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测试理论复习题名词解释声压级- 声压与基准声压之比的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2,单位为dB。
基准声压为:P0=2×10-5Pa。
声强级-声强与基准声强之比的以10为底的对数,单位为dB。
基准声强为I0=10-12W/m2。
声功率级-声功率与声功率之比的以10为底的对数,单位为dB,。
基准声功率为W0=10-12W。
A声级-用A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为A声级,单位为dB。
计权网络-摸拟人耳对不同强度和频率声音的反应而设计的,由电阻和电容组成的具有特定频响特性的滤波器。
分贝-表示一个量超过另一个量(基准量)的程度。
是声学级的单位,表示符号为dB,无量纲。
7.稳态噪声-在测量期间内,声级起伏不大于3dB的噪声为稳态噪声。
8.等效声级-按能量随时间的平均A声级称为等效声级,以LAeg表示,单位为:dB。
9.累计百分声级-在取样测试时间内n%的时间噪声的声级超过(包括等于)某一数值的声级,称为累计百分声级。
常用的有L5、L50和L95。
10.声级- 用一定的仪表特性和A、B、C计权特性测得的计权声压级。
在可听频域范围内,按照特定频率计权而合成的声压级dB,同时标明计权网络名称。
11.环境噪声、背景噪声-环境噪声是户外各种噪声的总称。
背景噪声是与待测噪声存在与否无关的干扰噪声。
12. 响度级-是根据人耳的听觉特点,仿照声压级的概念引出的与频率有关的主观量。
其单位是方(phon)。
13. 暴露声级-在某一规定时间内或对某一噪声事件,其A[计权]声压的平方的时间积分与基准声压的平方和基准持续时间的乘积的比的以10 为底的对数。
单位为dB。
14.噪声污染级-噪声污染级是交通噪声的评价标准。
由于车辆驶过和分布的复杂性,交通噪声随时间变化很大,须用统计分布来描述。
15. 语言干扰级-评价噪声对语言干扰的单值量,是中心频率为500、1000、2000、4000Hz 四个倍频带噪声声压级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dB16. 衍射(绕射)-由于媒质中有障碍物或其它不连续性而引起的波阵面畸变。
17.反射-波阵面由两种媒质之间的表面返回的过程。
向表面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18.折射-因媒质中声速的空间变化而引起的声传播方向改变的过程。
19. 干涉-频率相同或相近的声波相加时所得的现象,特点是某种特性的幅值与原有声波相比较具有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分布。
20. 噪声评价-在不同条件下,采用适当的评价量和合适的评价方法,对噪声的干扰危害进行评价。
常用的评价量有:平均声级、A声级、等效声级、暴露声级等。
二、简述题:1.环境噪声监测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1)对各功能区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区域环境噪声进行经常性监测。
(2)对噪声源辐射情况进行监视性监测。
(3)为执行噪声控制法规、噪声控制标准作仲裁性监测。
(4)开展环境噪声监测技术和方法研究。
2.简述声级计的工作原理?答:声压信号通过传声器被转换成电压信号,馈入放大器成为具有一定功率的电信号,再通过计权网络,经过检波便可以在表头(或显示器)上显示出来。
3.简述GB/T14623-93环境噪声测量方法中对测量仪器有何要求?答:(1)测量仪器准确度为2型(包括2型)以上的积分式声级计或噪声统计分析仪(具有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的功能),其性能符合GB3785-83的要求。
(2)测量仪器和声级标准器应按检定规程定期检定。
(3)测量前后使用声级校准器,校准测量仪器的示值偏差不大于2dB。
否则测量数据无效。
4.怎样保养噪声测量仪器?答:(1)保持仪器外部清洁;(2)传声器不用时应干燥保存;(3)传声器膜片应保持清洁,不得用手触摸;(4)仪器长期不用时,应每月通电2小时,霉雨季节应每周通电2小时;(5)仪器使用完毕应及时将电池取出;(6)定期送计量部门鉴定。
5.噪声监测质量保证有哪些要求?答:(1)测点布设要现场踏勘,根据不同的监测对象按监测规范布点;(2)测量要在正常的工作时段和正常工况下进行;(3)测量前后均要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灵敏度漂移不得大于0.5dB;(4)测量时气象条件应满足规范要求;(5)测量时注意传声器的指向,测量人员应尽量远离仪器;(6)无论何种测量,当声级涨落大于10dB时,必须作20分钟以上测量;(7)数据处理按规范进行,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8)测量仪器及校准器定期送计量部门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6. 什么是计权声级?答:计权声级是在声学测量仪器上,模拟人的听觉的某些特性设置一些网络,使所接收到的声音给以不同程度的衰减或增强,以便直接读出能够反映人耳对噪声感觉的数值来,这种通过计权网络读出的声级叫做计权声级。
7.什么是噪声?环境噪声如何分类?答:从物理学观点噪声是由频率上和统计上完全无规的振动;从环境保护的观点噪声是指人们所不需要的声音,称之为噪声。
环境噪声是户外各种噪声的总称,分为:工业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生活和其它噪声。
8. 使用噪声测量仪器前后应作哪些校准和检查?答:测量前后均要对仪器进行校准,检查仪器采样时间、采样间隔是否符合测量规范要求,打印结果是否正确。
9.采用活塞发生器校准噪声测量仪器应注意哪些?答:活塞发生器产生250 Hz,124±0.2 dB的标准声压,故用其进行校准,频率计权应置于线性档,量程选择应为120 dB。
10.试解释频程和频谱分析的概念。
答:(1)频程:将所考虑的频率范围按一定的规则划分为若干个频带。
(2)频谱分析:研究声能量在不同频率上的分布。
11.描述噪声特性的方法有哪两类?答:一类是把噪声单纯地作为物理扰动,用描述声波特性的物理量反映噪声特性,这是对噪声客观量度;另一类是涉及人耳的听觉特性,根据听者所感觉到的刺激来描述,即所谓的噪声主观评价。
12.如何选择交通噪声的测点,怎样测量?答:(1)交通噪声测点应选在两路口之间,道路边人行道上,离车行道的路沿20cm处,此处离路口应大于50m,这样该测点的噪声可以代表两路口间的该段道路交通噪声。
(2)为调查道路两侧区域的道路交通噪声分布,垂直道路按噪声传播由近及远方向设测点测量,直到噪声级降到临近道路的功能区(如混合区)的允许标准值为止。
测量方法:在规定的测量时间段内,各测点每次取样测量20min的等效声级,以及累积百分声级L5、L50、L95同时记录车流量(辆/小时)。
13.请解释L5 、L50、L95、Leq?答:(1)L5:在取样时间内有5%的时间超过此值.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峰值;(2)L50:在取样时间内有50%的时间超过此值.相当于噪声的平均中值;(3)L95:在取样时间内有95%的时间超过此值.相当于噪声的平均本底值;(4)Leq:某规定时间内声级的能量平均值。
14.怎样选择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的测点?答:(1)应选在法定厂界外1米,高度1.2米以上的噪声敏感处。
如果厂界有围墙,测点应高于围墙。
(2)若厂与居民住宅相连,厂界噪声无法测量时,测点应选在居室中央。
15怎样选择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点?答:(1)根据城市建设部门提供的建筑方案和其它与施工现场情况有关的数据确定建筑工场地边界线,并应在测量中标出边界和噪声敏感点之间的距离。
(2)根据被测建筑施工场地的建筑作业方位和活动形式,确定噪声敏感建筑或区域方位,并在建筑施工场地边界上选择敏感建筑或区域最近的点作为测点。
由于敏感建筑物方位不同,对于一个建筑施工场地,可同时有几个测点。
(3)传声器处于测点处距地面高度1.2米的边界敏感测点处。
如果外边界有围墙,为扩大监测范围,可将传感器置于1.2米以上的高度,但要在测量报告中加以注明。
16.简述城市区域噪声普查时,测点的选择原则。
答:(1)网格测量法:将要普查的区域划分为多个相等的正方格,网格要完全覆盖被普查的区域。
每一网格中的工厂、道路及非建成区的面积之和不得大于网格面积的50%,否则视该网格无效。
有效网格总数不少于100个。
测点布在网格的中心。
若网格中心点不宜测量(如为建筑物,厂区内等)应将测点移动到距中心点最近的可测量位置进行测量。
(2)定点测量法:在标准规定的城市建成区中,优化一个或多个能代表某一区域或整个城市建成区环境噪声平均水平的测点,进行长期噪声定点测量。
(3)传声器的位置:测点选在居住或工作建筑物外,离任一建筑物的距离不小于1.2米。
17.简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测量方法。
答:(1)按照规定的布点位置选择测点。
测量点选在居住或工作建筑物外,离任一建筑物距离不小于1米,传声器距地面不小于1.2米。
不得不在室内进行测量时,室内噪声限值低于区域标准值的10dB,测点距墙面和其它主要反射面不小于1米,距地板1.2-1.5米,距窗户约1.5米,开窗状态下测量。
(2)采样方式为:仪器的时间计权特性为快响应,采样时间间隔不大于1秒。
(3)测量时间每小时不少于10分钟。
测量时段可以任意选择,但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必须为1小时。
(4)按当地政府规定的昼间和夜间分别进行测量。
铁路两侧区域环境测量时,应避开列车通过的时候。
18.简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的测量方法。
答:(1)根据规定对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进行观察,确定噪声测量点位。
(2)所用噪声测量仪器应为2型以上,在测量前后进行校正。
(3)应在无雨、无雪的气候下进行测量,当风速超过1米/秒时,要加防风罩,风速超过5米/秒时,应仃止测量。
(4)传声器设在距地面高度1.2米的边界敏感处,指向声源。
(5)仪器动态特性选择快响应,时间间隔不大于1秒,白天以20分钟的等效A声级表征该点昼间噪声值,夜间以8小时的平均等效A声级表征该点夜间噪声值。
(6)测量期间,各施工机械应处于正常状态,并应包括不断进入或离开的车辆,以及在施工场地上运转的车辆。
(7)背景值应比测量噪声低10dB以上,若相差小于10dB则按规定修正。
19.进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时,测量记录应包括哪些内容?答:(1)工厂名称、适用标准类型、测量时间、测量人、测量时的气象情况。
(2)测量仪器型号及名称,测量前后校准情况。
(3)测点示意图、测点编号,主要声源、测量值(昼间、夜间)。
(4)背景测量值及修正情况。
(5)其它监测时的情况。
20.防治城市噪声污染有哪些措施?答:(1)控制城市人口;(2)城市的功能分区;(3)合理规划和合理布局;(4)噪声控制立法;(5)环境噪声管理;(6)噪声治理;(7)城市绿化等。
三、填空:1.声音构成一个声系统需要有三个要素:(声源)、(介质)、(接受器)。
2.在常温空气中,频率为500H z的声音其波长为(0.68m 声速/频率).3.从物理学观点噪声是(频率上和统计上完全无规律的振动);从环境保护的观点,噪声是指(人们所不需要的声音)。
4.噪声污染属于(能量污染),污染的特点是具有(可感受性)、(瞬时性)、(局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