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一、概况六、晚清绘画
二、清初四王、吴、恽七、年画
三、清初四僧与其他名家八、雕塑
四、清宫廷绘画九、工艺美术
五、扬州八怪
期末考试(2学时)
教学方式:
讲授为主,助教辅导,平时安排论文写作和指导。
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中国美术简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出版。
参考书王伯敏著《中国绘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出版。
一、概况
二、魏晋绘画
三、南北朝绘画
四、谢赫《古画品录》
五、石窟壁画
六、雕塑
七、工艺美术
第五讲隋唐美术(公元589-907年)[4学时]
一、概况五、隋唐山水画的发展
二、唐代人物画家六、中晚唐花鸟画的发展
三、绮罗人物画七、隋唐雕塑
四、鞍马画八、工艺美术
第六讲五代十国美术(公元907—960年)[4学时]
一、概况
二、元初的绘画
三、元四家
四、元中后期山水画
五、元代人物画与界画
六、元代水墨花鸟画
七、工艺美术
第九讲明代美术(公元1368—1644年)[3学时]
一、概况六、水墨写意花鸟画
二、明初山水画七、明后期绘画
三、明初宫廷花鸟画八、版画
四、浙派九、雕塑
五、明四家十、工艺美术
第十讲清代美术(公元1644—1911年)[3学时]
一、概况
二、宗教画
三、人物画
四、花鸟画中的“徐黄体异”
五、荆、关、董、巨的山水画
六、雕塑
第七讲宋代美术(公元960—1279年)[5学时]
一、概况五、宋代花鸟画
二、人物画六、宋代的文人学士画
三、北宋的山水画七、雕塑
四、南宋山水画与南宋四家八、工艺美术
第八讲元代美术(公元1279—1368年)[3学时]
本课程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拓展,力求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中国美术史,加深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艺术修养,增进人文素养,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利用大量精美图片资料,点面结合,使学习者对于中国美术史的发展有比较全面地了解。
内容提要:
(共32学时)
第一讲原始社会美术(距今约180万年——公园前21世纪)[2学时]
一、中国美术的起源
二、彩陶艺术
三、绘画
四、雕塑陶塑
第二讲先秦美术(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2学时]
一、概况
二、青铜工艺
三、绘画
四、雕塑
第三讲秦汉美术(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2学时]
一、概况
二、绘画
三、汉代画像石画像砖
四、雕塑
第四讲魏晋南北朝美术(公元220—589年)[2学时]
学生成绩评定方法:
平时论文成绩占50%,期末开卷考试成绩占50%。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
中国美术史
授课教师
白巍
教师职称
副教授
课程编号
开课学期
春、秋
课程学分
2
基本目的:
北京大学艺术素质教育通选课《中国美术史》依据历史发展顺序,从中国美术的源起到明清,在欣赏丰富作品同时,介绍中国古代美术史的概况,包括各个艺术门类、艺术流派、代表人物、经典作品等重要知识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