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地理毕业考试复习资料By.宋慧彬一、疆域与人口1.1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2)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
没有寒带。
3)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优越性:海陆兼备1.2领土面积:陆地领土96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三;幅员辽阔,东西作息差异大。
1.3邻国:陆上相邻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1.4东部濒临四海一洋(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一洋:太平洋)(内陆海:渤海,琼州海峡)1.5行政区划1.5.1重要铁路线:三横:1、兰新-包兰-京包线(乌鲁木齐-兰州-包头-北京)2、青藏-陇海线(拉萨-兰州-宝鸡-郑州-徐州-连云港)3、贵昆-湘黔-浙赣-沪杭线(昆明-贵阳-株洲-杭州-上海)五纵1、京沪线(北京-徐州-上海)2、京九线(北京-九龙)3、京广线(北京-郑州-株洲-广州)4、京哈线(北京-哈尔滨)5、宝成-成昆线(宝鸡-成都-昆明)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油田,东最终到达上海,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
1.5.3南水北调:东线:扬州-天津(支线:扬州-济南-烟台、威海) 中线:汉江丹江口水库-北京(途径郑州、石家庄) 西线: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巴颜喀拉山-黄河上游(未开工) 1.6我国人口分布状况我国人口分布不均,沿黑河—腾冲(胡焕庸线)一线,人口东多西少1.7我国人口快速的增长,因此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8我国的56个民族汉族最多。
少数民族55个,壮族人口最多。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分布特点: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主要少数民族风情节日1、蒙古族---摔跤、那达慕大会—内蒙古2、藏族---藏袍、舞蹈---西藏3、傣族---泼水节、竹楼---云南4、朝鲜族---荡秋千、长鼓舞 ---东北5、回族---开斋节6、藏族---雪顿节---西藏、青海7、高山族---丰收节---台湾 二、中国的自然环境2.1我国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上海 沪 上海 重庆 渝 重庆 河北 冀 石家庄 陕西 陕或秦 西安 山西 晋 太原 山东 鲁 济南 河南 豫 郑州 黑龙江 黑 哈尔滨 辽宁 辽 沈阳 吉林吉 长春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甘肃 甘或陇 兰州 青海青 西宁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 四川 蜀或川 成都 贵州 贵或黔 贵阳云南 云或滇 昆明 湖南 湘 长沙 湖北 鄂 武汉 江苏 苏 南京 江西 赣 南昌 安徽 皖 合肥 广东 粤 广州 广西 桂 桂林 福建 闽 福州 海南 琼 海口 浙江浙 杭州 香港特别行政区 港 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澳门 台湾 台 台北2.2我国地表总趋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3主要地形区: 南北走向:1、贺兰山2、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3、长白山脉、武夷山脉4、台湾山脉东西走向:1、天山山脉、阴山山脉、燕山 2、昆仑山脉、秦岭 3、南岭其他走向: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一、二级阶梯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二、三级阶梯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高原: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地表崎岖,峰岭众多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2.4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①冬季:南北温差大成因:纬度因素是决定因素、冬季风加剧了南北的温差 ②夏季:除青藏高原外 全国普遍高温2.5东西降水差异显着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成因:海陆位置、地形影响2.6中国气候类型2.7中国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着 2.8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800mm 等降水量线湿润和半湿润区分界线 0摄氏度等温线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北方和南方分界线 2.9河湖概况包括河流的水位流量大小、有无汛期及长短、有无结冰期及长短、河流含沙量大小。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气温会降至0摄氏度以下,普遍有结冰现象(但不绝对) 注:图中阴影部分为内流区,非阴影部分为外流区。
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为鄱阳湖,第二大的淡水湖为洞庭湖,第三大的淡水湖为太湖,第四大的淡水湖为洪泽湖。
注入太平洋:黑龙江、辽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湄公河)注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怒江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唯一一条)2.10黄河“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带来了丰富的水能资源(中上游)黄河中上游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下游的地上河(兴修水利)2.11长江2.12自然灾害利用先进技术预测预报自然灾害制定应急预案,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广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掌握避灾方法三、中国的自然资源3.1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如土地、水、水能等)和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等)3.2土地资源特点:总量丰富,人均占有少。
类型齐全,分布不均。
山区面积广大,平原较少,耕地、林地比重低。
耕地后备资源较少。
3.3水田集中在南方,多种植水稻,旱地集中在北方,多种植小麦。
3.4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法律法规:《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3.5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采取的措施: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兴建水库(三峡工程)空间上:南丰北缺,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四、中国的经济发展4.1交通运输水路运输量最大,运费最低铁路运输量较大,运费较低公路运输机动灵活,运费较高航空运输速度最快,运费最高4.2重要铁路线三横:1、兰新-包兰-京包线(乌鲁木齐-兰州-包头-北京)2、青藏-陇海线(拉萨-兰州-宝鸡-郑州-徐州-连云港)3、贵昆-湘黔-浙赣-沪杭线(昆明-贵阳-株洲-杭州-上海)五纵1、京沪线(北京-徐州-上海)2、京九线(北京-九龙)3、京哈-京广线(哈尔滨-北京-郑州-株洲-广州)4、焦柳线(焦作-柳州)5、宝成-成昆线(宝鸡-成都-昆明)4.3重要交通枢纽兰州、郑州、上海、北京、成都、徐州、焦作、宝鸡、昆明、株洲等4.4农业分布的东西差异东耕西牧,东部多种植业、林业、渔业。
4.5农业分布的南北差异4.6因地制宜发展农业4.7工业的分布和发展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支柱产业;②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1)沿铁路线、沿河和沿海的特点。
(2)沿海地区从北向南分布四大工业区。
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点)从业人员技术水平高,研发费用高,产品更新换代快。
4.8沿海分布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五、中国的地理差异5.1四大地理区域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分界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海拔)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东段(降水)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气候)5.2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西北地区:干旱(原因:地形、海陆位置)青藏地区:高、寒南、北方地区的差异:自然、生产和生活、物产等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差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东北三省、北方地区小桥流水人家--西北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青藏高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内蒙古高原、西北地区草长莺飞二月天--南方地区巴山夜雨涨秋池--南方地区六、认识省级区域6.1东北三省白山:长白山脉,黑水:黑龙江黑土地、三大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商品粮基地——有利条件有地形地势、气候、工业基础等6.2北京与海淀(1)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2)北京的地势特点:西北高东南低(3)北京的河流湖泊:永定河(母亲河),潮白河,温榆河……(4)北京的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5)北京历史古迹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颐和园(海淀)、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天坛、明清故宫、明十三陵、长城(6)海淀区在北京的位置:北京市区的西北郊(7)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海淀的文化景观,地理事物,海淀的山水,体现出对海淀的热爱。
6.3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南抵秦岭,北达内蒙古高原。
黄土塬黄土梁①水土流失自然原因: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土质疏松;人为原因:过渡砍伐、开垦、放牧、开矿、修路②黄土高原易发生地质灾害: 滑坡、泥石流③黄土高原治理: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建梯田修挡土坝、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6.4长江三角洲—黄金水道的重要作用:提供灌溉水源、提供便利水运、提供城市用水……“鱼米之乡”的原因:土地肥沃,水资源充足6.5香港和澳门东、澳门(邻珠海)在珠江口西“前店后厂”模式珠三角:资源、劳动力,港、澳:技术、资金6.6台湾省森林丰富樟树、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亚洲天然植物园盛产稻米----海上米仓盛产甘蔗------东方甜岛海盐丰富 -----东南盐库热带亚热带水果香蕉菠萝---水果之乡60年代前: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
60年代开始: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现代:高新技术产业6.7西北地区距海较远、高大山脉阻碍陆地海拔最低点:吐鲁番盆地艾丁湖:-154.31米年降水量最小地:托克逊:5.9毫米年平均气温最高地:吐鲁番盆地:49.7摄氏度6.7.5“西气东输”工程(见上)6.8青藏高原—牦牛,城镇多分布在河谷两岸(海拔低)。
6.9三江源地区6.9.2“中华水塔”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问题保护措施: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全面禁猎、禁采沙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
七、走向世界的中国7.1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
因地制宜,加强区域间的合作。
7.2在世界中求发展作有责任的大国——国际组织(加入众多国际组织,联合国地位)。