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达标训练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
……俄国最需要的是海域。
”关于彼得一世生前创造的奇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巩固了农奴制度
B.使俄国成为欧洲强国
C.为俄国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D.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 . 近代俄国的崛起开始于一场废除农奴制的改革,这次改革没有改变
A.俄国的社会性质
B.沙皇的专制统治
C.农奴的法律地位
D.落后的生产方式
3 . 1861年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针对的是()
A.幕府统治B.农奴制C.黑奴制D.殖民统治
4 .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不包括()
A.都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B.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C.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
D.都是本国历史的转折点
5 . 小明同学看电视时,电视解说员正在解说:“彻底摧毁了本国封建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小明马上判断出电视节目与下列事件有关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6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在美国,《解放宣言》仅关系到少数黑人,而在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涉及到占压倒多数的人口。
”该材料反映了()
A.俄国解放了农奴,使农奴获得政治权利B.俄国废除农奴制是彻底的
C.美国废除黑奴制是彻底的D.美国废除黑奴制是不成功的
7 . 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借列文(同情农奴的农奴主)之口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
”列文说的这些变化是因为()
A.十月革命B.彼得一世改革C.实施新经济政策D.1861年改革
8 . 在沙皇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为了改变社会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的状况,在俄国进行了自上而下改革的沙皇是()
①伊凡四世
②彼得一世
③亚历山大二世
④列宁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9 . 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历史事件是
A.彼得一世改革
B.查理一世改革
C.伊凡四世改革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0 . 土地问题是各国革命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俄国农民通过赎买获得土地,中国农民通过土改获得耕地”。
请问,俄国和中国的农民分别在什么事件中获得了土地
①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②中国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
④中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 . 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参加西南地区土地改革之后对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深得民心之举,也很及时。
”同时,他也谈到土改有过火现象。
毛泽东说:“你说的情况别的地方也有发生……关键是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只要他们能做好政策,就出不了大的偏差。
”这表明
A.土地改革只在西南地区进行
B.毛泽东对土改工作充满信心
C.梁漱溟极力反对土地改革
D.各地土改没出现任何偏差
12 .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最大区别在于
A.学习西方先进文化B.是否废除农奴制改变社会性质
C.建立强大军队D.鼓励发展工商业
二、简答题
13 .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爆发和迅速扩展,普通民众的生活也发生不少变化。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789年9月,巴黎工商业者瓦尔特手捧《人权宣言》高兴地说:“我们的店铺这回不用担心被别人抢夺了!”这与《人权宣言》的哪项内容有关?(2分)
(2)1865年,农奴出身的伊凡成为圣彼得堡一家机器制造厂的工人。
伊凡身份的变化,说明1861年改革对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作用?(2分)
(3)1871年12月,10岁的田中一郎与父母到横滨港欢送日本使节出访欧美。
这一场景与什么事件有关?(2分)该事件将会给田中一郎的生活方式带来什么变化?(举任意一例即可。
1分)
(4)1912年,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少年瞿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是“皇帝倒了,辫子割了。
”这说明辛亥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是什么?(1分)“皇帝倒了”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影响?(2分)
14 . 请举出表明世界“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的重大历史事件。
15 . 法治发展见证了人类社会文明前行的进程。
结合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
(1)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的哪一文献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2)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这对俄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哪一年?
三、综合题
16 . 改革创新推动社会的发展。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对秦国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
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六月,乙亥,下诏:‘不得为北俗之语于朝廷,违者免所居官。
’”
——《资治通鉴》
(2)材料二中的魏主是谁?他的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在19世纪……俄罗斯……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严重挑战……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人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日本“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分别指的是什么?俄国、日本进行改革后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材料四 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你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要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天。
”
(4)材料四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是什么?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17 .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自此,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百余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史也由此拉开了大幕。
100多年来,中国经过求索与奋斗,告别了曾经的苦难,正以崭新的面貌融入世界。
阅读电视纪录片《复兴之路》有关解说词,回答问题:
〖探索篇〗
以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开始了,史称洋务运动。
……残酷的现实证明,洋务运动无法实现其目的,不是中国现代化的方向。
戊戌变法它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是推动了民族的工商业的发展。
(1)洋务运动提出的口号是什么?从戊戌变法政治和经济主张看,维新派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一些倾向于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集合起来。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跨越篇〗
2007年7月1日,香港,这个中国近代百年沧桑的特殊见证者,以它在回归祖国10年中所走过的历程骄傲地告诉世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早已驶出了1840年的海面。
两年后,澳门也将迎来回归祖国10周年。
(3)香港、澳门的回归,是邓小平提出的哪一创造性构想的成功运用?
〖感悟篇〗
(4)回首过去的100多年,历史发生了沧桑巨变,走出了一条清晰的轨迹。
一个有着灿烂文明的民族今天渴望再创辉煌,有许多历史经验应该去继承和发扬,请你写出其中之一。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简答题
1、
2、
3、
三、综合题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