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架桥承台安全施工方案

高架桥承台安全施工方案

高架桥承台安全施工方案:2 编号:承包人报告单浙江省交通厅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致:J1监理办现上报关于104国道湖州杨家埠至鹿山段改建及配套工程第2合同段项目的承台深基坑施工安全专项方案,请监理审核。

报告人(签字盖章)日期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审核人:日期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审核人:(签字盖章)日期建设指挥部意见:审核人:(签字盖章)日期注:本表由承包人一式三份,指挥部、监理、承包人各存一份104国道湖州杨家埠至鹿山段改建及配套工程第2合同段高架桥(二)深基坑施工安全专项方案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二O一二年八月第一章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2、浙江省标准《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33/T1008-2000);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xx);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xx;5、《104国道湖州杨家埠至鹿山段改建及配套工程地质勘察报告》;6、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的《104国道湖州杨家埠至鹿山段改建及配套工程第2合同两阶段施工图》;7、《浙江省公路水运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办法》二、编制目的本方案用于指导承台深基坑施工,消除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尽量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三、编制范围本标段主线桥第31#和32#墩承台深基坑施工。

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开发区高架(二):中心桩号K2+605、25,右偏角90度,跨越龙溪港Ⅲ级航道(长湖申线),通航净空为607米,最高通航水位2、66米,百年一遇洪水位为3、80米,跨越外线位与航道中心线交角为70度,现状水面垂直宽度约为80米,规划两堤岸背水坡堤线间距离为120米。

该航道位于曲线上,且航道上往来船舶较多,运输繁忙,为防止货船意外撞击水中桥墩造成事故,主桥一跨过河,采用75+130+75米悬挂预应力砼变截面连续箱梁结构,下部采用实体墩、承台接群桩基础。

引桥为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下部为双柱H型墩,承台接群桩基础。

31#墩承台尺寸为12、2m(宽)12、2m(长)4、5m(高),桩基为18根φ180cm钻孔桩;32#墩承台尺寸为12、2m(宽)12、2m(长)4、5m(高),桩基为18根φ180cm钻孔桩。

承台顶面设计标高为2、7m,承台底面设计标高为-1、8m。

承台平面位置关系见图2、1。

图1、1:开发区高架桥(二)31#、32#墩承台平面位置关系图二、地质情况场地表部分布填土,松散,厚约1、5~3、6米;表部硬壳层厚约3~5米,下为海积淤泥质土,灰色,流塑,厚约16、0~19、3米;其下分布海积软塑状粉质黏土,厚约4、9~10、5米;中下部分布坡洪积含角砾质黏土、含黏性土碎石等,厚约1、4~2、5米;下伏基岩主要为泥岩、凝灰岩,局部夹灰岩,泥岩抗风化能力弱,全~强风化层厚度较大,达15、0~16、8米,中风化基岩埋深46、5~48、5米,层顶标高约-42、24~44、99米。

墩位处地质情况详见表1、2。

表1、2:地质情况表序号土层编号岩土名称土层分层情况土层标高(m)地基承载力(MPa)1(1)0填筑土松散0、32以上2(2)3淤泥质粉质粘土流塑- 9、08~0、323(2)3淤泥质粉质粘土流塑-15、68~-9、084(3)3粉质粘土软塑-21、98~-15、685(4)3粉质粘土软塑-26、18~-21、986(9)4粉质黏土含黏性土砂砾-27、58~-26、187(10)1-3全风化泥岩全风化-33、58~-27、588(10)2-3强风化泥岩岩质软、易碎-42、58~-33、589(10)3-3中风化泥岩岩质软、易锺碎-47、58~-42、5810(10)3-1中风化凝灰岩中风化、不易碎-56、18以下48、6三、水文地质条件根据测区地下水含水介质、赋存条件及水理性质,测区地下水可分为松散盐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碳酸岩类裂隙岩溶水三大类。

松散岩岩类孔隙水又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二类。

(1)松散岩类孔隙水①孔隙潜水湖沼积平原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层主要为粉质粘土、淤泥质土等粘性土,水位埋藏浅,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渗透性差,孔隙潜水径流缓慢,流量小,主要消耗于蒸发,少量向地表水排泄。

坡洪积斜地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层主要为坡洪积含粘性土碎石和含碎石粉质粘土等,渗透性一般,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基岩裂隙水补给,雨季水量较大。

据水质分析成果: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Na+K),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判断,对砼无腐蚀;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判断,对砼具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

②孔隙承压水含水层主要为湖沼积平原区下部分布的冲积砂、砾和坡洪积含粘性土碎石等,透水性较好,主要接受松散盐类孔隙潜水补给,水量较丰富,水质较好,对砼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

(2)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贮存在基岩风化带孔隙裂隙中,分布于平原区深部及侵蚀剥蚀丘陵区,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上部含水层补给。

富水性与岩性、基底地形坡度、岩体破碎程度、风化带厚度有关,其水量一般较Ca、型为主,水质一般较好,对砼无腐蚀性。

(3)碳酸岩类裂隙岩溶水含水岩组为石灰岩,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影响,灰岩遭受了强烈的岩溶化,但在空间上分布极不均匀,岩溶水的富水程度与灰岩中岩溶发育程度密切相关,分布极不均匀。

水质为溶解性总固体<0、5g/L的HCO3-Ca型水,地下水对砼无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

第三章施工工艺一、施工组织布置我们将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组织成立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作为我公司全权代理人对本工程实施全面管理,实行项目经理总负责制。

项目管理采用一级管理体制,由项目部直辖施工队,以压缩管理层次和中间环节,达到减少管理费开支,提高工效的目的。

建立由项目经理任组长,总工程师任副组长,横向包括项目部各部室负责人,纵向到各队队长及工班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本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财务社保部综合办公室试验室各施工队队长各队质量管理小组计划合同部图3、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二、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2、1、主要施工流程施工准备→开挖第一层土方→钢板桩插打→基坑开挖至支撑下0、5m→支撑安装→开挖至基坑底以上30cm改由人工开挖至设计底标高→承台各工序施工→基坑回填→拔除钢板桩。

2、2、主要施工工艺2、2、1拉森钢板桩施工方案待基坑开挖第一层土方后,进行拉森钢板桩的施工。

钢板桩采用SP-U600X210X12型拉森钢板桩,桩长为12米,进场前对钢板桩尺寸规格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采用。

为保证模板主体结构的施工作业操作空间,钢板桩与主体结构外边缘留设1米空间。

2、2、1、1拉森钢板桩施工工艺场地平整→钢板桩位置的定位放线→板桩检查→施工导架→插打钢板桩→挖沟槽至围囹位置→安装围囹、支撑→继续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承台施工→拆除模板→分层回填夯实→拆除支撑、围囹→拔除钢板桩2、2、1、2钢板桩的检验、吊装、堆放2、2、1、2、1、钢板桩的检验对钢板桩,一般有材质检验和外观检验,以便对不合要求的钢板桩进行矫正,以减少打桩过程中的困难。

外观检验:包括表面缺陷、长度、宽度、厚度、高度、端部矩形比、平直度和锁口形状等项内容。

检查中要注意:a)对打入钢板桩有影响的焊接件应予以割除;b)割孔、断面缺损的应予以补强;c)若钢板桩有严重锈蚀,应测量其实际断面厚度。

原则上要对全部钢板桩进行外观检查。

2、2、1、2、2、钢板桩吊运装卸钢板桩宜采用两点吊。

吊运时,每次起吊的钢板桩根数不宜过多,并应注意保护锁口免受损伤。

吊运方式有成捆起吊和单根起吊。

成捆起吊通常采用钢索捆扎,而单根吊运常用专用的吊具。

2、2、1、2、3、钢板桩堆放钢板桩堆放的地点,要选择在不会因压重而发生较大沉陷变形的平坦而坚固的场地上,并便于运往打桩施工现场。

堆放时应注意:钢板桩应分层堆放,每层堆放数量一般不超过5根,各层间要垫枕木,垫木间距一般为3-4米,且上、下层垫木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堆放的总高度不宜超过2米。

2、2、1、3导架的安装在钢板桩施工中,为保证钢板桩轴线位置的正确和桩的竖直,控制桩的打入精度,防止板桩的变形和提高桩的贯入能力,设置一定刚度的、坚固的导架,亦称“施工围檩”。

导架的布置形式为单层双面,由导梁和围檩桩组成。

施工中先施工围檩桩,围檩桩采用Φ50cm(壁厚8mm)钢管桩,打入深度为7~9m,间距为2、5~3、5m;导梁采用40号工字钢加工而成。

施工完成后双面围檩之间的间距一般略比板桩墙厚度大8~15mm即可。

在插打钢板桩时,采用两个夹具夹住钢板桩,夹具采用10号槽钢制作。

具体形式见示意图:导架平面示意图2、2、1、4钢板桩施打钢板桩插打前,对钢板桩逐根检查,剔除连接锁口锈蚀、变形严重的钢板桩,不合格者待修整后才可使用;在锁口内涂油脂,以方便打入拔出。

根据现场施工条件,钢板桩插打采用逐块打入法,即从一角开始逐块插打,每块钢板桩自起打到结束中途不停顿。

插打顺序由既有线向东侧插打(即远离既有线方向),插打时严格控制好钢板桩垂直度,尤其是第一根桩要从两个垂直方向同时控制。

在插打过程中,由于钢板桩下端有土挤压,钢板桩锁口之间缝隙较大,上端会产生向远离第一根钢板桩的方向倾斜。

因此,每打四五根钢板桩就要用垂球吊线,将钢板桩的倾斜度控制在1%以内,超过限定的倾斜度应予纠偏(一次性纠偏不能太多,以免锁口卡住或损坏锁口,影响下一片钢板桩的插打)。

当钢板桩偏移太多时,只能采用多次纠偏的方法逐步减少偏移量。

钢板桩围护平面为矩形,所以在围护的纵向和横向会出现转角的情况。

施工转角处时首先使用定型角桩,在不能施工角桩时,现场根据实际尺寸,用2根钢板桩焊接拼装成1根异形钢板桩进行施打。

钢板桩在围护转角处合拢时,先将异形钢板桩插下,再插最后一块标准钢板桩。

具体示意图如下:钢板桩合拢示意图2、2、1、5钢板桩的拔除施工完成后分层夯实基坑回填后,拔除钢板桩以便重复使用。

拔桩过程中尽量减少拔桩带土量,拔桩后快速灌砂回填。

2、2、1、5、1、拔桩方法本工程拔桩计划采用120t的履带式吊机配备120型震动锤进行拔桩:利用振动锤产生的强迫振动,扰动土质,破坏钢板桩周围土的粘聚力以克服拔桩阻力,依靠附加起吊力的作用将桩拔除。

2、2、1、5、2、拔桩时应注意事项(1)、拔桩起点和顺序:对封闭式钢板桩墙,拔桩起点应离开角桩5根以上。

可根据沉桩时的情况确定拔桩起点,必要时也可用跳拔的方法。

拔桩的顺序最好与打桩时相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