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5专题五油田地面工程设备.pptx
15专题五油田地面工程设备.pptx
江汉机械研究所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液一 液旋流油水分离技术的研究,开发出了污水除油旋流 器、预脱水旋流器系列产品,具有脱除效率高、自控 系统性能稳定的特点,在胜利、江汉油田都取得了较 处理技术发展快,开发了不同类型的处理工艺 流程和污水处理设备,根据不同的水质特点和净化要 求,大致可分为重力式收油、沉降、过滤流程,压力 式聚结沉降分离、过滤流程,以及浮选式除油净化、 过滤流程三种。
8.稠油热采工艺技术
稠油具有密度大、黏度高、流动困难的特点,地面 系统抓住一个“热”字,主攻一个“稠”,字,在 节省投资、减少能耗的前提下利用好热能,降低原 油黏度,顺利地实现稠油的集输、处理和外输。
该技术具有运行成本低、出水水质高、净化油质量好、 运行安全可靠、管理方便、运行平稳和改造费用低等特点。
利用水力旋流技术进行油田污水除油及高含水期 采出液预脱水,是近年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大庆石油学院对水力旋流技术从理论到实践进行 了系统研究,与大庆采油一厂合作研制水力旋流器用 于高含水原油预脱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伴生气处理技术
油田伴生气处理技术:又称轻烃回收技术,用于回收伴生气中的轻烃,同 时接受原油稳定装置提供的轻烃,并对这些轻烃进行分馏,产出合格的产品。
应用最多的是膨胀机制冷、两塔式工艺流程,即压缩后的天然气通过膨 胀机膨胀降压后产生低温,将伴生气冷却,致使其中的轻烃凝结,并将其回收 ,然后经脱乙烷塔脱除轻烃中的甲烷和乙烷,再经脱丁烷塔将液化石油气和轻 油分开。
长庆油田注水流程在单干管、小支线注水活动洗井的基础上, 创新发展了单干管小支线多井配水流程、小站直接配注流程、 单井阀组串联配注流程及树枝状串管配注流程等;
新疆油田通过采取更换低效注水泵、实施分压注水工艺及小区 块注水采用水平泵等,使油田注水系统效率从1999年的14.1%, 提高到2002年的36.7%。
油田地面工程设备
主要内容与要求
1、概述 2、油气集输常用设备 3、加热换热设备 4、脱硫设备 5、输送设备 6、储存设备 7、测量仪表及控制系统 8、油气地面工程施工与设备 9、污水处理设备 10、防腐及隔热 11、海洋油气集输
第一节 油田地面工程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油田地面工程是油气田开发生产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重 要子系统。 它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工程内容极多,除了像油气集 输工程、油田注入工程等主要的油、气生产系统外,还有许多 配套地面工程,如供水工程、供电工程、道路工程、排水工程、 通信工程等。 油气田开发技术水平及其经济效益,必须在地面工程系统完成 后才能集中体现出来,开发生产中的许多指标及参数也必须通 过地面工程系统才能得以实现。 地面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油气田开发总技 术的高低和经济效益。
2.原油稳定技术
原油稳定技术:原油密闭集输技术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配套 技术,通过负压、加温、蒸馏和大罐抽气等多种方式,回收原 油中易挥发的轻质组分,从而降低原油的饱和蒸汽压,减少在 储运过程中的挥发损耗,达到原油稳定的目的。 早期原油稳定采用负压闪蒸,但由于国产负压螺杆压缩机故障 率高,而引进价格昂贵,现已较少采用; 正压加热闪蒸具有设备少、工艺过程简单、管理方便、运行费 用低等优点,近年来得到较多的采用; 对于轻组分含量高,或有特殊要求的情况,可采用蒸馏稳定; 大罐抽气技术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脱水设施,用压缩机把储罐中 的烃蒸汽抽出进行回收处理,在长庆、塔里木、胜利等油田已 得到应用。
5.原油预脱水技术
油田进入高含水期生产后,进行预脱水的目的在于及时 分出原油中的大量游离水,节省集输过程中的能耗,使原 油含水达30%左右再进入电脱水器,处理成合格原油。
辽河油田针对原油高含水期,大部分污水已从油中游离 的实际情况,研制出一种净水剂,用于原油预脱水,大面 积推广应用,取得了十分突出的节能效果。
对于低渗透油田或给注汽锅炉供水时,采取精细过 滤和水质深度处理软化工艺。
7.注水系统节能降耗技术
注水系统耗能高,节能潜力大,通常采取优化机泵选型、注水 泵电动机变频调速、优化注水管网等措施。
注水泵变频调速技术节电明显,在大庆杏南油田和杏北油田采 用变频调速和仿真优化技术,可使注水单耗降低3%左右;
除膨胀机制冷外,还有喷嘴节流、热分离机以及丙烷和氨制冷方式。丙烷 和氨制冷经常用作其他制冷方式的辅助制冷,从而达到较深的制冷深度。
在轻烃分馏方式上,还有三塔式和四塔式的流程。 三塔式或是回收乙烷,或是在不回收乙烷的情况下将丙烷和丁烷单独回收; 四塔式则是将乙烷、丙烷、丁烷单独回收。
4.原油常温集输技术
为了降低原油集输过程中的能耗,许多油田早在20 世纪70年代后期就进行了常温集输技术研究,到80年代 初期,长庆油田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现了在低于原 油凝固点的温度下集输。之后常温集输技术很快推广到 全国的许多油田,成为油田地面生产过程节能降耗的一 项重要措施。
吐哈油田自开发以来,一直采用投球清蜡、两级布 站的工艺流程,实现了原油常温集输,吨油集输自耗气 小于10m3,与三管伴热流程相比降低能耗60%以上。
一、油田地面工程技术现状
1.原油密闭集输技术
原油密闭集输:指原油从井口经接转站到联合站,不经过任 何开式设备,整个原油集输处理过程均密闭进行,直到产出 稳定的原油。
实现密闭流程的主要措施有三项: 一是在接转站采用承压式密闭缓冲罐; 二是在联合站采用压力容器脱水; 三是增加原油稳定装置。集输过程密闭运行后,油气损耗
一般不超过0.5%,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减少了环境 污染。
近年来为实现流程密闭,简化工艺,各油田研制出 一批新型多功能处理装置;
大庆油田研制的具有气液分离、游离水沉降脱除、 原油加热、电脱水、油水缓冲功能的“五合一”装置, 适应原油含水10%~95%,热效率达85%,节省投资 38%;
吉林油田在接转站采用具有分离、脱水、缓冲功能 的“三合一”装置,分离出天然气和掺输水,含水原 油直接外输,实现了密闭且流程短的集输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