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上《巨人的花园》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上《巨人的花园》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

从此,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

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

当他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

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荫、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教学重难点:1.能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想象画面。

2.懂得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交流,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教学过程:一、导入PPT出示《白雪公主》(安徒生童话)、《莴苣姑娘》(格林童话)图片把孩子们带入童话世界。

PPT出示童话的分类:童话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作家创作的,著名的有丹麦的安徒生童话,德国的豪夫童话,英国的王尔德童话,中国的叶圣陶、张天翼写的童话等。

一类是在人民群众中口头流传,后经有心人搜集、整理而成的,著名的有《格林童话》。

今天郭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王尔德的一个童话。

(板书课题)9.巨人的花园(要求学生看教师板书课题)这是从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作品改编而来,请同学们们齐读课题。

问题1:这篇课文一看就是童话,从哪里看出来的?预设1:巨人巨人存在与童话中,生活中没有巨人。

预设2:联系生活,生活中没有巨人。

PPT出示巨人图片童话中的人物就是这样的充满着奇特的色彩,童话的世界就是这样的妙不可言。

《巨人的花园》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去巨人的花园里瞧一瞧,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问题2: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自由读。

(约4分钟) PPT出示本课词语,本课生词用红色标注。

训斥北风呼啸洋溢欢乐冷酷鲜花凋谢增添春意脸颊绽出绿芽欢快喧闹拆除草翠花开纷纷逃窜请同学们试着自己轻声的读。

问题3:自己读一读,这些标注红色的字,竖着三组词语在课文中分别描写了什么?自由读。

找同学读,三个同学,每个读一遍。

预设一:学生1读第一列,在课文中描写了什么?——巨人学生2读第二列,在课文中描写了什么?——花园(通过这些词,每个词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画面,通过我们的读感受一下,齐读)学生3读第三列,在课文中描写了什么?——孩子(带表情有滋有味的读)PPT出示“洋溢”(板书“溢”古体字),溢是水高出器皿,流出来。

解释洋溢的意思:洋溢在课文中的意思是:充满。

教师提示:单独读一句不够,我们要把前面的一起读。

PPT出示第一自然段课文:师:多好啊!孩子们的笑声洋溢在——鲜花盛开的花园里;洋溢在——绿树成荫的花园里;洋溢在——鲜果飘香的花园里;洋溢在——白雪一片的花园里。

(PPT出示四副画面)孩子们的笑声洋溢在(鲜花盛开)的花园里;孩子们的笑声洋溢在(绿树成荫)的花园里;孩子们的笑声洋溢在(鲜果飘香)的花园里;孩子们的笑声洋溢在(白雪一片)的花园里。

PPT出示图片让孩子说。

总结:在有孩子和巨人的花园里,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从这样的故事中我们又能够学到什么?教师提问: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巨人)问题4:巨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预设一:冷酷——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知错就改——开始、然后、最后教师评价:了解童话可以通过抓住主人公的形象。

同一个巨人有的同学读出了冷酷,有的同学读出了知错就改,这些都是我们初读课文巨人给我们留下的印象。

二、细读课文这是一个怎样的巨人呢,我们还需要细细的读这个童话。

我们先一起看一下故事的开头,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欢快地玩耍,巨人哪里去了?预设一:巨人去旅行了作者王尔德在原文中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他原先离家去看他的朋友,就是那个康华尔地方的吃人鬼,在那里一住便是七年。

七年过完了,他已经把他要说的话说尽了(因为他谈话的才能是有限的),他便决定回他自己的府邸去。

”问题1:读到这里巨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预设一:孤独(板书:孤独)七年后的一天这个孤独的巨人回来了,回到自己的花园,此时的花园还洋溢着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巨人是怎样对待孩子们的呢?这时的巨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继续默读课文3—8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划一划。

交流:巨人怎样对待孩子的呢?把你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分享给大家。

预设一: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孩子们地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

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

滚出去!”“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巨人说的话)预设二: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巨人的行为)师:老师听出来了,孩子们你们找到了巨人这三次说的话。

PPT出示问题2:比较三句话你发现什么?有那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预设一:都是巨人赶走孩子的话。

预设二:巨人一次比一次更加生气。

(学生自己的理解)。

预设三:巨人自私不让孩子们在花园里玩。

(学生自己的体会)。

预设四:标点都用了感叹号,都有滚出去。

追问该怎么读,要想读好这几句话,就必须了解巨人的内心,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呢?为什么这么生气?到课文里找答案。

(自由读)找同学试着读这三句话。

第一句:生1、生2、生3巨人呀,你为什么这样生气?——巨人不希望孩子到他的花园来玩。

(3个学生回答)假如你就是巨人,你当时怎么想的?(3个学生)第二句:3个学生朗读指导:好字拖长巨人呀,你为什么这么生气?——春天终于来了,我要好好享受花园的美景。

(文字背后的意思)第三句:2-3个学生教师评价,巨人你在对谁生气呢?(桃树底下的小男孩)为什巨人要对桃树底下的小男孩生气?原因:别的孩子都因为巨人的训斥而纷纷逃散,而小男孩还在。

组织活动:带着体会演一演,3位,其他孩子扮演小导演提意见怎么演。

建议:语气、声音、动作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狂风大作,雪花飞舞,直到有一天早晨围墙破损,孩子们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来,这时的花园一下子变得——草翠花开,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

PPT出示:“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

滚出去!”(学生读)与此同时刚刚才还草翠花开的花园一下子就变得——鲜花凋谢,树叶飘落。

所有的一切都被冰雪覆盖了,巨人不解地看看四周,桃树下还站着一个小男孩,走过大声斥责:“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

滚出去!”教师评价:孩子们都沉浸在这个童话故事里了。

问题3:读到这你眼中出现了怎样的一个巨人?预设一:自私、冷酷、凶教师总结:孤独自私冷酷(板书:孤独自私冷酷)问题4:想想刚刚的情景花园里这一幕幕的变化,你又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预设一:有趣预设二:故事情节越来越精彩。

瞧再往后看,你看到了什么?PPT出示图片。

预设:巨人和孩子们尽情地、欢快地玩耍。

三、升华主题是什么使巨人有这么大的变化?——小男孩问题1:小男孩怎样做的?巨人又是怎样发生变化的呢?请同学合作读第8、9自然段,边听边思考,分工读有关小男孩和巨人的对话。

听出来没有,小男孩是怎样做的?巨人呢?预设:用他那会说话的演讲凝视巨人。

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火辣辣的。

小结:是的小男孩什么也没有说,可是他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分明告诉巨人,小男孩在告诉巨人什么?预设: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自责)孩子是最美丽的花!快乐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后悔)这些感受交织在巨人的心里,这时他感到心里火辣辣的。

小男孩还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嫩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

妙不可言的一切巨人终于明白了什么呢?用书上的词语在纸上写一写。

巨人终于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说自己所想,展示所写。

四、总结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说明一个一个道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孩子是最美丽的花。

快乐要与别人一起分享。

结果就有了这一幕。

PPT出示图片。

板书:9巨人的花园妙不可言的童话孤独快乐自私宽容冷酷热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