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6.5 电磁感应 发电机教案

§16.5 电磁感应 发电机教案

问题2:如何产生感应电流?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呢?
1.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产生上述的感应电流呢?我们需要设计实验来探究,请选择器材。(教师纠正或补充)
2.按课本图16-37连好电路。
3.实验前特别强调“切割磁感线”的含义,可类比成用“刀切割韭菜”
4.展示蹄形磁铁,让学生动手发现如何才能切割磁感线。
提问:什么感受?说明什么?
让学生阅读课本了回答问题。
介绍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一步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板书:电磁感应现象。
按照课本图让学生上台进行演示
学生感受并回答
学生回答
充分利用学生切身体验,先从自身感受入手,切实体会到磁能产生电。(提醒学生旋转叶片不能太快)
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
1、请同学们回忆并画出U形磁体周围的磁感线
2、电动机的原理是什么?电风扇是电动机吗?如果是,那么他内部应该有哪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3、奥斯特发现了什么?
学生上黑板画出。
学生回答。
为理解切割磁感线做准备。
新课
引入
设疑:前面学过奥斯特发现了电生磁现象,那么,反过来,磁能否生电呢?
§16.5电磁感应发电机(一)
授课:翟秀銮时间:2012.2.2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电磁感应现象,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2.通过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过程,认识自然现象之间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难点:理解电磁感应,理解切割磁感线的含义。
A、改变导体切割磁感应线的方向B、改变导体切割磁感应线的速度
C、改变导体的粗细D、改变导体所处磁场的强弱
3、依据图甲所示的现象为原理可以制成机,依据图乙所示的现象为原理可以制成机。
4、如图是研究感应电流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
比较甲、乙两图可知感应电流方向与有关;
比较甲、丙两图可知感应电流方向与有关。
让学生自选器材,有目的的进行实验,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概括能力
让学生更清楚地明白如何才能产生感应电流
问题3:怎样能够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问;大家刚才实验时有没有注意到,电流表的指针在或左或右的偏转,这是为什么呢?
什么时候感应电流的方向会发生改变?
板书:§16.5电磁感应发电机
学生大胆猜测并说出猜测的理由
让学生带着求知的欲望进行新课教学
问题1:在电扇的插头处接一个发光二极管,用手旋转叶片,会观察到什么现象?一只手捏紧电风扇插头的两极,另一只手旋转叶片,你有什么感觉?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哪位物理学家首先发现这个规律的?
用电风扇做实验,让学生触摸插头感受一下。
5.按P52页表中的步骤进行实验
教师强调学生实验中的细节部分。
(板书)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学生选择器材
学生连,教师指导
学生看“信息快递”中
,理解切割磁感线的含义((找关键词)
上黑板在U形磁铁的磁感线上比划出切割的样子
部分学生上台展示、总结
学生观看实验后完成表格并总结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2、如何产生感应电流
3、如何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
独立思考
自我梳理
培养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使知识系统化。
自我诊断
1、以下有关电磁联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动机实现机械能向电能的转化B、奥斯特实验说明磁场可以产生电流
C、电铃是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D、发电机原理是通电线圈能在磁场中转动
2、要改变电磁感应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以下方法正确的是()
提出问题:上述活动中哪一部分相当于电源?
那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我们可以制成哪一种机器?
关于发电机的学习,我们下节课继续
学生:感应电流的方向在不断变化。
学生做实验探究出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将结论填在横线上。
生:切割磁感线的那部分导体
学生:发电机
锻炼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1、电磁感应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