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一模-特殊法测密度(教师版)

2017年-一模-特殊法测密度(教师版)

1.(石景山)小明想测量马铃薯的密度,他选择了以下器材:烧杯、清水、天平和砝码、量筒、盐和玻璃棒,设计并完成了实验。

(1)实验操作步骤如下:A.将马铃薯放入装有清水的烧杯中,发现马铃薯沉入水中,原因是马铃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选填“大”或“小”)。

B.往烧杯里的水中逐渐加盐,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直到马铃薯悬浮在盐水中为止。

C.取出马铃薯后,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如图20甲所示,则m1=g。

D.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20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cm3E.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120g.(2)通过分析,可得出马铃薯的密度ρ =__________kg/m3。

(3)以上测量马铃薯的密度的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

A.控制变量法B.转换法C.理想实验法D.放大法【答案】(1)大; 153 ; 30(2)1.1×103(3)B2.()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亮取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量筒放在台面上。

将盛有适量液体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______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0甲所示,则烧杯及杯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g。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20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cm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106g。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此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

【答案】(1)水平 161(2)50(3)1.1×103图20乙mL35040103020100g50g甲0 1 2 3 4 5 g甲图203. (平谷)小红利用已调好的天平、烧杯、适量的水、细线,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的密度。

图23所示的三个图是小红测量过程的示意图,已知水的密度是1.0×103kg/m 3,g=10N/kg 。

利用图中测出的物理量计算小石块浸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kg/m 3。

【答案】(1)0.2(2)2.6×1034. (海淀)小阳为了测量木块的密度,找到的实验器材有电子秤、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和一根足够长的细钢针,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他补全实验步骤:(1)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清零;(2)将木块置于电子秤上,记录电子秤示数为m 1;(3)将装有适量水的烧杯置于电子秤上,记录电子秤示数为m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止后,记录电子秤示数为m 3;(5)计算木块的密度为:ρ木=_____________。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答案】(1)用钢针将木块压入水中,使其浸没。

(2)m 1ρ水/(m 3-m 2)5. (房山)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亮取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

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22甲所示。

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端移动。

(选填“左”或“右”)(2)将盛有适量液体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2乙所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g 。

(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如图22丙所示;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104g 。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此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 3。

【答案】(1)右(2)152(4)0.8×103图22 图23100g 0 1 2 3 4 5g 20g100g 0 1 2 3 4 5g100g50g5g 0 1 2 3 4 5g6.(丰台)在“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中:(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27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2)将装有适量液体的小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7乙所示,则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g,小烧杯的质量为14g,然后,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简中,液面到达的位置如图27丙所示,由此可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

(3)此次实验操作测得的液体密度值偏______(选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1)右(2)62 0.8(3)大测完液体的质量后,有些液体没有倒入量筒中,液体体积测量值小于液体实际体积7.(怀柔)小华利用量筒、水,测量小瓷杯的密度,如图28所示。

下面是部分实验步骤,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水的密度为ρ。

(1)将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所对刻度V1,并记录;(2)将小瓷杯____________________,读出水面所对刻度V2,并记录;(3)将小瓷杯____________________,读出水面所对刻度V3,并记录;(4)请你利用所测量的物理量,写出小瓷杯瓷密度的表达式:ρ杯=_________。

【答案】(2)漂浮在水面上(3)浸没在水中(4)(V2-V1)ρ/(V3-V1)8.(门头沟)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亮取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量筒放在______台面上。

将盛有适量液体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8甲所示,则烧杯及杯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g;(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18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cm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116g;(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此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

【答案】(1)水平 171(2)50(3)1.19.(密云)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亮取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图27甲丙乙m l100708090102030405060图28图18mL1080206040乙20g甲0 51 2 3 4(1)将天平、量筒放在水平台面上。

将盛有适量液体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及杯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g 。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cm 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63g 。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此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 3。

【答案】(1)123(2)50(3)1.2×10310. (密云)小红同学要利用刻度尺、圆柱形玻璃筒和适量的水测量硫酸铜溶液的密度。

以下是小红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她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找到一根均匀的细木条,在一端绕了几圈金属丝,用刻度尺测量出细木条的长度为L ,并记录在表格中;(2)把细木条放在水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细木条露出水面部分的长度为L 1,并记录在表格中;(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记录在表格中;(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测量出的物理量和ρ水计算硫酸铜溶液的密度ρ=_______,并将计算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答案】(3)把细木条放在液体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细木条露出液面面部分的长度为L 2,并记录在表格中;(4)ρ=12L-L L-L ρ水11. (西城)小华想测量某品牌酱油的密度,实验桌上已备有的实验器材:已调平的天平、砝码、小空瓶、水。

他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了测量。

(1)请将小华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用天平测量小空瓶的质量m 1,并记录。

②将小瓶装适量的水,标记水面位置,用天平测量其总质量m 2,并记录。

③__________________,用天平测量其总质量m 3,并记录。

④计算酱油的密度,并记录。

(2)请你利用测量量和ρ水写出计算酱油密度的表达式:ρ酱油=__________。

【答案】(3)将小瓶装适量酱油到标记处(4)ρ酱油=(m 3—m 1)ρ水/ (m 2—m 1)图27V V 12. (顺义)小刚想利用量筒、小筒和水,测量一小块铁矿石的密度。

请将小刚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将小筒放入量筒中,使其漂浮在水面上,如图27甲所示,读出量筒中水面的刻度值V 1,并记录;(2)将待测铁矿石放入小筒中,使小筒仍漂浮在水面上,如图27乙所示,读出量筒中水面的刻度值V 2,并记录;(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出量筒中水面的刻度值V 3,并记录; (4)利用已知量ρ水和测量出的量表示铁矿石的密度,ρ=__________。

【答案】(3)将矿石从小桶中取出,使其浸没于量筒中。

(4)(V 2-V 1)ρ水/(V 3-V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