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脉的输液题库.docx

静脉的输液题库.docx

---山西省静脉治疗知识竞赛题库 C.减少药物联合输注,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第三部分 D.正确选择穿刺点、正确固定导管预防导管打折、移动或滑出。

一、单选题 E. 检查输液装置有无药流受阻的现象,及时发现和处理机械性阻塞。

1、静脉炎 1 级的临床表现( C )8、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的措施不包括( D )A.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 A.输液过程严防液体滴空,防止血液回流。

B.输液部位疼痛,可触及条索状静脉 B.应用输液泵时要注意合理设置报警装置。

C.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C.尽量避免留置导管的肢体下垂。

D.输液部位疼痛,条索状静脉长度大于 2.5cm ,有脓液流出, D.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步骤经动脉导管采集血标本。

E. 没有症状 E. 按不同导管的维护说明,采用正确的方法和程序完成冲管和封管操作。

2、静脉炎的发生率为 (A)9、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

A.2.5% -45%B.10%-40%C.5%-45%D.2.5%-40%E.10%-50%此临床表现属于(D)静脉炎。

3、对外周静脉短导管的研究显示置入时间(C)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的导管细菌定植 A.0级 B.1级 C.2 级 D.3级 E.4级的发生率会增加。

10、静脉炎 4 级的临床表现描述正确的是(D)A. ≥ 72hB. > 48hC.>72hD.> 96hE.< 72h A.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4、最为严重的静脉输液治疗并发症是( C ) B.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A. 静脉炎B. 皮肤坏死C.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D. 导管堵塞E.血栓 C.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

5、如果置管时没有保证无菌操作(如导管是在紧急的情况下置入的),则应尽快更 D.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换导管,最长不超过( C )长度大于 2.5cm,有脓液流出。

A. 12hB. 24hC. 48hD. 72hE. 96h E. 没有症状。

6、输液渗出是( B)11、关于静脉炎的处理描述错误的是(A)A.指输液过程中由于管理疏忽,刺激性药液输入了周围组织。

A.PICC 置管部位一旦出现静脉炎应立即拔除。

B.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输入的非腐蚀性药液或液体渗出到正常血 B. 血栓性静脉炎必要时遵医嘱进行溶栓。

管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

C. 如有脓性分泌物,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C. 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输入的腐蚀性药液或液体渗出到正常血管D. 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严重者遵医嘱局部应用抗生素药膏或使用湿热敷等。

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

E. 抬高发生静脉炎的肢体,避免剧烈运动。

D. 指输液过程中由于管理疏忽,刺激性药液和发疱剂或液体输入了周围组织。

12、下列预防药液渗出措施错误的是(C)E.指在输液过程中液体渗出到正常血管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

A.避免在同一条血管的相同部位反复穿刺。

7、预防机械性导管堵塞的措施, 下面描述错误的是( B ) B.尽量避免在下肢和瘫痪肢体留置导管。

A.尽量减少穿刺置管时对静脉和血管内膜的损伤。

C.出现局部疼痛有回血,无药液渗出可能。

B.使用普通输液装置。

D.提高穿刺成功率,做到穿刺一次置管成功。

E.评估外渗的风险因素。

13、液体外渗在渗出临床表现与分级中属于第(D) 级。

A.0级B.1 级C.2级D.3 级E.4级14、药液渗出的临床表现与分级下列描述错误的有(C)A.1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直径小于 2.5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B.2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直径在 2.5-15cm ,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C.2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直径大于15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D.3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直径大于15cm,皮肤发凉,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可能有麻木感。

E.4 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皮肤变色,有瘀斑、肿胀,水肿范围最小直径大于 15cm,呈可凹性水肿,循环障碍,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

15、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直径大于15cm,皮肤发凉,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可能有麻木感。

所述临床表现在药液渗出的临床表现与分级属于第(D)A.0 级B.1级C.2级D.3级E.4级16、药液渗出和外渗后处理应按下列间隔时间给病患部位拍照,下列错误的是(B)A.损伤发生时B.损伤后12小时C.损伤后24小时D. 损伤后 48 小时E.损伤后7天17、药液渗出和外渗后护理文件记录的内容不包括(E)A.记录发生渗出和外渗的药液名称和时间B. 记录渗出和外渗的临床表现。

C.记录渗出和外渗的处理措施及效果。

D.记录导管拔出的时间。

E.记录导管置入的时间18、导管相关性感染是指(D)A.发现并存在病毒的增长,可以是局部的、全身的,或两者兼有。

主要由三种类型,包括导管相关局部感染、隧道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B.发现并存在病原微生物的增长,是局部的。

主要由三种类型,包括导管相关局部感染、隧道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发现并存在细菌的增长,可以是局部的、全身的,或两者兼有。

主要由三种类型,包括导管相关局部感染、隧道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D.发现并存在病原微生物的增长,可以是局部的、全身的,或两者兼有。

主要由三种类型,包括导管相关局部感染、隧道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E.发现并存在病原微生物的增长,可以是局部的、全身的,或两者兼有。

主要由三种类型,包括导管相关局部感染、全身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19、导管相关局部感染通常发生在穿刺位置,表现为导管入口处红肿硬结、流脓,范围在( B)内。

A.1cmB.2cmC.5cmD.10cmE.15cm 20、CRBSI是( C)的英文缩写。

A.导管相关感染B.导管局部感染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D. 导管隧道感染 E. 导管感染21、CRBSI的诊断标准是(A)A.有全身感染症状,无其他明显感染来源,患者外周血培养及对导管半定量和定量培养分离出相同的病原体。

B.有全身感染症状,明显感染来源,患者外周血培养及对导管半定量和定量培养分离出相同的病原体。

C.有局部感染症状,无其他明显感染来源,患者外周血培养及对导管半定量和定量培养分离出相同的病原体。

D.有明显感染来源,患者外周血培养及对导管半定量和定量培养分离出相同的病原体。

E.有全身感染症状,无其他明显感染来源,患者外周血培养及对导管半定量和定量培养分离出不同的病原体。

22、静脉炎的处理原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E)A. 应拔除 PVC,可暂时保留PICC。

B.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C.将患肢抬高、制动,避免受压,必要时应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

D.应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的变化并记录。

E.应拔除导管,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23、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处理原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C)A.可疑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时,应告知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

B. 可疑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时,给予热敷、按摩。

C.应观察置管侧肢体、肩部、颈部及胸部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及颜色、出血倾向及功能活动情况。

D.只需观察置管侧肢体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及颜色。

E.观察内容有置管侧肢体、肩部、颈部及背部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及颜色、出血倾向及功能活动情况。

24、确认导管堵塞时,()立即拔除,()应遵医嘱及时处理并记录。

(B)A.PVC ; PICC。

B.PVC ; PICC、 CVC、PORT。

C.PICC ; CVC、 PORT。

D.PVC、 PICC; CVC、 PORT。

E.PVC、 PICC、 CVC; PORT。

25、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处理原则是(D)A.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应继续输液,遵医嘱给予抽取血培养等处理并记录。

B.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应拔除 PVC,暂时保留 PICC、 CVC、 PORT,并继续输液,遵医嘱给予抽取血培养等处理并记录。

C.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拔除 PVC、CVC,暂时保留 PICC、PORT,遵医嘱给予抽取血培养等处理并记录。

D.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拔除 PVC,暂时保留 PICC、CVC、PORT,遵医嘱给予抽取血培养等处理并记录。

E. 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拔除PVC、PICC、CVC,暂时保留 PORT,遵医嘱给予抽取血培养等处理并记录。

26、移除血管通路装置(VAD)时,护士应在( C )内对血管穿刺处进行监测以及时发现输液后静脉炎的发生。

A.12 小时B.24小时C.48小时D.72小时E.96小时27、血管通路装置(VAD)相关感染不包括(B)。

A.外部穿刺点B.外周导管C.皮下隧道D. 输液港E.导管相关血液感染28、发生渗液 / 外漏后任何变化都应及时向( C )汇报A护理部B家属C有独立执业资质的医务人员D 总值班 E.护理人员29、护士根据( D )来估计渗入组织中的液体总量A抽吸出的药液量B外漏的面积C患者主诉D注射或静脉输液量及距离前一次评估时间的间隔 E.注射或静脉输液量30、当患者出现空气栓塞时,应紧急采取何种体位?(B)A半坐卧位B左侧卧位C右侧卧位D端坐位 E.平卧位31、当患者出现空气栓塞,采取紧急卧位的目的?(B)A使右心室上部的空气滞留而不进入血液B使右心室下部的空气滞留而不进入血液C使左心房上部的空气滞留而不进入血液D使右心房下部的空气滞留而不进入血液 E.使左心室上部的空气滞留而不进入血液32、推荐在插管结束后行( A )以确定导管头端位置。

A胸片 B CT C MRI D超声 E.心电图33、在插管过程中,可使用(D)引导以除外导管头端进入颈内静脉A胸片 B CT C MRI D超声E心电图34、护士应熟知CVAD移位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并及时向(D)汇报。

A科主任B护士长C主班护士D具有独立执业资质的医务人员E护理部35、护士对所有类型血管通路设备引起的渗液/ 外漏进行评估和记录,该措施应坚持至患者(B)A.严重程度减弱B.症状消失C.损伤区域功能感觉丧失D.皮肤水疱形成E.肢体功能缺陷与丧失36、静脉炎的发生率应以(C)为基础计算。

A.外周导管的静脉炎发生率B.PVC的静脉炎发生率C. 短期外周导管的静脉炎发生率D.PICC的静脉炎发生率E. 静脉炎发生病例数37、针对导管的综合处理措施应由(E)共同决定。

A.LIP 及患者B.医生和护士C.LIP和护理人员D 护理人员及患者 E.LIP、护理人员及患者---38、PICC 、 CVC 、PORT 的冲管和封管应使用( C )注射器或一次性专用冲洗装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