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学原理教材习题答案

会计学原理教材习题答案

第一章1.1-1.3 C ABCD ABD1.4名词解释: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不会面临清算、解散、倒闭等情况而不复存在。

权责发生制,指收入和费用是否计入某会计期间,不是以是否在该期间内收到或付出现金为标志,而是依据收入是否归属该期间的成果、费用是否由该期负担来确定。

1.5简述会计的发展历程。

参见本章第一节。

1.61、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财产物资时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

在历史成本计量原则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照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预期负债所需支付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重置成本,又称现时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金额。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在实务中,重置成本多用于盘盈固定资产的计量等。

3、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可变现净值通常应用于存货资产减值情况下的后续计量。

4、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现值通常用于非流动资产可收回金额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价值的确定等。

例如,在确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可回收金额时,通常需要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通常需要使用实际利率法将这些资产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再通过相应的调整确定其摊余成本。

5、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公允价值主要应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等。

2.1 D2.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

为了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不能仅仅根据经济业务的外在表现形式来进行核算,而要反映其经济实质。

2.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处理具体会计业务的基本依据,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准则,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这些准则都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而提出,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质量的保证。

2.4“会计信息生成系统”主要通过哪些会计核算方法完成?(西南财经大学2012研)从填制会计凭证到登记账簿、编制出会计报表,一个会计期间(一般指一个月)的会计核算工作即告完成,然后按照上述程序进入新的会计期间,如此循环往复,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这个过程也称为会计循环。

会计循环中运用的会计核算的方法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核算方法体系。

这些方法相互配合运用的程序是:1.经济业务发生后,取得和填制会计凭证;2.按会计科目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核算,并运用复式记账法在有关会计账簿中进行登记;3.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费用进行成本计算;4.对账簿记录通过财产清查加以核实,保证账实相符;5.期末,根据账簿记录资料和其他资料,实行必要的加工计算,编制会计报表。

第二章1.1-1.3 A ACD ABC1.4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将会计核算对象按其特征进行归类形成的具体项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初步划分。

资产: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1.5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的联系在于:它们都被用来分门别类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掌握设置的依据;而账户则是会计科目具体运用。

二者的区别在于: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它只能表明该科目核算的经济内容;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可以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地记录,以反映该账户所记录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

由于账户按照会计科目命名,两种完全一致,因而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科目和账户常被作为同义词来理解,互相通用,不加区别。

2.1会计要素 (中山大学2010) :会计要素是将会计核算对象按其特征进行归类形成的具体项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初步划分。

收入(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中山大学,2011年):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和损失。

利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 :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2.2 论述题(1)资本公积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接受捐赠、股本溢价以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积金,归所有者所共有的、非收益转化而形成的资本。

资本公积可以按照法定的程序转增资本。

盈余公积,是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和公益金。

盈余公积是具有特定用途的留存利润,也就是用于生产经营和职工集体福利的留利。

盈余公积可以用来弥补亏损和按照规定程序转增资本金。

资本公积与盈余公积最主要的区别是来源不同,前者与企业盈利无关,后者直接来源于企业的利润。

(2)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第三章1.1-1.8 A BCD AD ABCD AC BC ABC ABCD1.101)以银行存款80 000元购入机器设备一台。

借:固定资产 80 000贷:银行存款 80 000 2)投资者投入资本5 000 000元。

借:本年利润 5 000 000贷:实收资本 5 000 000 3)购入材料20 000元,价款未付。

借:原材料 20 000贷:应付账款 20 000 4)职工张明预借差旅费5 000元。

借:其他应付款 5 000贷:银行存款 5 000 5)以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30 000元。

借:短期借款 30 000贷:银行存款 30 0006)从银行提取现金500元。

借:库存现金 500贷:银行存款 500 7)以银行存款10 000元偿还前欠的购货款。

借:应付账款 10 000贷:银行存款 10 000 8)预收货款25 000元。

借:银行存款 25 000贷:预收货款 25 000 9)向银行借入款项35 000元。

借:银行存款 35 000贷:短期借款 35 000 10)收到某公司前欠的货款30 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30 000贷:应收账款 30 0002.1 对2.2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二者之间是密切相关的,总分类账户对所属明细分类账户起着控制和统驭作用,是明细分类账户的综合化;明细分类账户是对其应属的总分类账户起详细的补充说明作用,是总分类账户的具体化。

二者结合,构成了完整的账户应用体系。

为保持二者可核对性,应该对二者进行平行登记,即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要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也要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方法。

2.3总分类账户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反映的账户。

明细分类账户,是指用来提供某一总分类账户所属较为详细经济信息的账户,用来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明细账。

相同点:都记录会计要素的内容。

不同点:总分类账户所提供的是综合资料,如“材料”总分类账户提供的是企业全部材料的增减变化及结存情况。

明细分类账户详细反映企业要了解有关业务的具体内容。

第四章1.1-1.15 CCBBA CCCCD ABD ABC ABD BCD AC1.16(1)接受A公司投入现款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120 000贷:实收资本 120 000(2)收到国家增拨的投资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200 000贷:实收资本 200 000(3)收到B公司投入的设备,评估价80000元;材料10吨,价值元。

借:固定资产 80 000原材料 100 000贷:实收资本 180 000(4)接受C公司投入一项专利权,双方确认价格元。

借:无形资产 400 000贷:实收资本 400 000(5)向商业银行借入8个月借款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500 000贷:短期借款 500 000(6)向商业银行借入5年期借款10 000 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10 000 000贷:长期借款 10 000 000(7)经决定用资本公积40 000元转增企业资本。

借:资本公积 40 000贷:实收资本 40 0001.17(1)从宏达公司购入A材料2000kg,单价50元;购入B材料2000kg,单价20元。

增值税税率17%,货款尚未支付,A、B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A材料 100 000——B材料 4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23 800贷:银行存款 163 800(2)用银行存款支付上月欠维达公司货款50000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