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生物知识点精心整理

初中生物知识点精心整理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观察法概念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计划,用自己的感官辅助工具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方法。

二、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生物还有其他的特征,如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调查的一般方法调查是科学的方法之一。

调查时应该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在根据目的制订合理的计划,并认真的调查和记录,最后整理出结果,如果调查的范围不是很大,不可能逐个进行调查时,要选取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作为样本。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二、调查注意事项1、对所观察的生物,不管你是否喜欢它,都要认真的观察,如实的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

2、不要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

3、注意安全三、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水生生物、陆生生物3、按照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单元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生态因素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2、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生物印度: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的每种生物都受其他生物的影响,具体可分为:捕食、竞争、寄生、共生、合作等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自然选择中优胜劣汰的过程,他促进了生物的不断进化,保证了生物种族的不断延续。

四、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随环境的影响不断的变化自身的行为方式、生理结构以适应环境同时生物对它周围的环境也有影响。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非生物两种成分密切交织、彼此作用构成的生产者: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也包括一些光合细菌和华能自养细菌)消费者: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取食其他动植物的动物。

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将动植物的遗体或遗物分解的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光、温度、水等三、生物网和食物链1、生物链: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2、书写食物链的方法:1、按摄食顺序排列好生物,典型的食物链通常是从生产者开始,经草食性动物,在到肉食性动物 2、排除生产者和分解者 3、用“→”表示被吃3、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他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4、如何由食物链书写食物网:1、找到生产者。

2找到终极消费者。

3、数由生产者到终极消费者有多少条不同的路径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生物圈的范围1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生物+环境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中又包含了各种生态系统。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看上去彼此分离,互不相干。

但事实上各生态系统之间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它们是紧密联系的整体。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构造1、目镜:放大材料的物象2、镜筒:内有反光片3、转换器 4物镜 5载物台 6、镜住 7遮光器 8压片夹 9反光镜 10镜住11粗准焦螺旋 12细准焦螺旋 13镜壁二、显微镜的使用 1取经和安放取镜时右手握镜壁,左手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不可倾斜,一般放在实验台左侧,距试验台边缘7厘米处,安装物镜或目镜时,镜筒向前,镜壁朝向操作者。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选用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然后在左眼注视目镜内,睁开右眼;用手翻转反光镜,让镜面向着光源,使光线通过反光孔射入镜筒,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为止。

3观察1、放置标本正对通光孔2、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接近通光孔3、观察目镜动粗准焦螺旋,看清物像,4、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变得更清晰。

4注意事项当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当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是,要用擦镜纸。

三、显微镜的成像和放大倍数1、显微镜的成像是上下相反的和左右相反的。

如果物象偏左上方要使其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璃片。

显微镜放大倍数就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比如选用目镜“10×”和物镜“40×”,细胞将被放大400倍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一、观察材料1、显微镜要观察的材料必需是薄而透明的2、玻片标本的分类切片:从生物体上直接切取的薄片涂片:是从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的装片:从生物体上撕取或挑去少量材料制成的,如果生物体很小也可以直接做成装片。

三、装片的制作过程擦:用洁净的纱布擦载玻片和盖玻片滴:在盖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撕:用镊子撕取洋葱内表皮展:防止细胞重叠盖:盖玻片一端先接触水滴轻轻盖下防止气泡产生染:在盖玻片一端滴加碘液吸:在另一端用吸水纸吸,使标本完全着色四、植物标本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参见教材45页图2-2)1、细胞壁:植物细胞所特有支持保护的作用2、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显微镜无法直接观察到起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3、细胞质:包含各种细胞器的液体,促进细胞内个中物质的交换4、线粒体:动物、植物共同拥有,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是生物动力的主要来源。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转换器。

能将化学能转化成为热能。

5、叶绿体:在植物细胞特有。

能进行光合作用,即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同时产生氧气。

叶绿体是细胞的能量转换器,能将光能转化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6、液泡:在植物细胞特有。

内部充满植物的“汁液”是植物味道和颜色的主要来源。

7、细胞核:染色最深,储存和传递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遗传和变异第三节动物细胞一、细胞的形态结构人体或动物的细胞形态并不完全一样的,肌肉细胞是细长的纺锤形、神经细胞有许多的突起、植物细胞是扁平的方形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细胞的形态是与细胞的生理功能相适应的。

二、如何制作临时装片擦:洁净的纱布滴:生理盐水刮:口腔内侧壁涂:分散细胞盖:防止产生气泡染:稀碘液(或高猛酸钾)吸:促进着色三、动物细胞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家教材48页图2-5)1、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显微镜无法直接观察到起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2、细胞质:包含各种细胞器的液体,促进细胞内个中物质的交换3、线粒体:动物、植物共同拥有,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是生物动力的主要来源。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转换器。

能将化学能转化成为热能。

4、细胞核:染色最深,储存和传递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遗传和变异四、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有什么不同1什么是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就是0.9%的Nacl水溶液,因为它的渗透压值和正常人的血浆、组织液都是大致一样的第四节细胞的生活一、细胞的物质1、无机物:水、无机盐分子特点:一般不含碳原子2、有机物: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分子特点:一定含碳、分子比较大二、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1、有益物质欢迎进入2、有害物质禁入内3、内部代谢废物果断排除三、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1、能量:化学能、光能、热能2、线粒体:动物、植物共同拥有,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是生物动力的主要来源。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转换器。

能将化学能转化成为热能。

3、叶绿体:在植物细胞特有。

能进行光合作用,即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同时产生氧气。

叶绿体是细胞的能量转换器,能将光能转化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四、细胞核是控制中心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小羊多利身世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五、关于本课的几个问题1、淀粉遇碘变蓝色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一、细胞需要营养1、细胞可以通过吸收周围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并转换成自身的物质,细胞的体积不断的变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2、细胞不能无限制的增大。

二、细胞的分裂1、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后就会分裂。

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就叫做分裂2、分裂的过程⑴细胞核先有一个分为两个⑵细胞质分为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⑶如果是动物细胞,细胞膜就向内凹陷缢裂成为两个细胞如果是植物细胞,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三、什么是染色体1、染色体=DNA(遗传物质)+蛋白质,所以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四、细胞核的分裂染色体加倍,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因此新细胞与原来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一、细胞分化成不同的组织1、什么叫做分化?在个体的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

2、什么叫做组织?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1、什么是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三、系统1、什么是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构成了系统2、我们有哪些系统,这些系统的功能是怎样的?运动系统:运动支持和保护呼吸系统: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循环系统:运输体内物质泌尿系统:泌尿和排尿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生殖系统:生殖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通过激素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第三节植物细胞的结构层次一、植物的几种重要组织(见教材60页2-12)1、分生组织:由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组成,存在于植物体内的某些特定的部位,在植物的生命过程中,这些细胞保持旺盛的的分裂能力。

2、保护组织:覆盖在植物体的表面,起保护作用,即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子器官都有保护组织。

保护组织的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厚3、机械组织:茎、叶、花、果、种子都有机械组织。

构成机械组织的细胞壁很厚,主要起支撑和保护作用4、营养组织:是植物体内分布最为广泛的组织,具有吸收、同化、储藏等多种功能。

根、茎、叶、花、果、种子中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组织。

5输导组织:植物体内负担水分、无机盐和营养物质的主要结构。

在植物体内。

水分和无机盐以及有机物的运输,主要靠疏导组织进行。

二、植物的六大器官1、根:植物主要固定作用,能共吸收土壤里的水和无机盐2、茎:由芽发育而成是根和叶的连接部分在根和叶之间起输导作用。

茎的输导组织把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无机盐、输送给叶。

把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输送给根3、叶:叶生长在茎的节上,是植物的重要的营养器官,叶内含有叶绿体,能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因此叶是制造营养的器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