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翡翠学习经验总结

翡翠学习经验总结

1、龙到处有水。

2、三十六水,七十二豆(绿),一百零八蓝。

3、十春九木。

艳紫、粉紫、茄紫、篮子,价值依次递减;
4、好玉不雕;无绺不起雕;玉不琢不成器;无强光手电不看玉,光下不看色,透光看瑕疵。

5、鉴别翡翠:种水色工净重相,七个维度。

6、翠性不是翡翠独有的特征,但翡翠一般有翠性。

7、无论是起莹还是起胶,都是光线在翡翠内部颗粒之间折射,散射形成的结果,种够老才
能有这些效果。

内部的微粒晶体排列相对整齐有序而导致光进入后整体折射率明显而产生起莹光现象,晶体排列不整齐而导致光进后去形成微粒散射而产生起胶现象。

起胶给人感觉柔、润;起莹给人感觉刚、冷。

8、对于挂件,尺寸小于30mm,就小了,效果不是很好;厚度小于6mm,太薄了,没有收
藏价值(蛋面除外)。

9、同种水料,除了绿色、粉紫,无色最有价值了,飘绿花还好点,其它颜色价值就更低了,
尤其是次生色的油青、红黄翡(不过冰种红翡、原生色红黄翡也是高档料);不过,按照翡翠定义,无色都不是翡翠了,认知不同,观点不同,互相矛盾。

冰糯种带绿底色的镯子,或者无色,比飘花的玻璃种镯子更有配饰效果和价值,不能光看种水,不能迷恋于一个指标,要看整体效果。

10、鉴别翡翠A与非A的根本点:种、水、光泽度三者的匹配。

处理过的翡翠,水一
般都不错,但种明显不够,光泽度不匹配,天然的翡翠中,很透但种很差、光泽一般的是不存在的,直接判定非A;天然翡翠,种好,玻璃光泽一定很强;水沫子、玛瑙等,都是蜡状光泽,无玻璃光泽。

如果还有疑虑,看色块或色根,是否边界清楚,层级分明,无明显渐变过渡,如不是,一定非A;还不行,看表面反光,看网状纹(坑点密集形成),有相对均匀的、比较密集的网状纹,一定非A,偶尔个别的地方有坑点,没有连接起来,是A,因为种新的翡翠,结构不够致密,晶粒粗大,抛光后表面反光会有一些坑点。

再糊涂,上放大镜,上光谱仪,猪头。

11、弧面、马眼、三棱等形状,具有聚光、散光的双重作用,对起莹和表面光泽起到重
要作用,同样种水,平面件的表现就差远了;底面挖出弧度或者挖出凹来,调水效果明显;同样的种水,无色翡翠起莹起胶的效果更明显。

12、尺寸的厚薄,对种水和颜色的表现影响都非常大:尺寸厚一分,透光度要差好几份,
莹光反应也要差很多,当然太薄也影响莹光;看着很老色的件,如果做薄,可能表现就是正阳绿;同样,看着淡绿的件,如果做厚一倍,表现就是帝王绿,厚薄对颜色的影响是致命的。

厚薄对表面光泽度的影响不大。

13、最好的绿是融在底子里的,完全融入,透光看不见绿根,即使颜色稍淡,也是价值
连城的。

14、种水到了,做成弧面、蛋面,透光看仅一点点色条,就能弹射成满绿,这就是光的
散射、漫反射作用,很奇妙,这种件也很美,价格不菲;但在平面件上,就不会有这种弹色出现。

15、坑口对最终消费者来说,不重要,英雄不论出处,淘到合心水合薪水的宝贝,就是
缘分;购买翡翠,不要过多纠结于种水,毕竟,整体效果是第一位的,玻璃、冰、还是糯?效果好的糯,比玻璃种还贵、更抢手;内行看工,外行看料,其实不是内行不看料,而是在对料有相当的了解基础上,更加重视玉石的文化价值,雕刻工艺很好的玻璃片,也不会有很高的价值。

每一块玉石出土,都有一个它等了亿万年的主人。

16、翡翠玉石,是在几千万年前,地质运动的结晶。

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时间段下,
大自然揉炼出来的杰作。

温度高、压力大、揉合时间长,就成了老坑玻璃种;温度稍低、压力大、时间长,就成了老坑冰种;温度稍低、压力稍小、时间够长,并且在一次地质运动形成的冰糯种基础上,经过二次地质运动,揉合出雪花棉,也是老坑玻璃种;温度更低、压力大、揉合时间长,就形成了糯种。

17、对赌石的人来说,坑口的特征要牢记,尤其是老坑,老坑是不会骗人的。

知名坑口
有:帕敢、大马砍、后江(砍地)、灰卡、木那、雷打、莫西沙等,其中大马砍、后江老坑出的石头都比较小,一般不超过3KG,大马砍石头皮色灰或者黄皮子;后江的水石主要是灰绿的皮子,皮薄,化地;木那石头多裂,翻砂皮;雷打场口料子多裂,出墨翠;
莫西沙皮子也翻砂,但较厚,沙粗。

莫西沙属于新坑,但经常出老料,无色雪花棉料子多是莫西沙出的老料子。

18、赌石很残酷,一刀穷、一刀富、一刀披麻布!简单生活,大道至简,远离黄赌毒!
***滑石方解萤磷长,石英黄玉刚金刚***
和田玉的鉴别欣赏,主要是从质地纯、结构细、水头足、油性重、工艺精、色泽好这六个维度着手。

好料出好工,好的料子,工很差的,几乎没有;即使是古玉,好的料子,整体雕工布局都是一流的,虽然局部微观上限于当时的加工条件,无法完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