是说这一阶段质量保证工作是为保证检 验结果能真实、客观地反映患者当前病情或 健康状态所应采取的必要保证措施。任何一 个环节处理不好,均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 性。
7、溶血 溶血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项目 ALT AST Glu K LDH 红细胞/血浆 6.70 40.00 0.82 22.70 180.00 溶血标本/正常标本 2.20 3.59 0.91 1.91 8.04
(三)标本的正确的采集
标本的正确采集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1、采样时间的控制——最佳采样时间的选择 2、采取具代表性的标本 3、采取最合乎要求的标本 4、唯一性标志 5、努力做好患者的配合工作
脂血:其产生的主要影响如下。 ①被分析物分布非均一性; ②血清或血浆中水分被取代,有时可达10%左右; ③对吸光度的干扰; ④物理化学机制的干扰。如标本中的脂蛋白可整合亲 脂成分,降低与抗体的结合,产影响电泳和层析。
患者状态的影响
饮料如咖啡可使淀粉酶、ALT、AST、ALP、TSH、 Glu等升高。 酒可使Glu降低。 抽烟可使血小板压积、碳氧血红蛋白升高;使免疫 球蛋白降低。
(二)病人准备
患者状态是影响检验结果的内在的生物因
素,包括固定的和可变的两个方面。、饮食 (含饮料、抽烟)、 药物、溶血、脂血等
患者状态的影响
1、 情绪:有研究指出,患者处于激动、兴奋、恐惧 状态时,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高。 2、运动:可使ALT、AST、LDH、CK等等一时升高; 还可引起血中钾、钠、钙、白蛋白、血糖等成分的 变化。劳累或受冷、热空气敇,往往可见白细胞的 增高。 3、体位:体位从立位到卧位时Hb下降4%:Hct下降 6%;ALT下降7%;T4下降11% 4、昼夜生理变化:
临床实验室
作用:指为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以
及健康状况的评估提供有益的、重要的及科学 的信息。
功能:主要为在受控的情况下,以科学的方
式收集、处理、分析血液、体液及其他人体材 料,并将结果提供给申请者,以便其采取进一 步的医疗措施,同时实验室应提供其检验范围 内的咨询服务。
质量保证
定义: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
(三)标本的正确的采集
1、采样时间的控制——最佳采样时间的选择 (1)最具“代表性”的时间: 血液标本原则上晨起空腹时采集标本。
具体要求:抽血的前一天晚上,病人保持平时
的生活习惯,正常饮食;饭菜宜清淡,不要喝 酒;饭后不要喝咖啡、浓茶;休息好。第二天 旱晨起来后,不吃早餐,少喝或不喝水,不做 早锻炼运动,平静地到医院等候采血。
(二)病人准备
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保存、送检实际
上是分析前阶段“标本流”的管理。 “标本流”:指的是从标本的采集开始,经 保存、输送、分析前处理、分析、分析后留 验直至销毁处理的整个过程。对临床实验室 而言,“标本流”是一种特殊的“物流”, 有人称为“检验物流”,但“检验物流”还 包括检验过程中的试剂及耗材。临床实验室 的活动,主要的就是和标本打交道,所以 “标本流”的管理是质量管理中的核心问题 之一。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
——分析前、中、后的质量保证
医学检验工作重点
检验工作 的生命
“一个中心”:
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两个基本点”:
对外为病人服务 对内为临床服务
临床实验室
概 念
质量保证 分析前、中、后阶段
临床实验室
定义:指对取自人体的各种标本进行生物学、
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 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检验,并为临床提 供医学检验服务的实验室。实验室可以提供其 检验范围的咨询性服务,包括结果解释和为进 一步适当检查提供建议。

患者状态的影响
6、药物的影响 维生素C对部分检验结果的影响
增高 ALT AST Glu 降低 TG LDH
患者状态的影响
影响血糖测定的某些药物 使测定结果增高 利血平 维生素D 甲状腺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雌激素 使测定结果降低 丙基硫脲嘧啶 甲硫咪唑 阿托品 红霉素 林可霉素
患者状态的影响
部分血液成分昼夜生理变化
分析物 血红蛋白 峰值时间(h) 谷值时间(h) 6~18 22~24
TSH
T4 生长素
20~2
8~12 21~23
7~13
23~3 1~21
患者状态的影响
5、饮食(含饮料、抽烟):一顿标准餐后,可使血中TG
增高50%、Glu增高15%。餐后采集的血液标本,其血清常 出现乳糜状,可影响许多检验测定的正确性。
一、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
“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标本进行检验, 不如不进行这项检验”
(一)临床医师正确选择检验项目

目前检验项目繁多,每一种试验都有其不同的临床 意义,因此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检验项目是保证 质量的第一步。要根据发病的时间和检验项目的敏 感度、特异性来选择有关项目。除病理原因以外, 每种检验项目还受到生理因素以及该试验方法学的 影响。因此要求临床医师对待遴选试验应有充分的 了解,才能针对病人具体情况选择检验项目,使获 得的每个结果都能在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中以挥作用。
QA),质量管理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 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ISO 9000:2000) 质量保证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应用 于医疗机构,它被定义为通过有计划和系统 的活动提供对正确操作过程的信心。临床检 验分为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过程。
质量保证
分析前
分析中
分析后
临床医师正确选择检验项目 病人准备 标本的正确采集 标本运送
标本前处理 分析过程 室内复核 登记及填发报告
检验结果的正确发出 检验样品的保存及处理 咨询服务
一、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
定义:分析前阶段又称检验前过程(pre-
examination process)按ISO 15189:2003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的 定义:分析前阶段按时间顺序,该阶段始来 自临床医师的申请,包括检验要求、患者准 备、原始标本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 室内部的传递,至检验分析过程开始时结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