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终端基础概念

第一章终端基础概念

第一章 终端的基本概念
2005年8月
前言
亲爱的同事,你好!作为劲牌大家庭中的一员,办事处 组织这次系统的培训,主要是让大家全面系统地了解劲酒终端 工作的整体运作流程、执行要求和考核标准,不断完善劲酒的 各项终端工作,不断提升劲酒的终端表现,从而不断地巩固和 扩大劲酒的竞争优势并保持市场的持续稳步增长!
2、销售终端分类
①大卖场(Hypermarket):
◆营业面积在3000m2以上,劲酒单店月均销售20000元 以上;
◆目标消费群以家庭消费者为主,品种繁多。“一站式购 物服务”,提供免费停车,大型手推车;
◆例如:沃乐玛(Wal-Mart)、家乐福(Carrefour)、北京 华联、诺玛特(Rt-mart);
第一章 终端基本概念
一、终端概念及意义
终端是产品销售或消费的场所,是产品流通过程中最后、也 是最重要的环节。终端是产品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场所,是接 近消费者的最前沿阵地。重视终端工作,搞好通路及渠道建设, 优化终端宣传,加强与终端人员的情感沟通,相对可以减少高 端媒介投入,减少广告投入的流失,直接促成销售。抢占终端, 就是抢占了营销制高点。首先,我们有必要对终端的基础知识 有个全面的了解。
②终端是树立企业、品牌和产品形象的最直接的窗口、最佳的场所;
终端直接面对消费者,通过终端广告宣传及产品陈列,引起消费者 认同,从而直接在消费者面前构筑和树立企业、品牌及产品形象。
终端将销售和宣传结为一体,终端广告宣传是“无声推销员”,是 产品助销的重要工具和有力的竞争手段。良好的包装和陈列能引起 消费者的关注和兴趣,从而激发购买或消费欲望。终端人员对产品 的宣传、推荐更具煽动性,可以引导消费者的购买或消费行为。
3、对终端推广活动的目的不太明确,如采用对消费者有奖 促销的方式来进行终端推广工作,虽然眼前销量有所上升,但 一方面挫伤了其它非促销店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没有改善 与促销店营业员的客情关系,反而使品牌和公司形象受损,产 品价值在消费者心目中反而降低了。
4、促宣品的使用很不规范,混淆了适用于通路各个环节的促 销品的使用范围,大量使用促销品,而冷落宣传品,结果导致 促宣品发放混乱、效果减弱,这最终导致了促宣品该达到的目 的没有达到。
④百货商店(Department Store)
◆营业面积在500m2以上;
◆经营商品种类较多,包括大型家电、服装等,主要以柜台式 经营为主;
◆例如:太平洋百货、PARKSON、武商、中商、亚贸、第一 百货等。
⑤次要连锁/单点超市(Supermarket)
◆与连锁超市相对而言,营业面积在100~3000m2之间,劲 酒月均销量在1000元~20000元之间;
终端工作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促进短期销售额的迅速攀升,而是对 消费者提醒记忆,保持“广告效应”的连续性,不让消费者产生淡 忘意识,使品牌平稳发展和延伸,其意义十分重大。
③终端是市场运作的基础,是构成网络渠道最小、最 基础的单位;
终端是开展销售促进活动的最理想、也是最实效的场地。 建立稳定的终端网络,可以有序地推动市场,促进销售或 消费,完善服务,从而达到稳定价格、抵制窜货、打击假 冒的效果。
软终端主要指终端软件,如人员着装、容貌举止、人员素养 与谈话方式、待客态度、对企业及产品知识的了解、对行业及 竞品的了解、察言观色与随机应变的能力、与竞品导购人员的 区别等。
标准劲酒终端=原始终端+劲酒产品+劲酒氛围+劲酒终端人 员(促销人员)+劲酒理念
①由固定经营场所、从业人员、操作理念等软硬方面构成的 从事产品销售消费的,其所有权不属于我们,我们暂称其为 “原始终端”。
二、终端构成要素
通常,我们认为终端包括软终端和硬终端,硬终端主要指终 端的硬件设施,如商品、包装、配件、附件、VI表现、售卖形 式(隔柜售卖、开架自选、体验销售、人员直销)、陈列位置与 陈列方式、宣传品(说明书、DM、POP、小报等)、促销物、 辅助展示物(展柜、冷柜、专用货架等)、整洁度、与其他品牌 的同类商品(竞品)的显著区别。
利润深入社区、购买方 效益型 便
在当地市场影响力大 效益型、竞争型
(百货(商业)大楼 中南商业大楼
传统模式
效益型、竞争型
便利店
深入社区、购买方便 效益型
②餐饮类:
终端类型
典型代表
基本特点
综合界定
综合型酒店 大酒店、大饭店
跨区连锁酒 内蒙古小肥羊;武

汉三五醇、艳阳天
中档火爆酒 楼
武汉欣欣
小炒排档夜 市
2、终端的重要意义
①终端是实现产品销售或消费的最后、最重要的环节和生命线;
就像足球场上队员之间的配合、盘带、传吊,以及场外拉拉队的呐 喊助威,都是为了进球时关键的一脚。而所有商品的宣传、促销、 渠道建设也都是为了终端的“临门一脚”——即消费者的实际购买 或消费。尽管产品的分销渠道多种多样,但只有拥有了终端才算拥 有了渠道,才能接近“球门”(消费者),才有“进球”(惊险一跳)的 机会和可能。
②对展示产品、宣传品牌和企业形象具有较大的帮助, 这类为广告型终端。
③适合于开展各类促销活动的终端,即促销型终端。 ④对竞争品牌具有拦截作用,即竞争型终端。
4、针对不同的终端类型,我们要采取相对应 的终端策略,有所为、有所不为:
①效益型终端要加强销售促进和销量的提升; ②广告型终端要加强广告宣传和形象建设; ③促销型终端要加强活动的开展,加强与消费者的 沟通; ④竞争型终端要针对竞争品牌进行打压。
⑧特殊通路(Special Channel)
◆经营某种特殊行业,采购的产品主要用于其服务对象的消费;
◆例如:民航、铁路、水运、公路、KTV、酒吧、单位或企业 食堂等。
3、有效终端的界定
并非所有的终端都是有效的,只有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至少是其中之一),才能称之为有效终端:
①终端产出(卖场销售利润)大于开发与维护的投入,这 类我们一般叫做效益型终端。
◆较多城市中的地区性超市,如合肥日之惠、长沙家润多等。
⑥食杂店/士多店(Kiosk Store) ◆营业面积在100m2以下,劲酒月均销量在1000元以下; ◆以家庭作坊式经营为主,主要经营传统食品和日杂用品,也 称为夫妻店、士多店。
⑦批发市场(Wholesaler)
主要以批发业务为主,批零兼营,如各地农贸市场中的摊床。
1、终端的概念
从狭义上看,终端可以理解为产品销售或消费的场所。从广 义上理解,终端可以定义为:商品从生产厂家到真正购买者或 消费者手中的最后一环,是实现“惊险一跳”的场所。从这个 意义上说,终端可以是零售卖场或消费场所,也可以不是,它 可以是人员直销、厂家直销、邮购、展览会等。
如果把消费者比作大海,那么,厂家是源头,通路是河道, 产品是河水,终端是入海口。无论江河的长短宽窄如何,河水 终究要流向大海。
④终端是阻击竞争对手的最前沿阵地,是把握市场动态 和消费需求的最敏感的地带。
终端是拦截竞品的最后也是非常有效的一道防线。
在终端可以获取最真实的市场信息(如消费者、经销商的 意见、竞品动态等),为产品研发、营销策略调整等决策提 供最直接的依据和帮助。
终端是产品的出口,也是市场反馈意见的信息源。可以 从终端了解消费者对我们产品的意见、建议;从终端人员 那里了解需要做哪些改进和努力,同类竞争产品有哪些地 方值得借鉴;还可以从终端收集典型案例,帮助我们进一 步做好市场工作起。
②劲酒理念是指终端工作人员、消费者都能对劲酒的产品知 识、市场人员、各项重大行动、企业理念等较了解。
三、终端分类及有效终端的界定
1、终端分类 ①按终端规模划分:A类、B类、C类、D类; ②按终端贡献率划分:一级(核心)、二级(重要)、三级(次要)、 四级(一般); ③按渠道属性、销售方式的不同划分:零售终端、餐饮终端; ④按直控情况划分:直控终端、间接终端; ⑤按是否具普遍性划分:普遍性终端、特殊性渠道终端(指一 些容易被忽视的非普遍性终端); ⑥按所有权归属划分:自有终端(自建专卖店)、非自有终端。
作为产品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场所,作为整个流通环节的最 末端,作为营销攻略的重要阵地,终端在整个营销过程中扮演 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最后时刻终端致胜的今天,“决战终端、 决胜终端”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众多酒类产品和其他快速
消费品在市场上实实在在的行动。
劲酒的终端运作,经历了从粗放到逐步精细、从零散到逐 步专业的一个过程。劲酒的终端操作也是经过反复实践和不断 提高才有今日的水准。劲酒独树一帜的终端操作模式,在市场 发展的惊涛骇浪里不仅是一个示范,也是凝聚了无数劲酒人智 慧的一笔宝贵财富。尤其在竞争激烈的保健酒领域,历经市场 检验的劲酒终端运作经验则更显得弥足珍贵。
终端工作的核心要义在于执行,即将各项终端工作系统地贯 彻实施和进行有效的整合,希望大家将各项终端操作规范在学 习中运用,在行动中加以落实,并在实践中精益求精!
终端工作的形式和内容也不局限于培训上所列举的,仍有许 多待全体营销人员去实践、去创新。希望通过营销团队的全员 参与和稳步推进,将劲酒在终端的核心竞争优势不断巩固和扩 大,为劲酒品牌战略的最终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联华、华联、农工商、苏果、京客隆、超市发、 闽客隆、华普等。
③便利店(Convenience Store)
◆营业面积通常在100m2以下,通常24小时营业,提供微波 炉、自助式饮料机、自助食品以及电话交费或手机充值等便利 服务;
◆门店多,而且位于居民社区、学校等周围;
◆例如:7-11、OK、可迪、罗森、21世纪、好德、苏果便利 等。
2、厂商对终端资源的的抢占愈演愈烈,当前常见终端的运 作几种表现:终端拦截术、“高专场费、高促销费、高进场 费”垄断术、“若即若离”游击术、“买赠”贿赂术、“精 确制导”人海术;
3、营销现状:营销手段同质化——贿赂攀比式;资源同质 化——终端、从业人员,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深陷终端泥战之 中,不可自拔,渴望突破,纷纷寻求新营销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