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中世纪史学

第四章中世纪史学


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
从十三世纪开始,西方史学出现了一个变化,即国王 和政府对史学的关注.王家史官这种职位在德,英, 法等国出现了.此时的英国史学家是用拉丁文写作的 . 马太巴黎(Matthew paris, 约1200-1259年):"阿 尔班斯历史学派" 《大编年史》 ——续写《历史之花》 (《史学花朵》) 至1259年 ,计六卷 ;《小编年史》 (Historia minor)或称《小历史》,从1067年写到 1253年 . 注意第一手资料的收集,着重叙述政治,外交方面的 事.两部著作是非常重要的和有价值的史料.
三,中世纪的编年史 中世纪编年史的题材是多方面的 :对地方历史的叙述, 修道院或寺院的记载,关于城市的记载,某些重大的 历史时期或历史事件.不过绝大多数的编年史都是有 关地方的记载,只有少数是关于国家和国际关系中重 大事件的记载. 早期的编年史一般没有标题,统统称作年代纪或编年 史,后来出现一些很有色彩的标题.一段时期,"历 史之花"的标题十分普遍.另一段时期又流行"综合 编年史"(poly-chronicle)的名称. 到中世纪晚期,城市,地区和国家的编年史越来越多; 其次,出现了贵族编年史;最后,出现了为王室服务 的王家编年史.这些编年史的出现,打破了僧侣垄断 史坛的局面.
爱因哈德(Einhard,约公元770-840):《查 理大帝传》(Vita Caroli)中世纪传记中最著 名的一部. 伊西多尔(Isidore,约公元560-636年 伊思多 尔,以锡多) :《西哥特,汪达尔,苏维汇诸 王的历史》(History of the kings of the Visigoths Vandals and sue-vi) ,是了解中世 纪西班牙文明的重要资料.
第四章 世纪的西方史学 (5—13,5—14世纪)
一,中世纪史学的主要特征 1 在历史观方面:首先是神定论,其二为厌世主义, 其三是实用主义. 2 在史学方法方面:低劣,幼稚 . 3在体裁上:年代记和编年史.编年史的起源和发展与 年代记的进步有直接的关系. 我们这里所说的中世纪史学的特征,主要是指西欧, 不包括整个欧洲,尤其不包括中世纪的拜占廷帝国. 拜占廷历史学家普罗可比(Procopius 约500—565年, 普洛柯比阿,普罗科匹厄斯):《当代史》(即《查 士丁尼皇帝征战史》,《战史》) 8卷,《秘史》 , 《论建筑》(《查士丁尼建筑史》)6卷.
佛雷辛的主教奥托(Otto of Freising, 约11141158年) :《编年史》(亦称《双城史》, 《皇帝腓特烈传》.在大多数中世纪史家中, 他最有批判力. 历史观 : 1 预定论,任何一件事情,均可在上帝已预先 制定的模型中找到适当位置. 2 "四君主国"论 ——古罗马帝国 ,拜占庭, 查理大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 .奥托的史 学观点有其荒谬之处,但他的历史著作有很高 的史料价值.
思考题
1.中世纪史学的主要特征 2.比德的著作及历史地位 3.弗雷辛的奥托的历史观及著作 4.名词解释《法兰克人史》,《查理大 帝传》,《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兰 伯,基伯特,乔万尼维兰尼

英格兰: 《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是英国最重要的一部编年 史,也是所有日耳曼语系写作中最早的一部历史著作. 是许多编年史家编订删削而成.记载了英国早期的史 事. 在写作时间上,始于阿尔弗雷德大王(9世纪末),但 其基础是七,八世纪的年代记,不断增补至至1154年, 先后长达500来年. 在内容上,记载了从公元前60年到12世纪的1000多年 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是研究 英国早期历史的最重要的著作,也是研究英国语言发 展的最重要的资料.一部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极高的 作品.
二,中世纪早期的西欧史学(5—9世纪) 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到查理大帝统治时期,是古典史 学向中世纪史学过渡的时期. 卡西奥多鲁斯(Marcus Au-relius Cassiodorus,公元 480-570年) :《哥特史》(Cothic Hihtory) 12卷 , 《文牍12编》(Variae) ,《教会史三卷》 . 都尔城的主教格里高利(Gregory of Tours, 约538-594 年) :《法兰克人史》(Historia Francorum)共10 卷. 《法兰克人史》这部著作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描述了墨 洛温王朝文化诞生的全过程,说明了古代向中世纪过 渡的特征.其次,它也用大量的事实描述了宗教信仰 在中世纪初期如何逐渐统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蛮 族王国的希罗多德".
法国 : 基伯特得诺让(Guibert de Nogent 10531124,诺让的吉贝尔) :《法国人的神圣事 业》(Gesta Dei per Froncos,又译为《由法 兰西人实现的上帝的事业》) ,神圣的保证》 (De pignoribus sanctorum, 也译作《论圣徒 的遗物》) ,《自传》(De vita sua, 即《我 的生平》) . 基伯特是对新文化,新思维,新精神,新情况 最敏感的历史学家,其理性主义远远走在他所 处的时代的前面.
德意志: 兰伯特(Lambert von Hersfeld ?—约1088):《编年史》 (即《赫斯费尔德年代记》),以《圣经》中描绘的 创世纪为开端,止于1077年的"卡诺莎事件". 艾克哈德(Ekkehard von Aura? –—约1125) :《世 界编年史》5卷 .这是中世纪最好的一部世界编年史, 是一部杰出的综合性的著作.这部书的价值在于作者 对他本人所处时代的记述(1099-1125),内容非常翔 实,而且异常准确.他对授爵之事采取和解态度,对 当时遍及全欧的十字军狂热抱超然批判的态度.
僧正保罗(Paul the deacon, 约730-800): 《伦巴德人史》(History of the lombards)六 卷 ,始自伦巴德人的神话时代,止于公元744 年. 缺乏考证能力 ,但是,对于他自己的生活的那 个时代的有关史料,做过严肃而认真的考证, 因而比较可信. 这部著作的主要缺点是编年体系不够严谨,尽 管如此,它仍然是中世纪欧洲史学的重要典籍 之一.
比德(Bede, 672-735年) :"英吉利学问之父" 《英吉利教会史》(Ecclesiastic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eople)5卷 ,《修道院长列传》,"给埃格 伯特主教的信". 《英吉利教会史》:用有机统一的结构和拉丁文风格 记述事实,书后附综合年表,列举自凯撒在不列颠岛 登陆以来,直至公元731年的大事记.发展了攸西比厄 斯的纪年方法."BC"(Before Christ),以后的年代 为"AD(An'no Dom'ini);以考订文献为依据 . 英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英国历史之父" ,蛮族时 期写出的一部最伟大的著作.
城市编年史 :城市编年史的流行,除了文化因 素外,更重要的是社会和经济革命的结果.城 市编年史著作即反映了世俗精神的新思想. 意大利佛罗伦萨 : 乔万尼维兰尼(Giovanni Villani约1280—1348, 佐凡尼,微拉尼):佛罗伦萨编年史》 (Florentine chronicle) 维兰尼的著作缺乏批判能力,但他同时又是意 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者,他的著作是用白话而 不是拉丁文写的.维兰尼兄弟确立了佛罗伦萨 历史写作的传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