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态度决定成败,行动铸就辉煌

态度决定成败,行动铸就辉煌

态度决定成败,行动铸就辉煌
初三(5)班洪波
活动设计背景:
中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了,班里大多数的同学意识到了紧张和压力还有部分同学还浑浑噩噩。

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仅直接影响学习行为,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学习成绩。

那些喜欢学习,认为学习很有意义的中学生,上课注意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优良。

相反,而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认为学习无用的学生,课堂行为问题多,学习成绩也差。

学生学习态度的好坏与其学习效果密切相关。

教育目标:
通过本次谈话课使同学们认识到,学习态度对于学生,特别是初三毕业班学生的重要性,它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鼓励帮助同学端正学习态度,调整学习心态,以自己的行动和努力来铸就自己美好的未来。

课前准备:
调查问卷、收集资料、制作PPT……
教育过程:
导入:
草,对春的态度是拱土而出;花,对夏的态度是翘首怒放;叶,对秋的态度是归根寻母;木,对冬的态度是休养蛰伏。

这一个个态度决定了四季的美景。

失明的双目无法阻挡海伦·凯勒用对生活的热爱观察世界;不健全的大脑无法扼止舟舟用对未来的憧憬指挥交响;贫困的家境无法困住志坚者飞出的翅膀;低微的出身无法绑牢心高者跨越的步伐。

2.案例:
(1)《十年前后》十年前: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

有人过来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我正在搬运着那些重得要命的石块呢。

这可真是累人哪!”第二个人抬头苦笑着说:“我们在盖一栋高楼。

不过这份工作可真是不轻松啊……”第三个人满面笑容开心地说:“我们正在建设一座新城市。

我们现在所盖的这幢大楼未来将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啊!想想能够参与这样一个工程,真是令人兴奋。


十年后:第一个人依然在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讨论:为什么这三个人的命运如此不同?
(2)她败给了自己
一位苏联运动员和一位美国运动员同时参加铅球比赛。

论实力,苏联运动员要超过美国运动员。

比赛的前一天晚上,两人先后到场地练球。

美国运动员不管怎样也撇不了苏联运动员那样远,她干脆拿铅球在苏联运动员的最远球痕前砸了两个坑,然后就去睡觉。

苏联运动员看到美国运动员的“记录”后,大吃一惊,由于心理压力太大,整个晚上没有睡好。

第二天正式比赛时,苏联运动员的正常水平没有发挥出来,败给了美国运动员。

讨论:实力更强的苏联运动员怎么会败给了美国运动员啊?
小结:消极、被动、依赖、马虎的态度都不利于学习和发展。

鼓励学生在了解自己学习和面对挫折的态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自我的表现,端正自己的态度。

3.讨论:身边不良的学习态度:
(1)不求上进,只求及格。

(2)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灰心。

(3)不求甚解,死记硬背。

(4)上课时常做其他的事。

(5)不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

(6)遇到不会的问题绕过去,不想不问不看书。

良好的学习态度:
(1)有强烈的求知欲。

(2)刨根问底,不耻下问,积极思考。

(3)成绩好时,追求更高目标;成绩不好时,查找原因,并努力改善。

(4)迎难而上。

(5)重视课堂效率,积极发言。

(6)独立地完成作业,并尽力做到最好。

我们该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调整自己的学习?
(1)目标要合理明确:制定目标不要过于理想和主观,要符合自己的实际。

同时,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要达到什么水平、掌握哪些知识等,都是在制定学习目标前应该明确的,这些目标应明确、具体而且符合你的实际水平。

(2)计划要长短结合:长远计划和短期安排要相互结合好
(3)时间分配要合理:划分好各科的复习时间,根据自己对每门课的掌握情况,应合理分配各科复习所需要的时间,弱项多分配一些时间。

(4)计划执行要认真:目标和计划制定出来,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还要坚持认真执行。

最好把计划贴在自己看得到的地方,以及时鞭策自己。

要及时检查、监督计划执行情况,从检查中获得反馈,及时进行调整和补救。

(5)心态要积极: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成绩考的不好时,要合理归因。

4.班主任讲话:
初三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想要通过努力迈出正确的一步,首先得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其次是好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会有优异的学习成绩。

希望我们初三(5)班的每一位同学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制定好行动计划,立即行动,向着目标出发。

请记住:态度决定成败,行动铸就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