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简化)全解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简化)全解


事故应急管理内涵
• 应急响应是指事故发生后, 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 急行动,包括事故的报警 与通报、人员的紧急疏散、 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 抢险措施、信息收集与应 急决策和外部求援等。 • 其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 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 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 除事故。
事故应急管理内涵
• 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 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过程。 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 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 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 备和应急保障,包括应急 体系的建立、有关部门和 人员职责的落实、预案的 编制、应急队伍的建设、 应急设备(施)与物资的 准备和维护、预案的演习、 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 • 其目标是保持重大事故应 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
事故1:井喷后的应急工作
2、在应急决策和现场应急工作的连续性方面暴露出的问题 (1)应急决策不及时。 ①未及时采取点火措施,使险情失控,造成重大伤亡,事发后 18个小时才点火成功,使大量有毒气体硫化氢弥散于周围区域。 ②事发时不立即通知井口附近村民紧急疏散。 ③事前未告知村民井喷事故及硫化氢的毒性,村民缺乏有关知 识。 ④缺乏有效的告知村民的方式。 (2) 现场应急工作缺乏连续性。 ① 报警延迟。事发时钻井队队长只向有关上级公司报告事故, 井喷1h20min后才向A市政府部门报告事故情况,且未向离事故地 点1km远的当地镇政府电话通报。 ② 第三天上午10时,搜救组才进入井场附近的村庄,展开全面 搜救。
事故1:井喷后的应急工作
井喷1h20min左右,钻井队队长派人回井场关闭了柴油机、 泥浆泵和发电机等,对井场实施警戒,并向A市政府部门报 告事故情况,A市政府立即通报事故所在县政府。而此时离 事故地点1km远的当地镇政府却仍未接到钻井队的电话通报。 次日11时左右,钻井队接到上级点火指示。而之前,公司应 急中心主任在途中就有人向其建议点火,到达镇上后在知道 已有人员中毒伤亡的情况下也都未能做出点火决定,也没有 指派专人踏勘现场点火时机。直到12:30左右,钻井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队 员意外发现井口停喷,气体从放喷管线喷出,才开始组织点 火准备。14时左右,派人核实后,于16时左右点火成功,险 情得到初步控制。第三天上午10时,数百名公安干警、武警 组成的几十个搜救组进入了井场附近的村庄,展开全面搜救, 发现大量死亡人员。
事故1:井喷后的应急工作
通过本案例,我们可以发现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存在问题 1、如何建立高风险企业与当地政府的互动应急机制? (1)高风险企业:把可能的事故(井喷)的性质、有毒物质的 危害、事故的影响范围、本企业的应急措施和应急资源等告 知当地政府,请求指导、支援和互助。 (2)当地政府:了解高风险企业可能的事故的性质、危害、 影响范围、应急资源,纳入本行政区域应急预案。 (3) 双方可共同制定应急预案,或共同确定各自预案的某 些方面,以恰当配合,互相支援。如,事前,将可能的事故 的性质、危害、影响范围告知企业周围民众;一旦事故发生, 如何最快地得到准确信息,如何最快告知企业周围民众,如 何最快地将周围民众疏散、转移等。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刘 芳 宁夏铁路培训中心
让我们先来看 一起事故!
事故1
重庆开县井喷事故
此次事故造成234人死亡, 9.3万余人受灾,6.5万余人 被迫疏散转移。
事故1:井喷后的应急工作

某日晚10时左右,某钻井队在天然气矿井施工起钻过 程中,因违章作业,未按规定保证泥浆灌注量和循环时间, 导致钻井溢流,发生井涌;录井员未能及时发现溢流等井 涌征兆,井涌迅速转为井喷。钻井队队长迅速组织采取了 一系列的紧急关井措施,但由于回压阀被违规卸掉,井喷 无法控制。井场设备价值数千万元,钻井队队长未敢下令 点火,旋即向有关上级公司报告井喷事故,但也没有请示 点火。公司应急中心主任即率队从A市出发前往事故现场。 由于喷出的天然气中富含有毒气体硫化氢,井喷半小时后 钻井队人员开始撤离,并派出2名员工通知井口附近村民 紧急疏散,但大多数已经熟睡的村民并没有被他们的呼喊 惊醒,该2名员工也不幸中毒身亡。
(三)当前企业预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 从总体情况看,归纳起来存在以下问题:
事故应急管理内涵
预防
恢复
应急准备
应急响应
预防有两层含义: • 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 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 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 生,实现本质安全。 • 二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 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一定 的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 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的严重 程度。 • 应急管理中的预防更侧重于 第二层含义。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一)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定义
• 应急预案又称事故应急计划,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 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是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在对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应急机构、 应急人员职责、应急程序、保障措施等预先做的安排。
(二)应急预案原则和任务
事故1:井喷后的应急工作
事后,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的走访报道。一农妇见到慰 问领导就哭道:“我家的牛死了。”某村干部叹息道,要是 村里有一个高音喇叭,也不至于死那么多人。还有些人就是 不听劝,不肯离开,有的还回去锁门,拦也拦不住。一村民 心有余悸地说,他家离井场也就50m,自己是因为和钻井队 以前的一个队长比较熟,曾在闲谈时无意中听说过那气有毒, 才拼命跑了出来,否则不堪设想。当地某政府官员说,事故 一个多小时后,当地政府即组织了数十人的先遣队,派出警 车、救护车鸣警笛沿公路往返行驶,用扩音器呼叫周围山上 居住的群众转移。但由于正值深夜,灾区交通通讯不便,现 场有毒气体浓度太高,虽经多种努力,仍难保证灾区群众全 部得到转移。并坦言:“别说老百姓,连我们也不知这竟是 一个大毒气筒。”
基本原则 • 前提: 预防为主 • 贯彻: 统一指挥 分级负责 属地为主 快速反应 协同应对 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
任 务
• ������
• • • •
������ ������ ������ ������
立即抢救受害人员 迅速控制危险源 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 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 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