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知识梳理1.古代文字:古代埃及象形文字、古代巴比伦楔形文字的发明,反映了两个文明古国的文化成就。
楔形文字传播到欧洲,埃及象形文字成为字母文字基础,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世界三大宗教: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代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 悉达多。
宣传“众生平等”,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靠自己的修行得道。
由于佛教不反对奴隶制度,不主张用斗争的手段改变现实生活,得到统治者的扶持。
公元前三世纪时,阿育王大力提倡佛教,并把它定为国教。
公元一世纪前后,在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等地的犹太人中间,产生了一种新的宗教—基督教。
基督就是救世主的意思,尊奉上帝。
后来基督教就传遍了欧洲各国,后发展为罗马帝国国教。
基督教奉劝人们受苦受难,死后可以进入天堂。
同时还宣传平等思想。
7世纪在阿拉伯半岛上出现了伊斯兰教,创始人是穆罕默德。
教人忍受苦难,顺从命运的安排。
只信奉一个神—真主,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
穆罕默德的说教后来集录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
重点难点:1.重点:埃及的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在公元前3000 多年,已使用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属于表意符号,用一定的图形表示一定的事物或概念。
古代埃及象形文字约有700个。
后来,象形文字进一步发展,除了像图画那样表示具体的事物形态外,同时也可以表示某些新的抽象的概念。
象形文字的进一步发展,则不仅表示一定的概念,而且还具有表音的作用,并出现了音节字。
音节字中有一小部分简化为字母符号,共有24个。
由于只有辅音,没有元音,所以每个音节字读音时,必须某些辅音元音化。
象形文字最初是刻在或写在石头、木头或纸草上,埃及神庙的墙壁、陵墓、石柱、石碑、悬崖岩石上至今还保留着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为研究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佛教的产生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代印度,离现在约有二千六百年的历史。
相传,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是释迦净饭王的王子,出生于今天尼泊尔南部的迦毗罗卫。
后来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当时,婆罗门教在印度占统治地位。
佛教反对婆罗门教僧侣的特权地位,宣传“众生平等”,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靠自己的修行得道。
这种主张,对于不满意婆罗门教统治的人,有很大的吸引力。
因此,它在印度广泛传播开来。
同时,由于佛教不反对奴隶制度,不主张用斗争的手段改变现实生活,因此,它也得到了印度统治阶级的支持。
公元前三世纪时,阿育王大力提倡佛教,并把它定为国教。
2.难点:基督教的产生、性质的演变与传播。
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等地。
公元前63 年,巴勒斯坦成为罗马属地。
罗马统治者横征暴敛,大量搜刮,给那里的犹太人造成了很大的灾难。
犹太人曾多次起义,但遭到罗马统治者的疯狂屠杀。
公元一世纪前后,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等地就出现了传道者。
他们宣传说,“救世主”会来拯救人民的苦难。
接着,他们又宣称有一个叫耶稣的人,是上帝的儿子,就是救世主,耶稣已经为罗马统治者杀害,但是死后三天就复活了,被接到上帝那里,就要回来拯救人们。
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许多富有的上层人物也纷纷加入教会。
他们捐献财产,逐渐占据了教会的领导地位。
四世纪时,罗马统治者看到可以利用基督教来加强统治,从精神上控制被压迫人民和被征服民族,就竭力加以发展和扶植,并定基督教为国教。
后来基督教就传遍了欧洲各国。
基督教从非法宗教发展到公元4世纪时的合法宗教,再发展为罗马帝国国教,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基督教是一种混合物,具有普遍性和包容性。
基督教继承了犹太教的“救世主”和一种思想,吸收了埃及、伊朗等东方国家的宗教思想,以及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哲学思想。
同时,它吸收教徒不分种族、民族、不分财产状况,宣传平等、博爱的思想,这都为它后来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
典型例题例题1.要想研究古代西亚地区的历史,我们应该首先掌握下列哪种文字()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希腊字母D.拉丁字母解析:此题重点考查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延伸能力,要求对四种文字的产生地区非常明确。
象形文字是由古代埃及人发明的,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楔形文字是由古代两何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后流传到亚洲西部的许多地方,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希腊字母是古代希腊人发明的,而拉丁字母是由古代罗马人发明的,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文字。
所以我们要想研究古代西亚的历史,就必须掌握古代西亚居民使用的楔形文字。
答案:B例题2:当基督教的救世主耶稣诞生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时期解析:这是一道考查中外历史横向联系能力的题目。
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的,也就是说耶稣诞生的哪一年是公元元年,而中国的西汉是从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到公元8年王莽篡权建新,而公元元年正处于这一段时期之内,所以此时中国正处于西汉时期。
答案:B能力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古代埃及人使用的文字形成于()A.公元前3000年B.公元前2000年C.公元前1500年D.公元前1000年2.古代西亚广泛使用的文字是()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甲骨文D.拉丁文3.创造楔形文字的是()A.苏美尔人B.阿卡德人C.腓尼基人D.古代埃及人4.佛教产生于()A.公元前7世纪B.公元前5世纪C.公元前6世纪 D.公元前3世纪5.摩揭陀国哪个国王在位时,佛教开始抽古代印度以外传播?()A.汉谟拉比B.胡夫C.图特摩斯三世D.阿育王6.基督教最早出现的地区在()A.古代印度B.巴勒斯坦地区C.阿拉伯地区D.两河流域7.基督教产生于()A.日耳曼人中间B.巴比伦人中间C.古印度人中间 D.犹太人中间8.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A.乔达摩悉达多B.耶稣C.穆罕默德D.安拉9.伊斯兰教的经典是()A.《圣经》B.《道德经》C.《古兰经》D.《诗经》10.下列宗教中,起到促进统一作用的是()A.伊斯兰教B.基督教C.佛教D.天主教二、材料解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世纪30年代,英国青年军官罗林生在伊朗西部的山上发现了一幅雕刻在岩壁上的作品,……作品中的文字的笔画一头粗一头细……”请回答:①材料中所说的文字是哪一种文字?它是在什么时候由什么人发明的?②与这种文字同时期还有哪一种文字?它是什么人发明的?③这种文字主要被哪里的古代民族所采用?2.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彻底消除和根绝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痛、苦难、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
”请回答:①上述说教是哪一宗教的教义?这一宗教产生于什么地方?②这一宗教是何时向外传播的?从材料可看出这种宗教的实质是什么?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穆斯林的宗教义务集中在伊斯兰教的五大纲领中:信仰的表白,念诵‘除真主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穆斯林的婴儿出生时,首先听到的是这两句话,穆斯林临终时,最后说出的也是这两句话。
忠实的穆斯林,每日要向克尔伯神庙按规定的仪式礼拜五次;每星期五举行公众礼拜,每个穆斯林不分性别,只要身体健康、旅途安全、能自备旅费而且家属的生活有着落,一生必须到麦加朝圣一次”。
请回答:①穆斯林是指什么人?上述这些材料出自什么经典?②纲领中宣传的“除真主外,别无神灵”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三、列举题:列举世界三大宗教建立的名称、时间、地点及创始人。
四、简答题:简述佛教产生的背景和教义。
活动与探究1. 结合三大宗教的教义,谈谈你对宗教实质的看法。
2. 佛教是如何向外传播的?它为什么能够很快发展和传播?知识拓展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节的“圣”,指的是耶稣基督,圣诞节就是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
耶稣基督是基督教传说中的创始者,大约诞生于公元一世纪初,具体时间不清楚。
耶稣是他的本名,“基督”是希伯来语“救世主”的希腊译法。
现今通过的公元纪年,即以所谓耶稣基督诞生之年为公元元年。
公元138 年,西方人第一次过圣诞节。
以后,过这个节日就逐渐成了惯例,但每次过节的日期不定,有时在1月,有时在3月。
罗马教皇儒尔一世在世的时候,决定把教徒们对耶稣基督诞生日的纪念活动作统一的规定。
罗马基督教会于公元336年正式宣告:每年12月25日为耶稣基督的诞生日。
为什么要选择12月25日这天作为圣诞节呢?据说这与节气相关。
12月24日是“冬至日”,这一天日照最短,从25日起,日照一天比一天长,在西方人看来这是一个吉祥的日子。
另外,这一天也正好是罗马帝国信奉的密特拉教中太阳神的诞生日。
耶稣作为教徒们心中“正义的太阳”,12月25日就成了他的诞生日。
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公元前3000 多年,古代埃及人已使用了象形文字,它是用象形符号把容观物体的形象描摹下来的一种文字,即所谓“画成其物”,属于表意符号,用一定的图形表示一定的事物或概念,如☉(日)等。
古代埃及象形文字约有700个。
后来,象形文字进一步发展,它不仅表示一定概念,还具有表音的作用,并出现了音节字,例如,埃及人把猫头鹰叫做“姆”,它的图形既表示猫头鹰,又表示“姆”这个声音。
在这个基础上,音节字中有一小部分简化成字母符号,共有24个,只有辅音,没有元音,所以每个音节字读音时,把某些辅音元音化。
它最初是刻在或写在石头、木头或纸草上,通常是由右向左书写,但也可以由左向右书写。
古代埃及的神庙墙壁、陵墓、石柱、石碑、悬崖岩石至今还保留着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为研究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C 5.D 6.B 7.D 8.C 9.C 10.A二、材料解析题1.①楔形文字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②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③古代西亚2.①佛教古代印度②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它要求人们忍耐、顺从,放弃反抗和斗争,由此可看出佛教是统治阶级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的工具。
3.①穆斯林是指伊斯兰教的信徒《古兰经》②这种说教在当时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三、列举题:佛教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基督教 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传说中的耶稣伊斯兰教 7世纪阿拉伯半岛的麦加穆罕默德四、简答题: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佛教就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诞生了。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教的特权地位。
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活动与探究:1. 宗教的产生是生产力低下,人们愚昧无知,对于压迫他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无能为力的结果。
宗教大多都要求人们消灭欲望,忍耐顺从,还宣扬因果报应的思想等。
佛教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要求人们消除欲望,刻苦修行,死的进入极乐世界;而基督教则要求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伊斯兰”在阿拉伯语中就是“顺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