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套化学发光临床意义解读及肿瘤标志物分布图(特选内容)

全套化学发光临床意义解读及肿瘤标志物分布图(特选内容)

行业必读:全套化学发光临床意义解读及肿瘤标志物分布图
免疫诊断技术前后经历了放射免疫检验(RIA)、胶体金快速检验、酶联免疫检验(ELIS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TRFIA)的迭代,最终迎来了化学发光免疫检验(CLIA)的时代。

根据美国病理专科医师学会(The 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CAP) 的统计,目前全球有超过30家大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的厂商,具有超过60个免疫自动化化学发光检测系统。

该系统发展趋势为检验仪器的实验室集成化、系列化、智能化。

检测试剂项目涵盖传染病、心脏标志物、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性腺激素、代谢物质、药物浓度、肝炎、先天性疾病、肝纤维化、优生优育、高血压、炎症和过敏原等系列百余种检测试剂。

下面小编整理了检验科常见60几种化学发光项目的临床意义,希望对大家有用:项目主要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项目菜单
甲胎蛋白(AFP)检查AFP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作用,但并无特异性。

其它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AFP也会升高。

妊娠期异常升高常提示胎儿有脊柱裂、无脑畸形等。

癌胚抗原(CEA)CEA测定主要用于对结肠癌、直肠癌、胃癌等患者的临床检测。

结肠癌、直肠癌患者CEA测定的敏感性高于其它肿瘤标志物,7 0%-90%的病例CEA会升高。

糖类抗原50(CA-5 0)增高常见于各类上皮癌,其中胰腺癌(80%-97%)、胆囊癌阳性率高达94.4%,其它依次为肝癌(80%)、胃肠道癌(77%)。

CA50检查结果与CA199很接近。

其次非肿瘤性疾病如胰腺炎、结肠炎、肺炎等,随炎症消除而下降。

糖类抗原CA-125 卵巢癌时CA125检出率可达70%-90%。

适用于浆液性囊腺癌和未分化的卵巢癌。

黏液性卵巢癌阳性率较低。

检测结果不能用作卵巢癌确诊,也无早期诊断价值,可用于疗效检测和判定有无复发和转移。

糖类抗原CA-153 CA153检测可用于乳腺癌患者治疗效果的监测和判定术后有无转移(有转移时CA153升高率可达60%-80%),尤其是骨转移。

不能作为有无恶性肿瘤的绝对评价,也不宜用作乳腺癌的筛查,无早期诊断价值。

糖类抗原CA-199 CA199检出率以胰腺癌和胆管癌最高(达85%-95%),结直肠的腺癌、黏液腺癌患者的CA199水平也较高。

糖类抗原CA72-4 升高见于胃癌、卵巢癌、大肠癌、乳腺癌以及胰腺癌等肿瘤,但正常人胃肠道良性疾病也有一定的阳性率,与CA125联合检测对原发性及复发性卵巢癌诊断的特异性高达95%。

对胃癌尤其是较为早期或恶性度较高的胃癌诊断阳性率要高于其它血清学指标。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CYFR21-1)
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特异性达87%。

人附睾蛋白(HE4)作为辅助手段用来监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疾病复发或恶化情况。

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
RSA)
升高见于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炎症、肾脏泌尿系统疾病等。

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升高见于前列腺癌,FPSA/TPSA比值可帮助鉴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患者FPSA/TPSA比值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患者。

磷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SCC主要用于监测宫颈、肺、食管、肛门、头颈部区域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病程。

并不是鳞状细胞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

缺乏临床敏感度和特异性。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大多数小细胞癌患者血清NSE水平显著升高,且其水平与临床进程相平行。

神经母细胞癌患者NSE水平也明显升高。

高尔基体蛋白(GP7 3)是肝癌早期诊断的一种新标志物,继甲胎蛋白之后另一个肝癌中期诊断指标。

激素及其代谢产物
促甲状腺素(TSH)增高见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其增加值与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程度成正比。

甲状腺素(T4)增高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TBG(甲状腺结合球蛋白)血症、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等。

减低常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低TBG
血症、垂体功能减退症、剧烈活动等。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 3)增高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TBG血症。

减低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低TBG血症。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
酸(FT3)
临床意义同T3,但较T3敏感且不受结合蛋白影响。

游离甲状腺素(FT4)临床意义同T4,但较T4敏感且不受结合蛋白影响。

甲状旁腺激素(PTH)用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由肾衰竭引起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确诊,高钙血症的鉴别诊断,非甲状旁腺恶性肿瘤引起的高钙血症的鉴别诊断等。

甲状腺球蛋白(TG)升高见于甲状腺滤泡状癌、亚急性甲状腺炎、突眼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等。

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 BG)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TBG明显低于正常,治疗后随病情缓解可以恢复正常;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时TBG明显升高,随着病情缓解可以恢复正常。

促卵泡激素(FSH)增高见于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卵巢或睾丸发育不全、绝经后等。

减低见于腺垂体功能减退、不育等。

促黄体生成素(LH)增高见于卵巢切除、提早绝经、卵巢发育不全、初期睾丸衰退、曲细精管发育不全等。

减低见于腺垂体功能减退、黄体功能不全、口服避孕药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