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之我见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之我见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之我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中数学课即将开始与初中知识有联系,但比初中数学知识系统。

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因此不少同学进入高中之后很不适应。

进入高中后,代数里首先遇到的是理论性很强的函数,再加上立体几何,空间概念、空间想象能力又不可能一下子就建立起来,这就使一些初中数学学得还不错的同学因不能很快地适应而感到困难。

本文就如何指导高中学生学好数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1.学习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喜爱也就是做一件事的理由和把事情坚持下去的最强动力。

良好的心理素养、近乎痴迷的兴趣是高效率学习数学的前提,也是在最后的考试中取胜的必要条件。

大多数同学都会觉得繁重的数学学习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遇到一道难解的题,或者期末考试考砸了,更是郁闷至极;心情不愉快的时候总会有的,怎么办呢?是继续硬着头皮学习吗?不是,而是要迅速让自己摆脱不愉快,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遇到这种情形,可以找一个自己信任的人,把自己的不快倾诉出来,寻求他人的理解,这样,就能很快收回烦恼的心,专心学习,也才能保证学习的效率。

此外,由于学习太紧张,再加上学习中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不顺心的事情,每天都要找一个时间,最好是在傍晚的时候,走出教室放松一下,回顾一下一天的学习和生活,表面上看起来这样做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是,有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心境,提高了学习效率,那点时间算不得什么。

2.提高课堂效益
数学的一个概念、定义、公式、法则、定理等都是数学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容易被忽视。

事实上,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正是数学能力的培养过程。

一个定理的证明,往往是新知识的发现过程,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就培养了数学能力的发展。

因此,要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法,要把知识形成过程看作是数学能力培养的过程。

数学课没有一定的速度是无效学习,慢腾腾的学习是训练不出思维速度,训练不出思维的敏捷性,是培养不出数学能力的,这就要求在数学学习中一定要有节奏,这样久而久之,思维的敏捷性和数学能力会逐步提高。

在数学课堂中,老师一般少不了提问与板演,有时还伴随着问题讨论,因此可以听到许多的信息,这些问题是现开销的,对于那些典型问题,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都必须及时解决,不能把问题的结症遗留下来,甚至沉淀下来,现开销的问题及时抓,遗留问题有针对性地补,注重实效。

数学课的课堂练习时间每节课大约占1/4-1/3,有时超过1/3,这是对数学知识记忆、理解、掌握的重要手段,坚持不懈,这既是一种速度训练,又是能力的检测。

学生做题是无心的,而教师所寻找的例题是有心的,哪些知识需要补救、巩固、提高,哪些知识、能力需要培养、加强应用。

上课应有针对性。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与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的要求较高。

数学能力只有在数学思想方法不断地运用
中才能培养和提高。

3.多做练习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

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

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
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

当然这里所说的多做题不是要同学们搞题海战术。

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

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

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

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要提高数学能力,当然是通过课堂来提高,要充分利用好这块阵地。

在学习中要有埋头苦干的精神,但决不能只是一味的埋头苦干,要能善于钻研,善于归纳,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善于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遵循认识规律,善于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注重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不满足于现成的思路和结论,善于从多侧面、多方位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因为只有思
索才能生疑解疑,只有思索才能透彻明悟。

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无问题状态,就说明他思考不够,学业也就提高不了。

每学完一节一章后,要按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纳总结,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这也是再认识的过程,对进一步深化知识积累资料,灵活应用知识,提高概括能力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5.实施以激励为主要目的学习评价,提高学习的情趣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固定、唯一、精确的所谓标准答案来评价所有学生的行为,实施以激励为主要目标的学习评价。

学生在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时,教师要以满腔热情认真对待,而不能应付了事,更不能随便打断他们的发言。

对于学生的见解,正确的要充分肯定,错误的也不要直接否定,要在肯定他积极思考的同时,引导他们去想一想。

对于性格内向,不喜欢发言的同学,要对他们多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总之,让好的数学学习方法进入课堂,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从中悟出数学学习的真谛,从而自然而然的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